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社交拒绝对个体情绪、反社会、社交退缩和亲社会反应的影响
文献综述G08B04020206曹华英社交拒绝对个体情绪、反社会、社交退缩和亲社会反应的影响摘要:社交社交的首要特征是威胁了人类基本归属需要,因此会对人类的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人们对社交拒绝的情绪、反社会、社交退缩和亲社会反应以及自尊的调节效应对以往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关键字:社交拒绝;自尊;攻击;亲社会行为;1.引言归属需要作为人类基本需要之一,使得社交接纳——拒绝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他人的积极反应——社交接纳往往会带来很多积极的结果,如积极的情绪,使人们在人际互动中更加自信,对他人更加友善,提高了合作行为等;反之,他人的消极反应——社交拒绝往往会带来很多消极的结果,如抑郁、攻击、暴力、酗酒等。正因为社交拒绝对人们有如此普遍和强烈的负面影响,使之成为了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家广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所谓社交拒绝(socialrejection),广义上讲是指所有威胁了人类归属需要的事件,如同伴拒绝、排斥、忽视、歧视、拒绝等。国内外最初关于社交拒绝的研究大多在探讨儿童同伴拒绝,被恋人拒绝或抛弃,偏见或歧视与抑郁、攻击等消极情感和行为结果的相关研究。近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逐渐转向了实验室研究,通过实验室诱发社交拒绝来探讨社交拒绝与情绪反应、社会判断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刺激-心理-行为的发生机制。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研究者不再只关注社交拒绝与消极心理-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如社交拒绝与攻击行为、暴力、酗酒等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近几年,个别研究者开始关注人们对社交拒绝的积极反应。现实生活中,虽然当人们感知到社交拒绝都会经历消极情绪,但并非所有的社交拒绝都导致了攻击、暴力等恶性行为反应;相反,在有些社交拒绝情境下,人们却表现出了亲社会反应去促进被他人接纳。据理论预测,社交拒绝在激发人们反社会动机的同时,也会激发人们重新获得归属的动机,从而激发人们表现出亲社会反应去重建社会社会关系或建立新的社会关系,而该假设已得到了研究的部分验证。人们对社交拒绝的反应过程(见图一)可以从时间上进行区分。社交拒绝所唤起的消极情绪(如受伤感)和状态自尊的下降是典型的、整体反应,当人们感知到拒绝就会立刻产生。而随后,社交拒绝会同时激发三种动机(Richman,&leary,2009)。第一种是寻求社会接纳动机,可能表现为一种亲社会反应。现实生活中,人们被拒绝后可能并不总是立即寻求接纳,但社交拒绝所引发的接纳和归属感的缺乏会催生社会交往动机。第二种是愤怒,一种反社会冲动去保护自己或伤害拒绝源。第三种是避免将来被拒绝或伤害的动机,导致回避或退缩反应。可见,人们被拒绝后可能产生三种反应:促进接纳,攻击或伤害他人以及退缩或回避。本文从社交拒绝对个体情绪、反社会反应、亲社会反应和退缩、回避反应的影响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1-2.社交拒绝对个体情绪的影响2.1社交拒绝对个体情绪的影响Weiner,Russell和Lerman(1978)认为人们对具有效价事件(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至少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普遍、未分化的情绪反应,如愉快、不愉快,这种称之为以快乐——不快乐、伤心——高兴的情绪是对事件结果的反应。第二类情绪是对具有效价事件自我相关含义的更精确、区别性的反应。它不是简单地对事件本身的积极或消极性质作出反应,而是对事件关于自我暗示的反应,这些自我相关情绪就是自我价值感(feelingsofself-worth)。