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啤酒四巨头激战福建(1)
啤酒四巨头激战福建编者按:随着啤酒巨头全国化布局战略的相继实现,针对区域市场的争夺正成为彼此间竞争的关键,比如在福建,国内啤酒三巨头都手握重兵,竞相出手,而英博的加入,则又让福建市场具有了国际化竞争缩影的味道。2006年,福建无疑是国内啤酒市场战火最为激烈的焦点市场之一:英博收购雪津;华润雪花携手清源;燕京与惠泉积极开展“并轨”;青啤继续加速在福州、厦门、漳州三地的“直角三角形”式落地……在同一个省级市场里,国内外四大啤酒巨头纷纷派出重兵,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开了一场贴身的肉搏。■兵临城下目前,福建市场排名前三的啤酒品牌依次是雪津、惠泉和青岛啤酒,三大品牌在当地约占了80%的市场份额。雪津作为当地第一强势品牌,2005年产量达83万吨,盈利3.8亿元,其主要优势分布在闽东和闽北;惠泉2005年产量为45万吨,在闽南和闽西北略显强势。一位在福建啤酒市场经营多年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雪津、惠泉、青岛啤酒(主品牌)在福建市场比例为4:3:1,“如果要算上青岛啤酒在福建的子品牌,那么这个比例则变为4:3:2.5。”据了解,青啤在福建拥有着三大子品牌,其中定位中低端市场的大白鲨,目前在福建省单品销量第一,此外榕城、五星在一些市场也拥有着不错的销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大白鲨、榕城背后拥有青啤这棵大树,福建本土啤酒品牌背后无一例外都有外来啤酒巨头的身影:雪津背后是英博,惠泉背后是燕京,清源背后是华润雪花。事实上,啤酒巨头对于福建市场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进攻。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外来品牌入闽进程:2001年6月并购原福州榕城啤酒厂2001年8月收购原漳州啤酒厂2002年5月以1.42亿元并购厦门银城啤酒2002年9月以2450万元收购南安惠源啤酒公司2003年7月以3.76亿元控股惠泉啤酒2006年1月以58.86亿元人民币取得雪津100%控股权2006年2月以7800万元收购泉州清源85%的股权从以上的表格可以看出两点:第一,青岛、燕京、雪花以及英博,四大啤酒巨头均已经先后在福建完成了各自的布局;第二,巨头们在进入福建时,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并购”的方式,以当地具有一定市场份额和知名度的本土品牌作为切入点。因此,在这场福建本土品牌竞争的背后,实质却是几大啤酒巨头们的正面较量。据有关数据显示,福建约有8000多万的人口,啤酒市场容量达170万千升/年,人均消费量居全国第一,而2005年福建啤酒市场的总产量约157.33万千升。一业内人士指出,从产量与市场容量数字的对比来看,福建啤酒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福建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可以向粤东、江西、浙江等市场辐射,甚至包括台湾市场——这也是巨头们瞄准福建的重要原因。”■四城之争福建当地有这么一种提法——“福厦漳泉”,由此表明这四个城市在福建省内的独特政治、经济地位。在这场福建啤酒大战中,这四个城市理所当然成为了巨头们激战的焦点。福州:雪津VS青啤福州是福建的省会,年啤酒消耗量约35万吨,约占全省市场的五分之一强。有数据显示,目前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此外,对于啤酒行业来说,往往省会城市的热销品,在全省范围内都具有“消费领袖”作用,因此在众啤酒企业的眼中,抢占福建就必须攻下福州。在2000年以前,福州曾是惠泉啤酒的天下,但后来随着雪津在福建莆田、三明和江西南昌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年产能力达到90万千升,通过大量“专场”的形式强势打入福州餐饮终端,逐渐占领了福州约50%-60%的市场份额。目前,在福州与雪津拼抢最为激烈的是青岛啤酒。早在2002年,青岛啤酒在福建收购的第一家企业就选在了福州,并成立青岛啤酒(福州)有限公司。在福州生产厂,青啤投入了3000万元全套引进德国、比利时、瑞典、荷兰及美国先进的生产设备,针对雪津在福州主推的终端单瓶价格分别在4元、6元、8元的精品、纯生、天地等系列产品,相继推出了清爽、优质8°、金质9°等系列产品。2006年,青岛啤酒(福州)有限公司将厂址直接迁到了福州市郊,并针对终端发动了一轮接一轮的赠饮活动。今年3月底,青岛啤酒在福州连续开了一家鲜啤屋和一家扎啤城,搞起了新创的卖场直销模式。青岛啤酒(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述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前期三四年的调整,目前青岛啤酒在福州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25%-30%,由原来的第3位上升到了第2位。