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电视节目制作》人文学院授课教师:巫雄鹏个人信息:E-mail:xwcb09@126.comTel:15876240972(670972)(0762)3800221QQ:463764406教材信息:谢毅、张印平,《电视节目制作》(第三版),暨南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胡立德,《新闻摄像》,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孟群,《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3、任金州,《电视摄像》,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4、苏启荣,《实用电视摄像》,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5、许行明,《电视节目编辑》(21世纪电视文艺编导专业系列教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课程教材或指导书名称:《电视节目制作》(第三版)课程总学时:72实验学时:25学分:4面向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A)、新闻传播学(B)、广播电视新闻学(C)专业实验室:新闻影视制作实训室《电视节目制作》一、课程简介:《电视节目制作》主要包括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非线性编辑)两部分。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电视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视摄像与编辑的基本操作、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够完成电视新闻片、专题片、纪录片等节目的前期拍摄、采访与后期制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二、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30%上课出勤情况,平时作业,每次实验、实训项目终结性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70%电视新闻作品递交(电视新闻片、专题片、纪录片或电视散文等节目的前期拍摄、采访与后期制作、输出等)总成绩=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终结性考核(项目成绩)(一)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分值考勤每次上课点名,缺勤1次扣0.5分,迟到或早退2次同缺勤1次;无故连续缺勤2周和学期累积缺勤1/3课时,则此项为0分,且最终考核不合格。5学习态度学习积极努力,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进行归纳总结,主动向教师咨询探讨;爱惜实训设备,且能按时归还。班中表现最好者得满分,其余同学按比例酌情给分。5课堂表现①睡觉、玩手机、听音乐、看与本课无关的书籍,上课不带课本,一经发现每次扣0.5分,不设下限;②主动回答问题每次加1分,被动回答每次加0.5分,不回答问题不扣分;③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见解,愿意共享,每次奖励1分。5实验、实训项目①积极完成平时实验、实训项目内容,按完成项目的内容、质量等级得分。②自觉维护实验、实训设备、器材,正常操作和使用摄像机、非编系统、调音台、演播室等设备。15(二)终结性考核(项目成绩)1、电视节目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不限,最好采用专题形式、纪录手法或电视散文形式。但每部参评作品要有鲜明的主题。2、以同学现场拍摄的内容为主。3、以校园活动为主题。要求内容健康、创意新颖、主题鲜明、构图准确、风格独特、寓意深刻,DV制作手法时尚。4、小组电视节目专题片、纪录片或电视散文作品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要求镜头推、拉、摇、移相对平稳;5、根据新闻摄像构图表达、运动表达、语言表达以及新闻摄像光线、色彩造型等知识进行创作;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后期剪辑制作,要求镜头组接相对合理、文稿通顺、声音清晰。6、每个小组的电视节目专题片、纪录片或电视散文作品时长原则上要求6--10分钟。(二)终结性考核(项目成绩)(2)评价原则1、题材内容:紧扣主题,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表现一定的精神风貌。2、画质:画面清晰、镜头稳定、构图准确,色彩没有失真,不出现太亮或太暗的镜头。3、音效:原声搭配清晰;配音对应题材。4、内容:作品内容清晰明了,容易明白所要表达的意思,没有过多其它无关主题的内容妨碍表达。5、创意性:考评作品的创新度,有没有新颖的拍摄手法、有没有新鲜的线索编排、有没有表达角度等。6、独特性:围绕主题,是否做到了从一些特别的角度切入,较深刻地反映主题。7、综合评价:根据以上六点考核参赛作品,得到评委对其作品的总体印象分数。〔项目说明〕策划构思阶段拍摄准备阶段作品剪辑与片头制作字幕配音配乐及合成输出新闻作品评质定级新闻作品创作类型课程内容设计简图现场拍摄总项目电视新闻专题片或纪录片策划、创作、拍摄及后期制作补拍素材审片分镜头稿本目录1电视节目制作概述(*重点)2电视摄像技术基础(*重点)3电视节目的摄影(**重点)4电视摄影构图(**重点)5电视摄像用光(**重点)6录像机技术基础7编辑机8视频切换器9非线性编辑系统(**重点)10电视音响设备11电视语言(*重点)12电视节目编辑(*重点)电视节目制作1电视节目制作概述1.1电视技术的发展与电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从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步,16mm电影摄影机是此阶段的代表。(2)80年代初开始,电子摄像和编辑技术逐步普及,电视节目录制实现了声画同步。(3)90年代初、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脑应用的普及,通讯卫星、光迁、网络的出现,电视新闻事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4)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在电视领域的逐步普及运用,为我国电视业发展带来了一场革命。数码摄像机,非线性编辑机,虚拟演播室。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广播电影电视制作技术发展迅猛,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创新给广播电影电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对于电视数字化而言,主要是卫星、有线和地面三大媒体。