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外科简述题9.甲亢患者突眼的护理要点有哪些?答:突眼者注意保护眼睛,常滴眼药水,外出戴墨镜或戴眼罩以免强光、风沙及灰尘刺激;睡前用抗生素眼膏敷眼,戴黑眼罩或以油纱布遮盖,以免角腆过度暴露后干燥受损,发生溃疡。10.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出现手足抽搐时该如何处理措施?答:一旦发生应适当限制肉类,乳类和蛋类等食品,因其含磷较高,影响药物的吸收,症状轻者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2~4g,每日3次;症状较重者或长期不能恢复者,可加服维生素D,每日5万~10万U,以促进钙在肠道内的吸收。抽搐发作时,立即遵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转10〜20ml。思考题11.该患者可能出现了什么并发症?是什么原因引起?应给予哪些急救护理?答:(i)并发症:呼吸困难和窒息。10.引起原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11.急救护理措施:①术后遵医嘱备气管切开包;②一旦病人发生该并发症,护士应立即通知医生床边抢救,敞开伤口,迅速去除血肿,结扎出血的血管;③如呼吸仍无改善,则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遵医嘱吸氧;④待病情好转,送病人至手术室进一步处理。12.护士在术前准备过程中如何有效预防甲状腺危象?答:①避免诱发甲状腺危象的因素;②保持病室安豳,提供安静轻松的环境,避免病人粮神刺激或过度兴奋,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③测定基础代谢率;④术前通过药物降低基础代谢率是甲尤病人手术准备的重要环节,护士应遨医嘱正确指导病人完成药物准备.简述题9.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2周内的患肢功能锻炼步骤内容?答:①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可作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②术后1〜3日:进行上肢等长收缩,可作患侧上肢屈肘、伸臂等锻炼;③术后4〜7日: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作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④术后1〜2周一周后皮瓣基本愈合后,开始作肩关节活动,前后摆臂。术后10日左右,循序渐进开始抬高患肢、手爬墙等锻炼。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一般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术后7〜10日内不外展肩关节,不以患侧肢体支撑身体。6.乳癌患者术后如何预防患侧上肢水肿?答:①乳癌患者术后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静脉及皮下注射等;7.指导患者保护患侧上肢:尽量抬高患肢并保持舒适位,避免扶持患侧。8.可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④肢体肿胀严重者,可戴弹力袖促进淋巴回流。9.思考题7.该患者此时可能出现什么并发症?应给予哪些护理措施?答:并发症:患侧上肢水肿。护理措施:①指导病人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垫枕抬高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半卧位时屈肘90°放于胸腹部;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或用健侧手将患肢抬髙于胸前,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避免患肢下垂过久。②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肢体肿胀严重者,可戴弹力袖促进淋巴回流;局部感染者,及时应用抗菌药治疗。③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8.在该患者出院前,护士如何指导其做好定期乳房自检?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哪些健康教育?答:①指导该病人每月自查健侧乳房一次,在月经干净后5〜7日进行,教会病人通过视诊和触诊进行自査;指导其每年行钼靶X线摄片检査。②除此之外,指导病人做好:活动: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避孕: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预防复发坚持化放疗,增加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置、低脂肪的食物;衣着避免过紧,可佩带无重量的义乳;定期门诊复查、随访。简述题9.患者人院后,作为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评估,要了解健康史方面的相关因素有哪些?答:①了解病人有无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等负压增高的情况;②了解腹部有无手术、外伤、切口感染等病史;③了解营养发育等情况;④了解有无糖尿病及血糖控制情况,有无其他慢性病病史;⑤了解有无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服用史。10.腹外疝病人出院的健康指导?答:①饮食指导: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高纤维素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②活动指导:出院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3个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③特别指导:避免引起腹内压增加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防止疝复发。④定期随访:如疝气复发,尽早诊治。(D思考題11.腹外疝术后在体位、饮食、活动上注意什么?如何预防并发症?答:①体位:手术当日取平卧位膝下蛰软枕,次日改半卧位。②饮食:一般病人手术后6〜12小时若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次日进软食或普食。③活动:一般术后3〜5天考虑离床活动,采用无张力修补术的病人可早期离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巨大疝的病人可适当延迟下床时间。④防止负压升高: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咳嗽时用手掌按压切口;保持排便通畅。⑤并发症的预防:a.术后出血:切口放置沙袋压迫;b.阴囊水肿:可使用阴囊托或丁字带托起阴囊A切口感染:注意保持数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12.该病人入院第3天,在一次用力排便后突然感觉腹股沟肿块增大,伴有明显疼痛打铃呼救。你来到病人床边查体发现肿块用手不能回纳,而且肿块紧张发硬,有明显触痛。你考虑病人发生什么病情变化?如何配合医生处理?答:(1)病情变化病人发生了疝的嵌顿,立即汇报床位医生,安抚好病人(2)配合处理:①禁食、胃肠减压;②准备手法复位的病人,根据医嘱注简述题7.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的饮食护理?答:①拔除胃管后当日可饮少量水和米汤;无不适,第2日进半量流质饮食,每次50〜80ml;第3日进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U进食后无不适,第4日可进食半流质饮食。②食物宜温、软、易于消化,少量多餐。③开始时每日5〜6餐,逐渐减少进餐次数并增加每次进餐量,逐渐恢复正常饮食。8.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体征?答:①病人呈现急性面容,表情痛苦,蜷曲位、不愿移动。②腹部呈舟状。③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④全腹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以上腹部为明显,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直。