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王正雄周轮【摘要】以学校为主体,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创建好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着力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企业实习的瓶颈难题。我校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对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管理研究“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10年9月总课题组向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和院校发出了邀请,恰逢我校正在谋求专业的发展,积极与企业共建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为此我校于2010年10月向总课题组申报了子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的实践研究”。2010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总课题组和全国科管委(教科研办〔2010〕205号)联合行文批准了我校王正雄同志申报的课题(立项批准号:GKA10205)。2011年1月总课题组和全国科管委根据我校的研究条件,确定我校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示范单位”。为确保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由学校副校长王正雄同志任组长及学校教务主任、实训中心主任、管理专干、汽车专业教研组长、长寿区北城汽修厂厂长、技术总监等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负责该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本课题在重庆市、长寿区教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总课题组、重庆市教科院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在学校、企业的2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通过历时两年(2010年11月—2012年10月)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课题组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现提出如下结题报告。一、研究的问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有利于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有利于提升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职业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激励点的寻找与把握,而校企合作能否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如何从管理机制层面上对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效度进行把握,值得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一)研究目的从重庆市内外许多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可以看到,校企双方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并不难,困难的是基地建成后管理体制的有效性和运行机制的稳定性。因此,在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引导实训基地建设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努力将其建设成稳定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实训基地。按照汽修行业生产一线的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大力培养适应企业需要、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实现校企双方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双赢”目标,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31.通过实验调研,对比国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实训基地的依存关系和社会功能,总结实训基地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从而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探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类型与功能,并提供可操作的应用案例。2.借鉴国外先进的校企合作经验,分析我国实训教学的状况,提出崭新的实训资源校企整合、校企联办的共赢的实训基地教学平台。3.通过政府教育政策引导企业对实训基地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创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监管模式,形成良好的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机构,推动政府、学校、企业、学生运行机制的有效结合。4.促进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创建有效的评价体系与标准,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成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开发阵地,增加社会及企业经济效益。(二)研究意义“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职业院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共同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形式。要努力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使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学校4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负责,为企业培养员工。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或设备援助,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校企紧密型产学结合之路,无论对学校人才培养,还是对企业创造财富,都将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常态运行,以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能真正建立起一种有利于校企合作活动开展的教学管理机制,就能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外向功能,积极探求校企合作的各种创新模式,就能极大地推进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促进职业院校真正走进社会、走进市场、走进企业。目前我国所有的校企合作基本都是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以学校为主的模式。在实行和推进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对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拓展和丰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双元制教育的理论研究,同时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证性资料。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汽车工业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随着全球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整车修理、二级维护、专项修理、保险、理赔、维修救援等相关服务需求呈直线上升状态,在政策的刺激下,轿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使得汽车后市场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这不仅要求汽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员工素质普遍提高,而且要求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群体的素质普遍提高,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汽车服务。职业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走校企合作之路,共同培养5汽车专业人才,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许多国家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办学模式。随着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教育的国际化竞争和跨国化渗透特点越发凸现出来。纵观国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发展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等。概括起来主要呈现为三种不同的模式:①以企业为主的模式。②以学校为主的模式。③以行业为主导的模式。在国内,职业学校要想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是最实际的可行之路。目前在我国已通过“校企共建、校校联建、引资援建、产业化辐射、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在许多职业院校建立了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训基地的优势日益凸显,已形成当今我国职业院校应用型专业的特色和灵魂,也是应用型专业赖以生存的根基。虽然我国近年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训基地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国外的几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具有的共同点:①拥有完备的职教法;②企业全程参与办学;③有政府财政和政策的积极支持;④确立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国外的几点启示:①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②发挥政府行政功能和行业主导作用;③加快落实职业资格制度;④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制度保障;⑤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双方互动机制;⑥拓宽思路,开拓校企合作领域。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国情、体制等等的制约,不可能像德国双元制一样6完全依靠企业的力量来发展职教。职业学校要想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是最实际的可行之路。因此,“校企合作”已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相关论文及课题研究也为数不少。但目前对于校企合作的研究大多仅限于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求和校企合作实践经验的归纳,对于在教学管理中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从管理制度层面导向、规范、推进校企合作,最终构建起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体制的相关研究课题尚未见诸报端。三、研究的对象及方法(一)研究对象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学校出场地、投入了价值80万元的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组成的生产线与重庆商贸公司出专业管理和技术团队,合作共建的“长寿区北城汽车维修厂”(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维修厂为自主对外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运行实体企业。学校每年向维修厂收取一定的场地、维修检测设备租金。维修厂无条件接收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实习。北城汽修厂的建立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二)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将经过计划、实施、反思、总结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施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后两步是总结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看任务完成得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循环往复,直至研究结题。专业部把研究和行动结合起来,边行动边调整研究进程,获得经验指导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行动得到改进和发展。72.文献法:了解分析当今教学管理机制中对校企合作活动的管理思路,探究现行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形成的渊源。3.调查分析法:了解重庆市内外等周边地区职业学校现行校企合作模式和教学管理对现行校企合作模式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分析。4.个案研究法:将各部门及某些模式作为个案加以研究,最终将这些个案进行梳理、归纳、整合。四、研究的过程(一)研究主要内容本课题为专题研究,从以下5个方面来进行:1.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讨与实践,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2.实训基地学生实训教学的管理模式研究。3.重点研究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4.实训大纲与指导书的编写,实训课程与教材的开发等研究。5.学生实训的组织与管理。(二)研究的主要措施1.课题前期调查分析(1)调查准备。成立课题组,明确成员及分工,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调查方法的程序的培训;设定调查内容,各专业部对所属教研室的校企合作状态进行调研,重点围绕周边地区的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进行调研,进行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2)调查实施。教学管理处尽可能多地搜集文献,进行文献的归类处理,设计现行教学管理机制的调查问卷,制定调查计划,为下阶段实施调研作好8准备;各专业部对所属教研室的校企合作状态进行调研,做好专业部对教学管理中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为下阶段实施管理机制实践作好准备;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并做好已调查职业学校的总结、提炼和归纳工作,对现行的教学管理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课题研究的初步建议。(3)调查分析。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调查对像进行科学分类;通过召开分析会、举行研讨沙龙等形式,力求找出每一类调查对象的普遍倾向和代表性特征;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力求使揭示的问题既全面又突出主流倾向,成因分析透彻明晰,对策建议切实可行。2.构建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机制(1)制订研究方案并论证,确定研究计划,建立课题相关研究制度(例会制度、研究规范制度、资料积累制度、责任人制度等)。(2)教学管理处和各专业部针对现行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研究的初步方案,组建本专业部内子课题研究小组,论证子课题研究方案。(3)教学管理处一方面继续对相关职业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将研究结果及时提供给各专业部,同时收集各专业部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问题和成果进行研究,不断修正专业部的校企合作实践研究方向;另一方面进行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中对校企合作的引领和管理。3.培训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工厂的建设等实质性举措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在校企合作的同时,完善校企合作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给出报告,为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参考。4.课堂教学新变化9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教学做一体。课堂教学在专业总体教学学时中的比例不断下降,理论知识不再强调学科系统性,转而以够用为原则。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形式也在
本文标题:校企合作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6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