首先是卫星数字电视的发展,包括卫星电视广播和卫星电视直播,随后是数字有线电视,最后是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电视中心的数字化进展飞速,数字摄录、编辑设备、非线性编辑系统、硬盘存储节目的全自动播出系统、自动播控系统已广泛采用,数字演播室、虚拟演播室、数字节目制作系统、数字音频工作站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等技术也逐步应用,并且随着数字广播电视标准的确定,将会有许多新的广播电视业务。电视节目制作1电视节目制作概述电视设备性能掌握和相应的技术操作能力培训是必备的基础,电视传播采编手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首先源自设备和技术条件的必要保障。电视工作者必备的素质:(1)精通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艺术家的眼光和独特的心理学素质。(3)精彩的语言表达和独特的思维及良好的沟通互动意识。(4)熟悉文本的综合应用。(5)掌握包括采访、拍摄、写作、编辑、主持、播出的专业技能和各项新技术,及现场报道、现场直播必须具备的语言描述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6)采访能力包括现场观察能力、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准确的提问能力、外语采访能力。电视节目制作1.2电视节目及其制作方式的演变与分类(一)电视节目制作的分类:1.按传播功能和传播内容分:新闻类节目、言论类节目、教育知识类节目、娱乐类节目等。2.按节目体裁分类:信息类、专题类、综合类等。3.按节目播出方式经历分类:影片、录像到现场播出.现阶段节目形式发展方向:谈话类节目、评论类节目、主持人方式节目(二)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区分:1.按储存信号载体区分:影片制作方式、录像制作方式和数字信号方式2.按播出时效区分:现场直播法、录像带编辑法3.按制作场所区分:演播室制作、现场制作4.按设备数量区分:多机和单机制作方式5.常用的新闻制作方式:ENG方式、EFP方式和SNG方式。电视节目制作1.2电视节目及其制作方式的演变与分类1.按储存信号载体区分的制作方式1.2.1影片制作方式影片图像质量高,但是制作不灵活,声画难以同步1.2.2录象制作方式声画同步,画面拍摄质量好,70年代后录像机变的轻便,取代电影胶片拍摄和制作。1.2.3数字化信号方式广泛应用于摄像系统、录像系统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直接录制到数字录像带上或计算机磁盘上;小型轻便;高质素高性能;可制作高质量图像和声音;数字化电视节目,图像质量大大提高。电视节目制作2.按播出时间效区分1.2.4现场直播法早期电视没有录像设备都是直播,现在可以通过微波或光缆,通过卫星实现异地直播。1.2.5录像带编辑法电视拍摄时用录像机进行记录,然后通过后期编辑制作(画面、音效、字幕及特技)后播出。但操作比较繁琐耗时,不适应新闻快速的要求。电视节目制作3.按制作场所区分1.2.6演播室制作方式(1)也称ESP,即“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2)新闻节目、评论节目、谈话节目(3)可边拍边录或即拍即播,与录像机合成直接播出,做到制播同步完成。1.2.7现场制作方式(1)在外景活动或事件现场制作电视节目。(2)扩展了电视节目制作场所,丰富了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更具现场感和真实感。电视节目制作1.2电视节目及其制作方式的演变与分类4.按设备数量区分1.2.8多机制作的方式(1)指使用多台摄像机同时拍摄制作电视节目(2)导演或导播通过视频切换器来选择来自不同摄像机的信号。有效保持现场活动的连贯性。1.2.9单机制作的方式(1)自始至终只用一部摄像机变换不同角度拍摄。(2)在ENG电子新闻采集系统中普遍使用。(3)在演播室中采用。电视节目制作常用新闻节目制作方式:1.2.10ENG方式(ElectronicNewsGathering)即电子新闻采集的方式。采用电子摄录设备采访拍摄电视新闻的方式。在80年代中期逐步、全面地取代了电视新闻影片制作方式。1.2.11EFP方式(ElectronicFieldProduct)电子现场制作方式。指采用多机拍摄和即时切换编辑技术,在事件或活动的现场制作电视节目的方式。最突出特点:现场性强。“即时制作方式”电视节目制作ENG方式(ElectronicNewsGathering)EFP方式(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常用新闻节目制作方式:1.2.12SNG方式(SatelliteNewsGathering)卫星新闻采集方式。指利用可移动运载转播车安装地面卫星发射站装置传送现场拍摄制作新闻节目,是ENG方式的发展形态。特点:新闻时效快、传播距离远、范围广,具有最为突出的传播优势。使用:在各种重大新闻事件和体育竞赛等活动中。因费用昂贵等因素未能如ENG等方式般普及。电视节目制作1.3.1节目组人员节目组人员是指从事把节目构思、剧本、文稿或事件最终发展成屏幕图像的人。(节目策划、设计、执行等人员组成)包括制片人、监制、编剧、导演或编导、场记、编辑、助理编辑等。制片人:负责节目的构思,摄制计划的制定,领导制作的过程,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对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作出决定。应当了解熟悉节目制作的过程和手段,具有组织能力。要有效地监督、管理和协调全部制作活动,帮助导演按期完成拍摄计划,并且掌握财务大权。1.3节目制作人员的组成和职责电视节目制作监制:负责具体某一档电视新闻的执行编辑,或称总值编辑。编剧:以文字形式完成整个节目设计,影视剧创作者。导演:从编写分镜头剧本,收集素材,选择演员,组织拍摄,直至编辑完成。助理导演:根据导演的要求。负责找演员,安排道具,服装选择,素材收集。协助导演现场调度。现场导演:导演在控制室切换画面,现场导演通过耳机与导演联系,向演播室传达导演的命令。编辑:电视节目的构思设计者,参与摄制,编辑合成,是节目的负责人。1.3.1节目组人员电视节目制作1.3.2技术组人员:摄像师、音响工程师、灯光工程师、录像员、美工、视讯人员、切换员。摄像师:将文字的表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画面,即根据节目要求摄取画面。正确地选择镜头和拍摄角度,是一项重要的创作工作,要熟练操纵摄像机。场记:在拍摄现场准确登记摄像工作,每一个镜头都要记录在案。包括拍坏了的镜头内容和原因。电视节目制作音频工程师:其工作是布置和选择话筒,负责声音的拾取,调音师负责录音和音响合成。视频工程师:监视各个信号源的图像亮度和色彩,进行必要的调整。灯光师:负责灯光设计、布置和调整灯具、创造节目所需
本文标题:电视节目制作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9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