⑤肠鸣音减弱或消失。⑥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可有移动性浊音。思考题9.对该患者如何进行引流管的护理?答:该患者为术后第2日,病人留置有胃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及吸氧管。护理措施有①妥善固定并准确标记各引流管,避免脱出,一旦脱出后不可自行回插。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折叠等,可经常挤捏各引流管防止堵塞;若阻塞,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试冲洗引流管。③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色、量等。④胃管接负压吸引装置,应维持适当的负压,避免负压过大损伤胃黏膜,术后24小时内有少量血液或咖液体,若有较多鲜血,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⑤术后胃肠减压量少,肠蠕动恢复,有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⑥每日更换负压引流袋,抗反流集尿袋周更换一次。10.结合该病例,护士该如何进行健康教育?答:①告知病人和家属有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相关知识,使之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②强调保持乐观的重要性,指导病人自我调节情绪。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③指导药物的服用时间、方式、剂量,说明药物的副作用,尽量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皮质类固醇等。④饮食宜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补充铁剂和足量维生素,少食盐腌和烟熏食品,避免过冷、过烫、过辣及油煎油炸食物。⑤定期门诊随访,若有不适及时就诊,入院时患者如处于休克状态,应立即采取何种卧位?为什么?答:应采取中凹卧位,即头胸部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可促进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在肝破裂患者非手术k疗期间观蔡要点是什么?答:①每15〜30分钟测定脉搏、呼吸、血压一次;②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体征,注意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变化;③动态了解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压积的变化,以判断腹腔内有无活动性出血;④每小时尿量变化,记录24小时出人量;⑤必要时重复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或血管造影等检査。®思考题根据以上案例患者入院时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答:立即予中凹位,建立静脉通道积极抗休克,同时吸氧、多功能监测,严密观察神志,连续动态监测腹部体征、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遵医嘱紧急手术前准备。患者术后第二天腹腔引流管有新鲜血液流出looml/h,持续4小时,此时考虑出现了什么并发症?针对此并发症如何护理?答:考虑出现了出血。此时应将病人取平卧位,禁止随意搬动病人,以免诱发或加重出血;密切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及面色、神志、末梢循环情况,观察腹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输血等,以迅速扩充血容蛩,积极抗休克,同时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胃癌病人术后的饮食指导?答:肠功能恢复拔胃管当日可进少量水和米汤;如无不适,第2天进半量流质饮食,每次50〜80ml;第3天进全量流质,每次1〇〇〜150ml,如无不适,两天后进半流质饮食。食物宜温、软易消化,少蛩多餐,开始每日5〜6餐少食产气食物,忌生、冷、硬和刺激性食物。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为什么要控制肠内营养液的温度、浓度、速度?答:营养液的温度应接近体温为宜,温度偏低会刺激肠道引起痉挛,导致腹泻、腹痛;温度过高则可能灼伤肠道黏膜,甚至引起溃疡或出血。营养液的浓度过高易诱发倾倒综合征。速度过快会引起腹胀不适,一般〜滴/分。思考题该患者术后5天拔除胃管,进少量温水,第2天共进流质300ml,腹部无明显不适;第7天,患者出现上腹部饱胀、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而且病人发热,T38.6〜39°,腹腔引流管内引流出含肠内容物的浑浊液体,你考虑病人出现了什么情况,如何护理?答1)病人出现了胃排空障碍和吻合口瘘(2)护理措施:①禁食,胃肠减压,向病人说明禁食的重要性;②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③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量及颜色并记录;④保护瘘口周围皮肤(氧化锌软裔、皮肤保护粉);⑤做好发热的护理;⑥按医嘱准确用药,观察疗效;⑦安排好病人的各项检査,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胃癌术后24小时,引流管内出现血性液体800ml,并出现血压、心率的改变,你考虑是什么原因?如何观察胃癌术后的出血?答:(1)考虑为腹腔内出血,可能与手术有关。术后出血分24小时内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4〜6日出血(吻合口黏膜坏死脱落)、术后10〜20日出血(吻合口缝线处感染或黏膜下脓肿腐蚀血管所致(2)胃出血:观察胃管内胃液的颜色和量。胃手术后胃管内胃液可有少许暗红色或咖啡色,24小时不超过300ml,且逐渐减少、变淡至自行停止。若短期内胃管内不断引流出鲜红色血液,24小时后未停止,甚至出现呕血、黑便,提示术后胃出血,及时汇报医生处理。腹腔出血:观察生命体征、腹腔引流管内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在没有腹水的情况下,腹腔引流管内引流液24小时一般在100ml以内,不超过200ml;淡红色,颜色逐渐变淡;如短时间内有大量鲜红色的引流液引出,每小时超过300ml,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考虑腹腔大出血。认真观察,做好记录,配合输血输液,完善术前准备。简述题阑尾炎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护士要落实哪些护理措施?答:①病情观察;②合适体位;③禁食、补液抗炎、肠外营养;④明确诊断的患者,遵医嘱解痉镇痛;⑤并发症的观察护理;⑥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如何为阑尾炎患者做好健康教育?答:①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及生活习惯,餐后不作剧烈运动②及时治疗胃肠道炎疤,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③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发生肠粘连或粘连性肠梗阻;④阑尾周围脓肿者,出院时告知病人3个月后再次住院行阑尾切除术;⑤自我监测,发生腹痛或不适及时就诊。⑦思考题患者术后5小时存在什么护理问题?什么原因造成?如何解决?答:术后尿潴留。原因可能是全身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切口疼痛引起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以及病人不习惯在床上排便引起。护理措施为:①安慰患者,指导自我放松;②提供隐蔽环境;③扶患者坐起或抬高上身;④采用下腹部热敷、轻柔按摩、听流水声等多种方法诱导排尿;⑤如无禁忌,可协助病人下床排尿;⑥遵医嘱可用卡巴胆碱刺激膀胱肌肉收缩,促进自
本文标题:个案护理外科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9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