2.1.1社交拒绝对个体一般情绪的影响大量实验研究考察了人们对拒绝的情绪反应,通过各种方式诱导被试感觉到被拒绝,包括:让被试相信其他被试表决不让他参加实验小组;他人拒绝进一步了解被试;他人选择与另外一个人交流而没有选择被试;在被抛球游戏中被他人忽视;被试被告知他是最后一个被选择团队的等。尽管有些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情绪测量方法,但研究结果都支持相比于社交接纳,社交拒绝引发了更多消极情绪(Blackhart,Eckel,&Tice,2007)。Buckley,Winkel和Leary(2004)发现拒绝比接纳引发了更多消极情绪,如更高的悲痛、愤怒和更少的快乐。尽管被拒绝后,可能会产生多种消极情绪(如伤心、孤独、受伤、愤怒),很多研究者认为与拒绝相联系的主导情绪是“受伤感”(Leary&Springer,2000;MacDonald&Leary,2005)。尽管有理论家指出“受伤感”是一种混合情绪,如伤心、害怕(Vangelisti,2001;Vangelisti&Young,2000),但关于情绪的相关研究发现“受伤感”并不能解释其他一般情绪,因此目前仍把受伤感作为一种单一的情绪来看待。大部分关于社交拒绝对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发现社交拒绝导致了“受伤感”,包括:让被试认为他们是最后才会选入团队的(Bourgeois&Leary,2001);提供虚假的反馈,让被试认-2-为另一个被试对他所说的内容没有兴趣(Snapp&Leary,2001);被试获得的反馈是其他被试不想与他一起工作(Buckleyetal.,2004)。在这些研究中发现,被试对自己被接纳或看重的评价与自我报告的受伤感有高相关。但也有研究发现社交拒绝并没有导致情绪痛苦(Twenge,Catanese,&Baumeister,2003;Baumeister&DeWall,2005)。这些研究中大部分采用的是“future-alone”范式,而研究者指出这种社交拒绝的诱导范式可能没有诱导被试产生一种此刻被拒绝的感觉。Twenge等(2003)认为这种“future-alone”范式可能诱导被试产生了担心、混乱或恐怖情绪,也可能与认知受损有关。知觉到此刻被拒绝和预期将来被拒绝对人们情绪的影响就像是此刻遭受疼痛和被告知将来可能会得一种非常痛的病之间的区别。真实的痛会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反之被告知将会经历疼痛可能导致惊愕或情绪麻木。具体原因有待今后深入探讨。2.1.2社交拒绝对个体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知觉到社交拒绝引发消极一般情绪的同时,的确伴随着状态自尊或自我价值感的下降(stateself-esteemorfeelingsofself-worth)的下降。Leary,Tambor和Terdal(1995)发现在模拟社交情境中,相比于社交拒绝,社交接纳导致了更积极的自我评价。且在社交情境中检测到排斥、拒绝线索时,人们也会经历状态自尊的下降(Leary,Gallagher,Fors,Buttermore,etal.,2003)。此外,日常生活中的拒绝事件也与消极自我情绪(self-feelings)有关,如单恋(Baumeisteretal.,1993)。甚至想象被拒绝也降低了状态自尊(Vandevelde&Miyahara,2005)。纵向研究也发现知觉到人际相关价值的降低预测了状态自尊的降低(Murray,Griffin,Rose,&Bellavia,2003;Srivastava&Beer,2005)。甚至那些强调自己并在意他人是否在意或接纳自己的人面对拒绝时,状态自尊也下降了(Leary,Gallagher,etal.,2003)。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社交拒绝影响自我价值感波动的条件。结果发现,并非所有的社交拒绝都降低了自我价值感,如Pass,Lindenberg和Park(2009)研究发现,被试被作为一个朋友而遭遇拒绝时,自我价值感并没有降低。可见,社交拒绝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3.社交拒绝对个体反社会、亲社会、社交退缩和回避反应的影响3.1社交拒绝对反社会反应的影响以往大量研究探讨了社交拒绝与反社会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之前所述社交拒绝会激发人们的反社会动机去保护自己或伤害拒绝源。