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修订版植物和动物(精)
修订版《植物》和《动物》单元解读修订的原则1、体现发展的方向: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调发展。2、保留原来的精华:如以活动为基础的设计。3、吸收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一些好课例。4、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科学概念不明显、容量过大等。三上年级教材的整体设计三个核心概念1、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2、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3、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植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着生命体的基本特征设计的。(现行课标中的生命世界内容)生命体的基本特征: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基本需求);3、生命体都有应激性;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5、生命体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6、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植物单元只涉及生命体特征的1、2、4、6四条,3、5两条很少涉及,这跟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植物》单元的设计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技能。学生将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用韦恩图帮助进行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植物》单元的课题1、我看到什么2、校园的树木3、大树和小草4、观察水生植物5、植物的叶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7、植物的共同特点一、我看到了什么本课按照两条线索展开的。明线:观察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暗线:通过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观察是有目的的,对大树的观察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二、校园的树木作为观察生命体的活动,校园里的树木是学生最容易观察的。任务: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具体认识一棵树,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进行有序的描述。用简图的方式记录。用简图记录可以帮助学生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抓住观察的重点。这种方法在植物单元、动物单元会多次用到。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1、怎样观察校园里的一棵树。2、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描述记录;3、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三、大树和小草引入小草,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关注一个个的小生命。小草与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提醒孩子,对小小的生命也要关注、也要爱护。本课设计三项活动:1、认识一些周围常见的小草。2、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3、利用韦恩图整理比较的结果,揭示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点,指向生命体的特征。四、观察水生植物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是两个典型的生存环境。水生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有相应的形态结构,显示了植物的多样性。多样性的背后仍然是植物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的体现。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1、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2、观察两种水生植物并用简图画下来;3、探究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的秘密;4、总结水生植物的共同特点、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五、植物的叶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植物的叶也具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所以对叶的生命过程的认识是个重点。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中,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从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中看出,叶子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从而显出叶子的生命过程。不仅植物的整体具有生命特征,其局部的器官也具有生命特征。教材设计三个活动:1、收集树叶的活动;2、观察比较和统计树叶的活动;3、观察叶的生命特征。六、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在秋冬季有哪些变化?枯萎死亡、叶变黄、变红掉落,生长、开花,果实成熟,种子传播。植物的这些变化,归根到底就是生命体的特征体现。用“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做题目,告诉我们植物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究竟有什么样的变化,是需要观察和记录的。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1、讨论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和怎样观察这些变化。2、到校园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做好记录。3、交流观察到的变化。4、指导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七、植物的共同特点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植物的共同特点。本单元所选择的植物有大树和小草,这是形态的巨大差别;有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这是生长环境的巨大差别。通过探寻植物的共同特点,让学生深入认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关心生命的点点滴滴。教材设计三个活动:1、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2、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3、总结植物的共同特点。《植物》单元小结第一课主要解决什么是真正的观察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比较,让学生明白观察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同时也点出本单元的主题---观察生命体。第二课至第四课,从不同植物的个体来了解植物都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尽管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生长环境也有区别,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用维恩图的帮助,建立起植物多样性下的相同特征。这几课,还将利用画简图的方式,来把握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这是学生形成技能的一种手段。第五课从植物中单独剥离出叶子进行研究,从叶片的不同到相同,学生发现原来叶子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具有生命的特征,从而加深对植物整体的生命概念的认识。第六课主要强调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观察,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有些变化较快比较明显,有些变化较慢,一下子难以观察到,但在一个大跨度的时间里,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这课要求学生作长期的观察记录,是一项对毅力的培养。