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火灾的基本知识1、火灾: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失去控制而形成灾害的燃烧。2、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燃烧三要素①可燃物:②助燃物:主要是氧气,其他有氟、氯、溴、碘、硝酸、氯酸盐、重铬酸盐、高锰酸盐及过氧化物等。③点火源3、火灾特点突发性复杂性严重性4、火灾产物(1)火焰(2)热量(3)烟气(4)缺氧5、火灾的分类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氨气等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二爆炸的基本知识1、爆炸——爆炸实质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病伴随有巨大声响的过程。2、分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3、化学爆炸发生的条件(1)爆炸品:具有一定引爆能量(热能、机械能、压缩能、化学能、电磁能、光能、爆炸能等)。(2)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达到爆炸界限:与空气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上限—最高值,下限——最低值。有一定氧气浓度:引爆能量足够5、爆炸的危害(1)直接破坏作用(爆炸中心)(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周围环境)(3)造成火灾三火灾爆炸发生的原因1、人为造成使用明火不当安装使用电器不当违章操作忽视消防安全小孩玩火防火2、自燃(爆)聚热自燃(爆)聚焦自燃(爆)受热自燃(爆)化学品自燃(爆):如甘油与高猛酸钾,硝酸与醇、脂、油类等接触;赛璐珞和硝化纤维影片受潮霉变后;钠、钾等遇水;黄磷遇空气等)3、静电、雷击、射频电引起四防火防爆原理与基本技术措施(一)防火防爆原理消除燃烧或爆炸的所有条件或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二)防火防爆基本技术1、消除火源2、控制可燃物3、隔绝空气作业或隔离存放4、隔燃(爆)5、构筑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具,安装监测报警装置6、配备防护用具(三)防爆炸基本技术1、替换易爆物2、加强通风排气3、隔离存放4、采取密闭措施5、充装惰性介质保护6、隔绝空气7、安装监测报警装置五灭火(一)主要灭火方法1、隔离灭火法2、窒息灭火法3、冷却灭火法4、抑制灭火法(二)常用灭火剂及适用范围常用灭火剂:水、干粉、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烷1、水灭火剂不宜用水扑救的物品遇水燃烧爆炸物品(钾、钠、铝粉,电石等);密度小于水或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汽油、煤油、柴油、苯等)强酸(浓硫酸、浓硝酸)遇水能产生有毒或腐蚀性气体的化学品(磷化锌、磷化铝、硒化镉、三硫化四磷、五硫化二磷等)电气火灾未断电前;精密仪器设备或贵重文件档案灼热的金属和其他物体。2、干粉灭火剂(1)干粉灭火剂的种类普通干粉(全硅化碳酸氢钠)灭火剂—BC类多用途干粉(磷酸铵盐)灭火剂—ABC类其他干粉(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钡、碳酸钠等)灭火剂灭火原理对燃烧的抑制作用降温对氧的稀释(窒息)(3)适用范围:普通干粉(全硅化碳酸氢钠)灭火剂适用于扑灭易燃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火灾;不适用于扑救木材、轻金属、碱金属、精密仪器设备火灾;保管要求:应用塑料袋包装,热和密封,外层加保护包装,放置在40°C以下的环境储存。堆垛不宜过高,以免压实结块。正常环境储存有效期为5年。3、二氧化碳灭火剂(1)性质:无色无臭的气体,略有酸味,相对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不助燃、不燃烧、不导电。固态二氧化碳称为干冰,温度达-78.5°C。(2)灭火原理:对氧的稀释隔绝空气吸热降温(3)适用范围各种可燃液体低压电气设备、精密仪器、贵重设备、图书档案不能扑救钠、钾、铝、锂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及其氢化物火灾;不能扑救在惰性介质中能自身供氧燃烧物质(如硝酸纤维)的火灾。(4)使用安全注意事项中毒冻伤4、泡沫灭火剂(同水相似,效果更好)5、卤代烷灭火剂:抑制、冷却、窒息破坏臭氧层,已禁止使用1211——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的代号,分子式CF2ClBr灭火设备及设施消防栓系统(水带、水枪、消防栓、水源组成)消防水池消防砂箱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惰性气体发生装置灭火器(三)灭火器1、灭火器类型和型号水剂灭火器:MS泡沫灭火器:MP、MPT干粉灭火器:MF、MFT、MFB二氧化碳灭火器:MY、MYT卤代烷灭灭火器:MT、MTT手提式、背负式和推车式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2、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构造筒体筒盖阀门喷射系统:泡沫灭火器使用方法手提式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本文标题:防火防爆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3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