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姓名:王亚南LOGO前言Page2广义上说“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具体地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的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适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百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比较著名的德国的“双元制”、英国“三明治”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推动了这些国家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的各个中高职院校都陆续地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多的经验,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被人们戏称为“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热而企业冷,这一矛盾已经成为我们产学合作走向深化的一个瓶颈。LOGOPage3一、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2+1或2.5+0.5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资源共享模式企业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提供条件,使学生能顶岗进行实践学习,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企业根据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参与制定合作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培养适合适岗的专门人才,直接接纳共同培养的学生。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生产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合作学校共同研定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在学校学习交替进行。企业利用学校的技术、人才、和其他资源,通过捐建、共建等形式,共享实训设备和场所,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及信息等。(一)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四种主要形式。LOGOPage4一、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二)企业与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紧密程度。学校和企业之间没有任何显性的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在少数领域有一些合作,但这种合作表现为随意性、表层性的特征,不一定取得实质的效果,合作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合作关系处于较浅层次。学校和企业之间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双方都获得了实际利益,但不是全方位的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在技术交流,教育教学,招生就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全面、深入、稳定形成了事实上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LOGO(二)企业与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紧密程度Page518%10%57%15%资料来源:王文瑾《校企合作的调查报告》LOGO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需要分析Page6心理学中,需要被定义为“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在本文中,需要的主体不在是人而是企业,需要的范围也缩小至校企合作的活动当中。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只有我们找到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真正需要什么的时候,才能找到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激发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以往的研究,我认为企业在“校企合作”活动中存在着四种需要,分别是利益需要、权利保障需要、公共关系需要、慈善需要。我们可以用一个金子塔来表征这四种需要,最底层必定是利益需要,它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最根本的动机源泉。中层需要分别是权利保障需要、公共关系需要。顶层则是慈善需要,它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高动机。LOGO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需要示意图单击添加单击添加利益需要利益需要利益需要利益需要单击添加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科研与培训服务未来工人的来源廉价工人的来源权利保障需要公共关系需要慈善需要LOGO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需要分析Page81、廉价劳动力的来源:有些企业把实习生看做廉价劳动力的来源,而参与到校企合作当中。对于小企业来说,低廉的实习工资是它们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动力。例如:英国的产学合作就没有德国实施的好,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比德国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的学徒工资比德国的高。2、未来工人的来源:有些企业想实习生提供工作岗位是为了招聘未来的工人。例如,在我国广泛存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便是在这种需要的驱动下实现的。3、培训与科研服务:学校拥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力量,而这些都是企业所欠缺的,企业和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4、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而获得国家在税收上的优惠与财政上的补贴。例如:美国1965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规定:凡是参与到产学合作中的企业都可获得“合作教育基金”提供的财政补贴。LOGO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需要分析Page95、公共关系需要:参与产学合作的企业往往可以获得良好的声誉,改善公共关系。比如在德国,参与双元制的企业通常都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因为人们会认为这些企业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6、权利保障需要:所谓权利保障就是指在实施产学合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企业、学校、政府、学生多方面的权、利、责进行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从而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不会因校企合作而受到损害。7、慈善需要:这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高动机,企业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不计报酬的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西方许多企业愿意参与产学合作是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慈善动机的驱动下,虽然许多企业的个体行为与最终获利相去甚远,但他们相信教育的进步有利于整个国家,反过来会使企业受益。LOGOPage10三、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企业缺乏利益驱动是企业不愿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原因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驱动与法规保障缺乏中介机构的有效沟通,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与社会责任感LOGO(一)缺乏利益驱动Page11企业作为一个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行的一个主体,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其最根本的目的,通过以往的调查研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非常的明确,主要是为了获得学校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从这个方面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不愿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首先、我国虽然是制造业的大国,但并非制造业的强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所需的人才只需要进行短期的培训就可上岗,同时,受到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大部分中小企业补充的员工也不多,企业完全可以轻松的在劳动力市场找到自己所需的人才,所以,企业也不愿花费额外的财力通过校企合作接纳毕业生。