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大这一比例。”记者获悉,针对青岛啤酒越来越大的攻势,目前雪津正积极着手加强对福州终端的掌控,采取以更高费用巩固其在酒楼、饭店的“专场”,加大在特定场所开展新品赠饮活动的力度。泉州:惠泉VS雪花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距离福州154公里,经济实力一直位列福建省第一,年啤酒消费量30万吨以上。一直以来,泉州是惠泉的大本营,惠泉的工厂就设在泉州的惠安市。自2005年以来,惠泉啤酒开始实施“大泉州战略”(所谓“大泉州”是指以泉州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以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等地区),通过“大泉州大纯生”活动,大力推广惠泉大纯生啤酒,着力整合市场网络,构建以乡镇为主的扁平化核心网络,以巩固泉州这一根据地市场。与此同时,惠泉还积极推行以“福见惠泉”为主题的换标工程,并借此进行产品线整合和产品价格体系梳理。惠泉啤酒董事长李秉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公司实施的大泉州战略已初见成效,公司产品在泉州的市场份额已由2004年的30%左右回升到了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自收购了清源啤酒后,华润雪花也将“大泉州”定为了自己的核心市场,并针对性地推出了8度超爽、9度冰爽两款啤酒。华润雪花啤酒(福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捍告诉记者,雪花在“大泉州”采取了自建渠道和深度分销相结合的模式,铺市率已达到了60%,“目前,雪花啤酒福建公司的年产能为10万吨,我们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把它提到30万吨。我们在福建市场的目标是,拿下福建20%的市场份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明年我们将在原清源啤酒的基础上扩建厂房,包括增加生产线及酿造设备,甚至不排除将来在福建再收购其他啤酒厂,或者自建新厂房的可能。”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从今年起,惠泉啤酒将继续以“大泉州战略”为基础,加大力度发展和巩固三个基地市场的占有率,以福建市场为中心,逐渐向江西、浙南、粤东地区渗透,形成以燕京惠泉公司为龙头,福鼎、抚州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而福建雪花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全力提升“雪花”作为全国性啤酒品牌在福建当地的知名度,同时加大与当地消费者形成互动。为此,从9月15日至11月30日,雪花啤酒将在大泉州开展“盖中寻宝”百万促销活动,消费者只要购买雪花啤酒8度超爽、9度冰爽促销产品,就有机会获得丰厚奖品;此外,9月22日,30名福建当地参与了“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开盖有奖”的中奖消费者,将从泉州出发前往九寨沟,享受为期七天的双飞之旅。“从消费者着手,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做好‘啤酒爱好者的正式合作伙伴’的宣传推广——这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华润雪花啤酒在全国范围内,包括在福建市场的首要目标之一。”陈捍这样表示。厦门:群雄逐鹿厦门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年销售啤酒12.5万吨左右。相对来说,厦门在福建算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市场。首先,由于当地缺乏强势地产品牌,导致外地品牌蜂拥而至。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雪津、惠泉、青啤三家占据着厦门啤市85%的市场份额,其中雪津占38%。在厦门市场,无论是在广告、促销还是终端销售上,随处可见雪津的身影;而厦门也是青啤大白鲨的阵地,2005年“大白鲨”被评为厦门市著名商标,并从2002年起连续四年赞助“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此外,雪花、燕京、哈啤、清源等也均在一些场所见到。而在夜总会、酒吧、酒楼等高端场所,百威、喜力、蓝带、嘉士伯、科罗娜、朝日等外资啤酒品牌都有着一定的市场。