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影像诊断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影像科概述无论是良性或恶性十二指肠肿瘤,发病率均不高,在整个胃肠道肿瘤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不足1%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较常见的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有:腺癌、类癌、间质瘤发病率及趋势十二指肠癌指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的恶性肿瘤,不包括Vater壶腹部、胆总管下段以及胰头部的肿瘤约40%~50%的小肠腺癌发生于十二指肠。多见于26~83岁的人群,平均年龄54岁,男女之比为1.45∶1按部位有两种划分法:1.四部划分:球部、降部、横部、升部2.根据癌肿的部位与十二指肠乳头关系划:乳头上部癌,乳头周围癌,乳头下部癌多发生于十二指肠降段,尤其是乳头周围部好发部位及分型影像表现X线表现为:①腔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轮廓粗糙②黏膜粗乱,不规则龛影③肠壁僵硬,蠕动消失,肠腔狭窄④近端肠管有程度不同的扩张CT可表现为腔内隆起型软组织肿块,边缘不规则;也可表现为肠壁浸润性增厚,肠腔狭窄,管壁僵硬,近端肠管扩张CT可明确肿瘤的浸润程度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确定有无远处转移乏血供肿瘤,轻中度强化十二指肠乳头圆形、半球型、圆锥型和扁平型。其分别占52.9%、25.7%、14.3%、7.1%。正常及异常表现97.1%位于十二指肠第2段和第3段。其直径5-10mm。因此,大于10mm应考虑异常。以增强后同层的十二指肠壁密度作为参考,所有的十二指肠乳头均表现为等密度。因此,强化时如十二指肠乳头出现异常强化,应考虑为肿瘤。所有的十二指肠乳头均显示边缘光滑,未见分叶。因此,出现分叶,应考虑为肿瘤性病变。十二指肠乳头的大小与个体的年龄、性别无关。显示十二指肠乳头以动脉期最佳。在动脉期,71.4%表现为靶征,为十二指肠乳头的特征性表现。28.6%未见靶征。但靶征在门脉期及平衡期时会消失。靶征的病理基础为强化的粘膜下低密度的壶腹。类癌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癌,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85%以上发生在胃肠道,好发部位依次为阑尾、小肠、直结肠、胃、十二指肠。肿瘤一般较小,单发或多发。十二指肠类癌仅占全胃肠类癌的1.3%,占小肠类癌的5%。十二指肠第2段多见,第1段次之。其发展缓慢又极少转移,属低度恶性肿瘤。初期时属良性,后期增大则变为恶性并可发生转移。临床:卓-艾综合征影像表现CT表现:1、十二指肠腔内类圆形境界清楚、强化均匀明显的软组织肿块,边缘不规则钙化常见2、粘膜下来源向腔外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境界清晰,边缘规则,增强后明显强化3、十二指肠肠腔弥漫性浸润性增厚,肠腔狭窄,类似十二指肠腺癌,增强扫描明显强化4、肠系膜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或不规则,坏死少见,周边呈星芒状或辐条状改变。病灶内可见局灶性钙化,增强明显强化5、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脏器,小者明显强化,大者环形强化(十二指肠乳头)类癌间质瘤十二指肠间质瘤是十二指肠粘膜下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第二或第三段多向腔外生长,肠腔狭窄或梗阻征象不明显影像表现常单发,腔外型及混合型常见,腔内型少见不均匀明显强化,供血动脉主要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大多数回流至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并且均存在动静脉短路,即动脉期扫描即可见引流静脉。小结十二指肠癌多发生于十二指肠降段,尤其是乳头周围部。可表现为腔内隆起型边缘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也可表现为肠壁浸润性增厚。乏血供肿瘤,轻中度强化类癌低度恶性,十二指肠第二段多见,可有钙化,增强明显强化。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间质瘤,二、三段常见,多向腔外生长,动脉期扫描即可见引流静脉Thanksforyourattention!
本文标题: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影像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3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