其次、我国职业院校自身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科研能力亦较弱,企业与其开展合作,对其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员工培训帮助都不是很大,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但理论知识不足,动手操作能力又较弱,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使企业更不愿参与到校企合作当中来。LOGO(二)缺乏政策驱动与法规保障Page12我国曾先后推出了《职业教育法》、《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等与校企合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这说明政府对校企合作还是非常的重视的,可为什么学校仍然难以找到合作伙伴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比较概括和抽象,缺乏具体有效的实施细则,从而使校企合作因无实际操作而流于形式;其次、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奖惩措施,对不参与的也没有任何强制性的措施,对参与的企业也没有优惠的便利保障措施,从而,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LOGO(三)缺乏中介机构的有效沟通Page13在目前的校企合作当中,由于政府没有健全的中介机构和机制,从而直接阻碍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推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没有中介机构的信息咨询机构对校企双方进行深入和广泛的调查和深入分析,为最佳的嫁接对象牵线搭桥,从而导致校企双方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畅的局面。其次、由于校企双方分属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如果没有专门的统筹协调机构来全盘考虑,统筹规划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的实施、管理、协调,以致使学校、企业、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及其他相关的部门在工作中经常遭遇冲突而极大地阻碍了校企合作目标的实现。LOGO(四)企业家缺乏长远的战略眼观与社会责任感Page14企业由于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只顾眼前利益,认为培养的人才只是国家和学校的事,缺人时,只要到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从容挑选人才即可,没有看到校企合作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积极意义。在西方,企业家普遍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例如,美国许多的高校都是在接受企业家的捐资后才兴建起来的,他们认为:投资教育是回馈社会的最好方式,这可能源于西方的宗教精神。它认为只要人们的获利有利于公益事业,就是正当的。宗教的这一价值观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它是支持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重要支柱。LOGO五、提高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有效策略。Page15(一)政府应通过切实可行的立法与财政支持来推进校企合作。国外发达国家政府普遍重视相关的立法工作,通过中央和地方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使校企合作有章可循,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完备而细致的法规政策是保障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我国除了几项大的立法如《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之外,虽然也出台了一些促进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但大多数是带有鼓励性质的条文,而约束不足,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我国政府应针对校企合作的现状,制定出一系列促进和规范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及具体的配套措施。同时,政府还应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和监督,使校企合作双方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制观念,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除了法律法规的建设之外,我国政府还应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来推动校企双方的合作。例如,对承担录了校企合作教育任务的企业,可根据学生数量和消耗企业的材料费用实行税收减免的政策和特殊的财政补贴。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其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LOGO五、提高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有效策略。Page16(二)职业院校应提升自身办学水平,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养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最想要获得资源就是科技与人才。所以,为了从根本上吸引企业积极的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职业院校必须从狠抓内功入手,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和教师素质。同时,应改变学生理论不足,技能欠缺的形象,与此同时应加强对学生责任心,职业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三)社会舆论应加大校企合作的宣传力度,激发企业家的责任意识。社会应你离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舆论氛围,积极宣传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树立校企合作的示范单位,让企业意识到参与校企合作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LOGO五、提高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有效策略。Page17(四)通过创建中介机构机制来保障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行。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校企合作的沟通咯方面的信息,如美国设立的“企业关系委员会”英国成立的“培训与企业委员会”法国成立的“教育企业工作线”韩国在文教部设立产学合作科,德国的工商业协会等。从这些国家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立校企合作的中介机构是校企合作走向深化的必然要求。政府在中介机构的建立中必须居于主导的地位,设立由政府、行业、学校等各方面参与的开放多元的校企合作委员会,负责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各项事宜的沟通与联络协调工作。设立专业课程开发委员会,开发出符合整个行业要求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可改进的课程体系。设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推行统一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打破“证出多门”的现象。同时中介机构还应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对校企合作进行监督、评估、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地对校企合作双方予以奖惩,以促使校企双方的合作走向健康,稳定和长久的发展下去。LOGO结语Page18从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的动机来看,绝大多数的企业尚未意识到参与产学合作的重要性,企业普遍认为教育是国家和学校的事情,企业就是到劳动力市场招聘人才。因此,可以说目前我国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动机仍停留在利益驱动的层面,所以,就目前来看,职业学校在与企业行业建立产学合作中,仍要充分利用利益动机,并尽可能的激发企业的责任意识。
本文标题:校企合作 动力不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6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