尽管在福建其他区域,夜场基本上是被雪津把持着,但在厦门,这些外资啤酒品牌的年销量在1.5万吨左右。漳州:青啤独霸漳州下辖八县一市二区,目前年啤酒消费量约18万吨。自并购了原漳州啤酒厂后,目前漳州基本上是青岛啤酒天下,青岛啤酒(漳州)有限公司形成了以“大白鲨”为主导,“五星啤酒”为辅的产品结构。■竞争焦点:由低向高延伸目前,福州啤酒市场存在两种价格档次:一是定位2-4元左右的中低档主流酒;二是定位在7-8元乃至更高的高档啤酒。在记者的调查中,目前在中高档酒店中,4.8元(518ML)/瓶的雪津纯生啤、5.8元/瓶(500ML)的惠泉纯生啤、5元的精装雪津等产品卖得相对不错,而在一般的餐饮店则以4元以下的各规格的惠泉、雪津以及青啤的榕城、大白鲨等产品为主。现状:低价+促销+进店“整体上来说,福建是一个极不正常的市场。”一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首先,市场主流消费为中低档的产品。福州啤酒经销商赵先生告诉记者,在福建的餐饮终端,几乎所有啤酒产品(包括一直在国内高档啤酒市场表现很好的百威),60元/箱(12瓶)的价格是一个“天花板”,一旦进店后超过这个价格这个市场就很难接受,“但是,如果你一箱产品出厂价为40元,进店后卖60元,这其中利润空间就很小,经销商和终端都没有什么‘激情’。”随后,记者在福州一餐饮店老板处证实了这个说法,“除开消费者的固有习惯来看,现在福州啤酒市场竞争激烈,一瓶啤酒的利润只有0.1元左右,3元/瓶的啤酒和1元多的啤酒利润都差不多,但低价位的啤酒,资金积压少、周转也快,因此很多终端都更愿意进低价位的产品。”第二,销售费用高。据赵先生称,在福建,终端进店、买断专营权和促销权的情况特别普遍,福州某大酒楼就曾爆出了100万/年的天价,“不仅餐饮终端,甚至连有些夫妻店,各厂家都需通过竞标来获得其入场权。”此外,福建市场特别流行“瓶盖促销”,诸如“开盖有奖”、“再来一瓶”的方法已被福建当地的消费者视为“理所当然”,外来品牌进入福建,如果不这么做,就很难在市场上推动,“以前,曾有一个外来品牌进入福建,每瓶酒开盖就有一块钱送,最后等于这一箱酒都是白送的。”一业内人士指出,惠泉、雪津之所以能在福建占有大份额,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各价位、档次的产品都有,能够通过中高档产品的利润来支撑其市场费用,“但是,更多的福建啤酒企业都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变化:激战中高端市场也许是不堪低利润率的困扰,今年7、8月间,福建啤酒市场突然出现了一场集体“涨价风波”:雪津精品每箱涨了3元左右,零售价从原来的2.8元/瓶上涨到3元/瓶;惠泉的千禧白瓶啤酒,普遍每瓶涨了0.5元;而青岛大白鲨则普遍每瓶涨0.08元。一业内人士指出,巨头们的进入已然给福建啤酒市场带来了一种大环境的变化,企业们开始从过去的追求“量”向追求“利润”逐步转变。日前,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戴永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比如英博收购雪津,虽然对当地的品牌带来了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收购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因为从整个中国啤酒行业的现状来看,任何加入了外资力量的市场,其营销都是逐步走向规范化。资本的根本目的是盈利,英博收购雪津后,因为有巨大的投入在先,所以扩大规模和提高盈利水平势必会成为它未来工作的两大重点。为了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雪津必须要做两件事:一是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高档产品的比例;二是对现有产品提价。”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福建几大主力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将“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高档产品的比重”列为了企业当前的重要任务。雪津制定了“高档驱动”的营销策略,加大对冰啤、纯生、麦之初等中高档产品的推广力度,同时在电视广告等品牌形象宣传上,始终坚持走都市、时尚路线;福建燕京及惠泉,针对26元/箱(12瓶)的低端市场,开始有计划地逐步淘汰一些盈利水平较低的产品;福建雪花在立足主流酒市场的基础上,也开始加快开发中高档产品,10月将推出直接定位高端的“超纯精致”系列,预计终端售价在8-10元/瓶。有关人士指出,随着巨头们的介入,福建啤酒市场开始进入大品牌竞争的时代,以往单纯依靠促销占领市场的效果将越来越有限,“虽然结合地域特征进行适当营销是必要的,但随着企业们逐渐把目光移
本文标题:啤酒四巨头激战福建(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