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附件: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与保护研究”培训班简介中医药典籍是中医药学传承数千年的信息载体,是国家宝贵的历史遗产,它不仅具有历史文物价值,而且对于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实用价值。古籍数字化,目前来说是保护与利用古籍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减少了古籍翻动所造成的损害,而且也加快了古籍文献的深度挖掘,属于再生性保护。另一方面,由于中医专业图书馆的保护与修复经费和人员都非常有限。绝大部分图书馆未设专业的古籍保护与修复人员,也未经过正规学习与培训。许多珍贵的古籍长年破损得不到及时的修复与保护,因此保护与修复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极其迫切的问题。为此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中医药继教委发[2007]539号320500007”文批准,特举办“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与保护研究”培训班,面向图书馆古籍工作者和管理者,聘请国家图书馆版本鉴定、古籍保护与修复专家和中医古籍文献、目录学专家,系统讲授古籍数字化再生保护与利用、古籍版本和目录学知识、古籍保护和修复技能与方法,促使古籍工作者更新观念,提高专业素质,以期为科学规范的保护与利用中医古籍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二○○七年八月十五日“中医古籍数字化与保护研究”培训班具体安排一、培训班师资及研修内容安排:培训师资授课内容李致忠(国家图书馆版本学、目录学专家)古籍鉴定与古籍定级薛清录(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研究员)中医古籍资源调研研究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目录学研究张志清(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研究员)全国古籍普查概论陈红彦(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概述范为宇(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研究员)中医古籍数字化的平台建设符永驰(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研究员)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牛亚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古籍普查方案彭莉、郎彩茹(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副研究员)中医行业古籍修复现状及思考裘俭(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传统医药档案文献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概况二、培训费用免收培训费,住宿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三、报到时间及地点:报到时间:2007年8月24日全天至25日上午报到地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100700)联系电话:010-64014411-3264联系传真:010-64002320联系人:裘俭李鸿涛电子信箱:qiuj2379@hotmail.com;newdream1013@163.com四、其他有关事项因本通知下发数量有限,各单位可以复印转发。凡参加培训者,请认真填写报名回执表,务必于2007年8月23日前邮寄或传真至我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二○○七年八月十五日回执姓名性别工作单位预订返程火车(飞机)票联系电话日期班次数量(张)中国中医科学院位置示意图东直门内大街(簋街)。“簋”字读gui,三声。东直门外大街东直门地铁西南(D)出口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青年报东直门医院东直门内南小街海运仓胡同1号平安大道东四十条地铁西北出口东二环路总参第一招待所(京东宾馆)106。107。815路公共汽车24.406.713路公共汽车105.823.路113路
本文标题: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