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 次贷
次贷危机李想3063029078竺院金融徐丹3060401342广告学吴由之3070011001理科试验班龚勋3070011032经济学院顾晟3071802179医学试验班类什么是次贷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次贷危机向全球的扩展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次贷危机是否已经结束?一、什么是次贷次贷的定义:次贷(subprimemortgage)就是次级按揭住房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提供的住房按揭抵押贷款,属于不良贷款范畴。特点:贷款主体信用评分(creditscore)低于620;负债收入比(DTI)超过55%;贷款额度价值比(LTV)超过85%;无需出示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面向中低收入者,范围较广;次贷利率较高利贷低,较正常客户贷款利率高;还款方式层出不穷.相比于其他贷款相对于次级贷款,还有享受优惠利率的优级抵押贷款(primemortgage)。次级贷款的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两到三个百分点,但是违约率远高出优质抵押贷款。截至2006年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还款违约率高达10.5%,是优级贷款市场的7倍。放贷机构之所以愿意为这些人发放贷款,是因为次贷利率通常高于优惠贷款利率,回报较高。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次贷的形成与发展1、次级贷款的形成初期Mid90年代-1999年背景:1、法律环境:1980年的《存款机构解除管制与货币控制法案》解除了美联储Q条例规定的利率上限。1982年的《可选择按揭贷款交易平价法案》允许使用可变利率。1986年的《税务改革法案》规定房贷利率可抵税,而且它是唯一可抵税的消费类贷款。2、数字化信贷评分卡(如FICO)提高了风险评估效率,降低了按揭机构的打包成本,证券化又加快了次贷的转化进程,由原来的信贷市场过渡到了证券市场,不仅加快了资金链的流动速度,而且派生出了诸多的金融衍生品。3、次贷的兴起造就了90年代中期之后住房所有率的大幅上升。4、1998年发生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危机,使得次贷市场第一次经受挫折,多数房贷机构破产。2、次级贷款的迅猛发展期2003年-2006年特征:经受20世纪初的平缓发展后,2003年起次级贷款规模空前膨胀,次级贷款比率由03年的10.8%左右达到了2006年底的21%。次贷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由于它给那些受到歧视或者不符合抵押贷款市场标准的借款者提供按揭服务,所以在少数族以高度集中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受欢迎,获得迅速发展。3、次级贷款快速膨胀的原因实体经济提供的有力支撑——房地产业资本和金融都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上、有相对独立与实体经济的项目。次贷产业链的完善和层出不穷的创新投资银行房贷美FreddieMac房利美FannieMaeSPV客户商业银行等房贷机构更多客户第二抵押市场第一抵押市场次级贷款国内投资机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对冲基金国外投资机构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④④次级债①②③评级机构政府的政策支持法律支持:利率规定,税法产业政策支持:在税收、会计和融资方面为政府发起机构(如房利美)提供支持,大力发展贷款证券化产业信用支持:提高政府发起机构的信用等级,为证券化过程提供信用支持银行的风险偏好趋向问题商业银行的最初构想就是借助存贷利差来获取利润。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演进,金融系统的系统风险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隐蔽更巨大了。在混业经营的背景下,作为风险规避者的商业银行更趋向于发展自身的传统优势业务。次级贷款正符合了商业银行扩展传统业务、谋求高额利润的意向。美国次贷危机如何波及全球次贷危机传导图次贷危机的爆发2007.2.13,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3.13美国股市全面下挫。4.2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德国工业银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法国巴黎银行日本瑞穗集团花旗集团欧美日等央行向银行系统注资美联储陆续降息100个基点,贴现率下调75个基本点次贷危机的传递机制市场间的联动性金融衍生市场信贷市场房产市场证券市场四大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和传递性将次贷危机扩展到了金融的各个行业,而且它们之间的连锁反应也使危机更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上,相关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的股价遭受打击,投资者财富缩水,影响到消费市场;债券市场上新发行债券遭冷漠,美国投资银行已同意的杠杆融资发债计划中,计有价值2690亿美元的公司债卖不出去;欧洲也有2080亿美元。而在次级房贷风暴爆发前,杠杆融资案通常可以轻松透过集团承销卖出去。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卖空机制使对冲基金获得超额利润,投资银行损失惨重,资金流动性危机加剧。信贷机构因提高警惕性而收紧银根(虽然有降息),势必导致放贷规模的下降,房产价格仍进一步缩水。房产市场的不景气也会带来连串的产业链反应。国际间的传递金融机构实体经济——进出口贸易国际游资次贷危机的国际化传递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浅层原因消费者普遍增高的借贷冲动市场变化使得次级贷款市场迅速发展评级机构作用失灵金融监管不到位消费者普遍增高的借贷冲动应该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很大部分归功于次级房贷。在利用次级房贷获得房屋的人群里,有一半以上是少数族裔,其中大部分是低收入者,这些人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或付不起首付而无法取得普通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为低收入者提供了选择权,而不是直接拒绝为他们提供房贷。但次级抵押贷款的高风险性也伴随着其易获得性而来。相比普通抵押贷款6%~8%的利率,次级房贷的利率有可能高达10%~12%,而且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ARM)的形式,随着美联储多次上调利率,次级房贷的还款利率越来越高,最终导致拖欠债务比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的上升,酿成今日的危机。