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1.2007年5月25日《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标志着专科护理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2007年8月6日《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全国扎扎实实组织开展护士岗位50项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3.2008年1月23日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护士条例》,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护士工作法制化前进了一大步,同时《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于2008年5月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也于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4.2009年5月22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5.2010年1月22日《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三个规范文件。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6.2010年5月10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经卫生部部务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务会审议通过,并已经国务院同意,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7.2010年12月22日《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8.2011年3月23日《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9.2011年3月15日《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10.2011年6月15日《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11.2011年12月31日《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12.2012年4月19日《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13.2012年4月28日《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护理改革的切入点、关键点•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切入点•护士分层级管理责任护士包干制——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包病人,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目的是让患者满意。•护理管理方式改革关键点•护士岗位管理——岗位设置、护士配置、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职称晋升和岗位培训、职业发展、建立激励机制等,目的是让护士满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举措(一)•何谓护士分层级管理将护士分成不同的层级使用与管理,包括赋予相应的职责、培训内容、考核标准、绩效方案、晋级标准以及人力配置等护理工作模式的改革护士分层级管理•目的:使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密切护患关系。•内涵:合适的人承担合适的岗位。•核心:包干病人,落实责任。•改变:打破原有“平台式”管理。•意义:科学统筹人力,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发展空间。美国护士•推行临床进阶制度(clinicalladder)–始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临床工作能力划分不同层级–依不同层级专业表现和能力给予报酬•1980年始,80%以上医院实施护士进阶制度Benner进阶模型•1984年,美国学者Benner提出护士专业进阶模式–专业进阶是对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进行定义、认可和奖励的方法–根据临床能力将护士分为5个层级“从新手到专家”“FROMNOVICETOEXPERT”Benner护士进阶模式阶段特点与职责N4专家护士理论与技能丰富,能运用革新的方法对病人进行切实有效护理N3精通护士理论与技能较丰富,能迅速准确分析处理预测病情变化,有领导能力N2称职护士熟练掌握多种技能,可综合运用知识技能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N1初级护士有一定经验,可独立按常规工作N0新手护士刚毕业护士,在上级护士指导下观察病人、收集数据、做出方案台湾护士3个月培训合格满1年晋升,考核甲等N4专科护理师N1N2N3护理行政管理N0个案护理发表各级护士职责与人力比例普通病房N2≥60%,监护病房N3≥60%台湾护士晋级依据三大主要因素考核评估专科训练培训具体培训内容N0-N1N1-N2N2-N3N3-N4基础技术/理论/护理记录重症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护理法律伦理护理法律危机处理护理研究分析处理问题(文献查证)分析处理问题(案例分析)分析处理问题(个案报告)分析处理问题(行政查房)质量管理(管理概念)质量管理(标准制定)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晋级条件(N0-N1)教育训练15%书写能力20%平时考核50%笔试15%临床行政进阶自学N1质量课程2h全院在职8h专科训练5h科室在职9h书写读书报告60分护士长审核75分60分一般护理参与病房物资管理教育训练15%书写能力20%平时考核50%笔试15%临床行政进阶学习N2质量课程N2全院在职8h专科在职6h科室在职5h循证护理1h案例分析报告60分护士长审核75分60分疑难重症护理100人日/年参与病房质量管理晋级条件(N1-N2)教育训练15%书写能力20%平时考核50%笔试15%临床教学行政进阶教育N3质量课程N3全院在职8h专科在职8h循证护理1h个案报告通过台湾护理学会80分60分身体评估笔试操作讲课4H/年指导质量管理晋级条件(N2-N3)教育训练15%书写能力20%平时考核50%笔试15%临床教学行政进阶教育N4品管课程N4全院在职8h专科在职4h循证护理1h行政查房通过护理学会审查核心期刊论著80分60分特殊重症/专科培训主讲进阶讲座8H/年护生带教主持会议2次/年晋级条件(N3-N4)提供专业成长机会形成合理人才梯队稳定临床护理队伍增进合作沟通能力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研究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技术岗位分级年资学历分层方案例:N0—N4职称能力责任护士能级测评表(表1)责任护士划分为五个能级责任分工排班模式测评分值≥7060~6955~5954~50责护能级N4N3N2N1N0各护理单元可根据专业需求、病人需求、护士综合能力等多因素考虑,可适当采取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的原则各能级责任护士分值测评能级与绩效分配测评分值≥7060~6955~5954~50责任护士能级N4N3N2N1N0岗位系数1.151.11.051.00.9确立岗位系数岗位N4N3N2N1NO夜班护士总务护士系数1.151.11.051.00.91.21.0确立年资与职称系数年资与职称1年2年3年4年5年护师主管副高系数0.50.60.70.80.91.01.1护理人员护理绩效津贴分配原则护理人员个人津贴=人均绩效×岗位系数×年资职称系数×出勤天数+奖惩N0-N4示意图≤2年护士/轮转护士≥2年护士/低年护师主管护师高年护师高级职称专科护士N4N3N2N1N0专家精通熟练成长NON1N2N3N4岗位职责1.