Leary等(2006)回顾了以往关于社交拒绝与攻击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大部分研究都支持社交拒绝提高了攻击倾向,如给拒绝者分配白噪音,让对方听令人厌烦的录音带,当一个不喜欢吃香料的人吃留兰香。但从理论上讲,预期人们被拒绝后应该会迅速地尝试去阻止拒绝,通过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去与他人建立亲密。但目前对于社交拒绝引发攻击反应的心理机制并没有定论。但关于社交拒绝引发攻击反应的原因,目前存在几种假设:(1)拒绝是伤痛源,伤痛能引发自发的攻击;(2)拒绝阻碍了人们的目标实现,挫折导致了攻击;(3)拒绝威胁了自尊,这种威胁可能引发了攻击;(4)被拒绝的人相信攻击将改善消极情绪;(5)人们把攻击作为一个社会影响策略去强迫他人不要放弃他们;(6)攻击帮助人们去重建在困难社会障碍前的控制;(7)人们攻击仅仅是去报复伤害了他们的人;(8)社会纽带的松散降低了对反社会反应的抑制,导致了去抑制行为;(9)拒绝干扰了自我调节,导致人们失去控制。有研究探讨了社交拒绝对自我调节的影响。社交拒绝可能导致了自我调节困难,尽管可能没有直接导致反社会反应,但自我调节的受损可能降低对攻击冲动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控制。以往研究发现,社交拒绝降低了人们朝着最有益的方式行为的动机,当这种有益的行为需要他们延迟满足和压抑即时冲动时。Twenge,Catanese和Baumeister(2002)发现通过“future-alone”诱导社交拒绝导致人们在赢钱游戏中做了更差的选择,如选择了更不健康-3-的食物,获得更少的有用的健康信息,更少锻炼。Twenge等(2003)也发现与被接纳的被试相比,被拒绝的被试在选择工作时更少去延迟满足,如选择一个即时回报的高收入而发展空间小的工作而不是一个起薪低但将来发展空间大、收入更高的工作。Baumeisteretal.(2005)也发现被告知“你将来会一个人度过余生”的被试更难于让自己喝一种健康但味道不好的饮料,且在挫折任务中坚持性更低。Baumeister,Twenge和Nuss(2002)认为这种自我调节的受损可能是由认知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如被试在双耳分听任务中更难于控制他们的注意力,导致了IQ、研究生入学考试、逻辑推理等复杂任务中表现差。可能社交拒绝导致人们沉思于拒绝,从而占用了认知资源。Twenge等(2003)主张拒绝导致的自我调节失败可能起源于一种状态性的“认知解构”——情感缺乏、时间意识改变、沉浸在当前而不是过去或将来、有意义思想的降低。这些影响可能反应了过度关注于拒绝事件,也可能涉及到回避自我意识和由拒绝引发的情绪抑郁和其他不愉快的体验。可见,社交拒绝引发攻击反应的心理机制还需今后深入探讨。3.2社交拒绝对亲社会反应的影响当人们的归属需要遭遇威胁时,会激发寻求社会接纳动机,可能表现为一种亲社会反应。现实生活中,人们被拒绝后可能并不总是立即寻求接纳,但社交拒绝所引发的接纳和归属感的缺乏会催生社会交往动机。以往的研究从三个方面验证了人们对社交拒绝的亲社会反应假设:(1)社交拒绝提高了人们对社交相关线索的认知加工。Pickett,Gardner和Knowles(2004)发现被拒绝后,人们觉察他人面部情绪表达的准确性提高了,表明社交拒绝提高了人们对社交信息的关注,这似乎反应了一种努力去理解他人的反应,从而获得信息帮助人们去修复受损的人际关系。Gardner,Pickett和Brewer(2000)也发现社交拒绝提高了对社交信息的记忆,在模拟电话会议中被拒绝的被试对社会相关信息的回忆量高于被接纳的被试。(2)社交拒绝提高了人们建立新社交关系动机。Maner,DeWall,Baumeister和Schaller(2007)发现相比于接纳,被试回忆被拒绝的经历后交新朋友的意愿越高;他人拒绝与之见面或他人没有选择与之组建团队都使被试对陌生人或新交往伙伴的印象更积极;被告知将来可能拥有较少朋友的被试有更高的欲望与几个人一起完成实验任务。(3)社交拒绝促高了人们的亲社会反应。系列研究通过在抛球游戏中控制被试接到球的数量来诱导被拒绝感,结果发现被忽视的被试在随后的团体任务中工作更加努力(Williams&Sommer,1997);更加服从他人的意见(Williamsetal.,2000);在随后的任
本文标题:社交拒绝对个体情绪、反社会、社交退缩和亲社会反应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5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