2001~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放贷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如只付利息抵押贷款,它与传统的固定利率抵押贷款不同,允许借款人在借款的前几年中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借款人的还贷负担远低于固定利率贷款,这使得一些中低收入者纷纷入市购房。但在几年之后,借款人的每月还款负担不断加重,从而留下了借款人日后可能无力还款的隐患。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且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如工资条、完税证明等。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咨询机构-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研究所(MortgageAssetResearchInstitute)2006年4月对100笔此类“零文件”贷款进行了一项跟踪调研,调研者比较了贷款人在申请贷款时申报的收入,同其提交给国内税务署(IRS)的税务申报比较,发现90%的贷款人高报个人收入5%或以上,其中60%借款人虚报收入超过实际收入一半以上。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称,在2006年发放的全部次级房贷中,此类“骗子贷款”占到40%,而2001年的比例为21%。市场变化使得次级贷款市场迅速发展一系列法案的建立都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1990代末开始,利率持续走低,现金流出式再融资开始流行。借款者不断借入新债,偿还旧债,并且新债的数额要超过原有债务。在房价持续上涨的时期,这种方式能使借款者源源不断地获得资金来源,进而增加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需求。在1990年代中期,资产证券化的兴起又给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提供良机。次贷产业链的完善和层出不穷的创新(证券化技术的普及、金融衍生品市场、还款方式上的创新、次贷打包技术的自动化过程和证券化技术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上的创新:MBS,ABS,CDO)评级机构作用失灵在所有的次级贷款MBS债券中,大约有75%得到了AAA的评级,10%得了AA,另外8%得了A,仅有7%被评为BBB或更低。而实际情况是,2006年第四季度次级贷款违约率达到了14.44%,2007年第一季度更增加到15.75%。评级标准老化。评级公司的利益未能实现独立化。对次贷担保证券、CDO等的信息的匮乏。金融监管不到位缺少事前监管方法,行动滞后。只能通过事后的财务检察来发现贷款机构的问题(而且新的会计准则隐藏了诸多潜在的风险)。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出现大量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例。联储理事会收集的数据明确暗示,到2004年初,贷款机构开始放松贷款标准。尽管存在这些预警信号,2004年2月,联储领导层似乎在鼓励开发并使用可调整利率房贷。直到2005年12月,金融监管部门才开始拟议推出监管指引,旨在遏制不负责任的放贷行为。直到9个月后,到2006年9月,这份姗姗来迟的指引才最终定稿。深层原因多次利率重设引发危机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性储蓄和消费结构失衡多次利率重设引发危机2000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美联储为了刺激美国经济,于2001年1月开始减息,经过12次的减息,最后到2004年的1.00%。2005年低利率下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逐渐突出,通胀率也不断提高,于是又开始进入升息周期,直到07年8月的5.02%。(导致次贷违约率上升)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性按揭机构通过不断扩大次贷规模来谋求高额的利率差三大政府支持机构无需承担次贷的违约风险。投资银行创造出风险各异的金融衍生品,将风险进一步转移给其他机构投资者。风险规避信息不对称。储蓄和消费结构失衡“入不敷出”以住宅为抵押的信用贷款,超前支出。购房贷款模式已经转变成“全额借贷”。借贷消费形成巨额债务。借贷的日益便利,尤其是信用卡公司的竞争性推销,使众多的美国人欠下巨额高利息债务。美国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以及由此积累的巨大债务,如果一旦出现变化,势必对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看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一种观点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较小金融体系相对独立次贷风暴对中国的影响仅限于几家商业银行参与其中的少量投资有能力化解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良影响结论:中国——次贷风暴避风港?美国消费需求可能进一步放慢,影响我国实现出口和增长目标我国直接出口对美国市场依赖较大央行研究显示,我国对美出口与美消费数据变化高度相关,美经济增长放慢1个百分点,我出口会下降6个百分点美国经济下滑外需减弱世界贸易增速有所趋缓世界贸易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会进一步加剧我国2007年前三季度出口统计显示时间我对美出口同比增幅第一季度20.4%第二季度15.6%第三季度12.4%次贷危机将推动调整中国股市从企业来看:中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正在持续上升2007年秋季开始一些国企首次向国家支付红利减少其留存受益通过金融机构投资筹资抑制企业的投资,并减少占营业利润很大一部分的备抵折旧从居民来看:生活成本、尤其是食品价格的攀升正在抑制居民进一步购买股票的欲望市场预期不高次贷风险可能导致热钱流向变化热钱:是充斥在世界上,无特定用途的流动资金。最高报酬、最低风险。短期、套利和投机大批热钱进入中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流入热钱进来对经济造成推波助澜的虚假繁荣市场繁荣时期:乐意接受隐含安全性、强劲的宏观经济和必要时国家的支持信贷市场的熊市期间:对风险、流动性、透明度等因素进行更严格的评估中国的资产存在大量无法根据西方标准进行准确量化的风险的情况更加突出,热钱流出热钱的流出,同样会使经济剧烈波动e.g.房地产价格迅速回落、债券价格以及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等中国房地产市场风险将更加突出房价虚高,房地产泡沫的不断膨大,利率的不断调高风险相对集中在银行体系内银行:要谨慎地看待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影响了中国购房者的心理预期,持币观望态度弥漫缓解次贷危机影响的途径必须提高银行风险防范意
本文标题:浙江大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 次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3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