按照护理工作流程、标准、技术规范完成病人生活护理2.协助上级护士管理病房,保持病室整洁、规范3.陪伴患者完成各项检查4.取送各种化验单检验报告单1.承担轻病人的护理,包括评估病人,实施护理措施和评价护理效果2.按照护理工作流程、标准、技术规范完成病人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功能锻炼等一般专科护理工作3.按要求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记录4.参与重症病人护理配合5.提供患者及家属健康指导6.参与病房管理7.分管一定数量的病人1.承担稍重病人的护理,包括评估病人,实施护理措施和评价护理效果2.按要求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记录3.参与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及配合4.按照护理工作流程、标准、技术规范完成病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作5.提供患者及家属健康指导6.参与病房管理7.参与护生临床带教工作8.分管一定数量的病人9.指导下级护士工作1.承担危重病人护理,包括评估病人,实施护理措施和评价护理效果2.按要求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记录3.承担急、危重病人抢救及配合4.提供患者及家属健康指导5.协助护士长进行病房质量检查6.协助教学老师组织临床教学与考核7.参与护理科研、撰写论文8.分管一定数量的病人9.指导下级护士工作1.承担危重病人护理,包括评估病人,实施护理措施和评价护理效果2.承担院内会诊,提供专科指导3.主持危重症及疑难病症讨论,指导下级护士工作4.承担临床护理教学工作5.协助护士长进行病房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及推进6.独立完成省、国家级论文7.分管一定数量的病人8.指导下级护士工作任职资格1.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2.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工作不满半年3.经科室按照《责任护士能级测评表》测得分值≤50分1.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工作2年以内护士2.经科室按照《责任护士能级测评表》测得分值54~501.2-5年护士,1-3年护师2.经科室按照《责任护士能级测评表》测得分值55~59分1.4年以上护师,1-3年主管护师,大专以上学历2.经科室按照《责任护士能级测评表》测得分值60~69分1.4年以上主管护师或副主任护师,本科以上学历2.经科室按照《责任护士能级测评表》测得分值≥70分总务护士教学老师岗位职责1.负责科室物资管理(包括请领物品)、消毒隔离,各种药品、仪器设备的准备、保管、维护,定期检查,做好记录,保证有效备用状态2.负责科室经济收入的管理,协助患者办理出院、入院手续3.负责治疗室、处置室的物品管理与消毒隔离4.与护士长完成一周一次的医嘱大核对1.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重点负责科室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实施2.与护士长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本科室各层级护士及实习生的培训计划3.组织并参加具体的教学指导工作4.安排具有带教资格的护士带教,检查教学计划的实施、评价、整改5.协助护士长做好实习生及各层级护士的心理及专业发展6.开展科研及教学研究与改革任职资格1.护师以上职称,N2级以上护士2.工作5年以上3.掌握科室收费标准、物品使用情况4.掌握消毒隔离原则、各种仪器设备的维修与保养5.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助护士长协调各行政科室1.护师及以上职称,N3级以上护士2.工作十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3.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高的专科业务能力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协调能力、亲和力开展分层培训N3个案/循证/质量改善/教学技巧N0、N1基础护理/专科技能/教学概念N2专科/重症/管理概念/带教方法N4疑难/管理技巧/教学及科研组织专家成长熟练精通N0、N1-N2:扎实/强化打基础N3-N4:提升/扩展助发展培训形式培训形式集中讲授专题讨论情景模拟个案查房科学测算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均值(s)测算14个病人11642平均每位患者需要护理小时数2.31/h均值(s)测算10个病人4896平均每位患者需要护理小时数1.36/h均值(s)测算10个病人1836平均每位患者需要护理小时数0.51/h均值(s)测算14个病人4486平均每位患者需要护理小时数0.89/hⅡ级护理病人白班护理服务时间Ⅰ级护理病人夜班护理服务时间Ⅰ级护理病人白班护理服务时间Ⅱ级护理病人夜班护理服务时间每个护士负责病人数35814责任护士划分为层级责任分工排班模式实行护理责任制分工,提供连续、全程护理N4—N1分管病人数图示:护士长N4N3N2或二级护理8个二级护理7-8个特、一级护理2-3个二级护理6-7个二级护理4-6个危重患者由级别最高的N4负责,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N1传统的工作模式流水线式的以护士为中心的分工护理——功能护理传统的工作模式•患者得到的服务模式:分散式服务,多对一付班护士主班护士治疗护士白班护士责任护士患者责任组长负责制不足:护士分工不是很明确,责任组长承担的责任相对较大。责任小组包干制不足:需要护士人数较多,适用于人力资源充足的科室,患者得到的服务仍然是分散的。医护共同负责制不足:护士与医生很难固定班次。护士和医生必须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否则很难体现其优越性。持续改进的护理工作模式责任护士包干制推广的护理工作模式•患者得到的护理服务模式:一对一患者护士责任护士包干制•优点:1、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2、护士全面掌握患者情况,为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并及时向医生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3、护患关系固定,护士多数时间均在与患者直接接触,护患关系更加密切,能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
本文标题:护士分层级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0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