第七课主要帮助学生总结梳理,把具体的经验上升到普遍的认识,形成他们对植物生命体基本特征的理解。主要采用比较和维恩图的方式进行的。本单元所选择的植物都具有显著的不同特点,代表了自然界植物的多样性,参考资料库中的“令人惊奇的植物”内容,更加说明很多植物具有独特的个性,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植物又具有共同的特点,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这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动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仍然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更主要的来自于对动物的认识。本单元所涉及的生命体的特征主要是: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生命体都有应激性;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5、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命体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很少涉及到,这部分的内容将在以后的年级中再进行学习。《动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继续利用画图的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形态,继续用维恩图这种工具概括动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直至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还要尝试饲养小动物,这将加深学生对动物生活特性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生命体的意义。在动物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将获得不少有关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等动物的知识。这些知识将会丰富学生对这些小动物的直接认识,帮助他们构建起动物、生物的概念和理解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物》单元课题1、寻访小动物2、蜗牛(一)3、蜗牛(二)4、蚯蚓5、蚂蚁6、金鱼7、动物的共同特点一、寻访小动物本课是观察小动物的开始课。以寻访作为话题,鼓励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去亲近、去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指导学生在动脑筋、想办法的基础上尝试调查、观察,获得更多的生活在附近环境中的小动物的信息。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感受动物与环境之间关系,也是本课的目标之一。本课设计了三项内容。1、讨论秋天里有哪些小动物;2、调查周围的小动物的活动;3、观察中要注意的事项。二、蜗牛(一)从蜗牛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四种小动物进行观察。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的结果的过程中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因此观察蜗牛,不仅仅观察它的外形,而且更要关注它的生活,从蜗牛的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甚至繁殖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这些内容直接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因此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研究,在本课的学习中,将发展学生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教材设计四个活动:1、生活环境,2、身体形态,3、观察运动,4、饲养蜗牛。三、蜗牛(二)本课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在饲养蜗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零碎的经验片断,串联起整体的对蜗牛的认识,建立对动物生活习性的整体印象,促进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本课主要研究蜗牛的食物、休眠、排泄三方面的问题,关于蜗牛的繁殖,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只是要求学生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去发现这个现象。教材设计四个活动:1、交流饲养蜗牛的发现和经验;2、观察蜗牛的吃食;3、观察蜗牛的排泄和呼吸;4、继续观察蜗牛。四、蚯蚓从动物的多样性来考虑,蜗牛代表的是软体动物,蚯蚓的身体也是柔软的,但它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结构比较简单,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在课堂上很容易观察。动物的多样性,不仅仅是形态的多样,更是结构的多样。而多样性的背后,仍然隐含着动物的共同特点,体现着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所以本课的最后,设计了蜗牛与蚯蚓的比较,利用维恩图的帮助总结两种动物的相同和不同。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1、蚯蚓的生活环境;2、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征;3、观察蚯蚓对水的反应;4、比较蜗牛与蚯蚓的相同和不同。五、蚂蚁蚂蚁是昆虫的代表,它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在这个世界上,昆虫是一个最大的类别,也是动物多样性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类。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另一种是在课堂中的观察。教材提倡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因为这样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安排了在自然状态下蚂蚁的寻食、搬运、积极活动和信息传递,这些内容与生命体的环境适应、新陈代谢有关。教材安排三个活动:1、蚂蚁的生活环境;2、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画画蚂蚁的身体;3、交流发现,进一步观察蚂蚁。六、金鱼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四次认识动物的个体?突出多样性;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动物的共同特点;增加学生对动物的感性经验,丰富学生的直接认识。金鱼是常见的家养动物,作为研究的材料容易找到。金鱼是水生动物,代表了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一大类动物,这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1、观察金鱼的形态结构;2、观察金鱼的吃食;3、观察金鱼的呼吸;4、总结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七、动物的共同特点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得出动物的共同特点。再与植物进行比较,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体会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四种小动物,代表着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小动物,体现出动物界丰富多彩的一面,即动物的多样性。通过探寻动物的共同特点,探寻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让学生深入认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关心周围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本课设计了三个活动:1、讨论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2、观察周围的生命世界,体会生物的多样性;3、讨论人与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两个单元的概念图一些教学建议细细阅读教学参考书。探究活动围绕科学概念进行。选择符合教材设计意图的当地常见的动植物进行教学。
本文标题:修订版植物和动物(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9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