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奶牛场重大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诊断与防治中国农业大学曹杰13910392807传染性鼻气管炎IBR/IPV•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奶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近年来,我国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大量引进奶牛,一些传染病也随之引入。据统计,进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均在10%以上。国内部分牛场也出现了IBR和BVD的群发。IBR/IPV•IBR是由牛1型疱疹病毒(Bovineherpesvirus–1,BHV-1)引起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典型症状主要出现在上呼吸道,如化脓性鼻炎伴有结膜炎,一般症状有发烧、抑郁、厌食、流产和奶产量下降,因此又称为“坏死性鼻炎”、“红鼻子病”。IBR/IPV综合征:可表现为气管炎、结膜炎、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传染性包皮龟头炎、脑膜脑炎等多种病型。该病死亡率较低,许多感染牛呈亚临床症状经过,往往由于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更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自19世纪50年代美国首次报道IBR以来,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血清抗体阳性牛检出,虽死亡率不高,但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IBR/IPV•本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染,也可通过配种传播,并可经产道传染给犊牛。病毒侵入牛体后,可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等部位,病牛长期乃至终生带毒,给控制和消灭本病带来极大困难。•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进口种牛中发现本病,并分离和鉴定了该病毒。对国内部分省区血清学普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大部分省市地区的各种牛群中也存在此病毒感染,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2005年11月份~2008年3月份,我们已先后确诊了全国三个牛场的IBR群发,分别表现IPV、流产、死胎、新生犊牛呼吸道病变及脑炎症状,抽检血清阳性率55%~100%,IBR/IPV•流行病学病牛和带毒牛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牛的鼻腔、气管、眼睛以及流产胎儿和胎盘等组织内,牛感染后不定期排毒,通过空气、媒介物、与病牛直接接触而传播,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和死胎。潜伏期一般2~6天。病毒经鼻腔进入动物体内并在上呼吸道和扁桃体的粘膜上繁殖,并达到高滴度。随后扩散到结膜并通过神经轴突传到三叉神经节。IBR/IPV生殖系统感染后,BHV-1在阴道或包皮粘膜中繁殖并潜伏于荐神经节。病毒DNA可在宿主神经节中维持终生。感染牛场一般只出现该病的一个主病型。以前感染过的牛,一般呈隐性病毒感染,并不定期向环境中排毒,在遇到传染性疾病、运输、或皮质类激素的应激时,可引起复发。特别是隐性经过的种公牛危害性更大,可通过精液排毒并传染给受配母牛。自然感染或免疫接种产生的免疫性一般持续6~12个月。IBR/IPV本病在秋冬寒冷季节较易流行。呼吸型IBR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低,继发巴氏杆菌感染或合并牛病毒性腹泻(BVD)时,死亡率可能很高。IBR/IPV•临床症状由于感染毒株、感染途径以及体内免疫机能等的不同,感染后可表现为多种病型。1.呼吸型IBR;2.结膜型IBR;3.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及龟头包皮炎;4.流产;IBR/IPV•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应进行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病毒分离鼻腔、眼、生殖道分泌物拭子用于病毒分离;尸检时,需收集呼吸道粘膜、部分扁桃体、肺和支气管淋巴结;流产病例,需收集胎儿、肝、肺、脾、肾和胎盘子叶。牛肺或牛肾的次代细胞或MDBK细胞系。病毒在2~4天内可致细胞病变(CPE)。鉴定可用中和试验或利用单因子血清或单克隆抗体作抗原检测。BHV-1分离株可用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作进一步亚型鉴定。血清学诊断检测抗体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病毒中和试验及ELISA,奶中的抗体检测亦可采用ELISA。IBR/IPV迄今为止,我们确诊的三次大群爆发:(1)2005年1月确诊的IPV:以产后无名高热、外阴阴道溃疡为主要表现。(北京)(2)2007年1月确诊的IBR:以怀孕牛流产、早产为主要特征。(黑龙江)(3)2007年12月~2008年3月确诊的IBR:以犊牛肺炎为主要特征。(山东、河北等地)IBR/IPV•2005年1月IPV:2003年开始发病,症状时轻时重,冬春季节高发,发病率逐年升高,05年冬季发病率达80%。经产牛偶见产后体温升高,但产道无异常。主要发生于头胎牛,一般产后3~15d开始发病,体温升高至39.5~42℃,恶露增多,产奶量迅速下降。症状轻微的牛仅表现高热,阴道黏膜大面积潮红,黄白色分泌物增多;严重病例阴道和外阴部出现散在的红斑和脓疱,融合成大面积溃疡,表面覆有脓性伪膜。溃疡多集中在产道撕裂处。部分头胎牛在产房无临床表现,但产后40~60d时可出现高热症状。青年牛早产后也出现高热和阴道溃疡;流产青年牛无临床表现,再次怀孕分娩时则出现症状。发病的头胎牛再次怀孕后,次年二胎时一般无临床症状。IBR/IPVIBR/IPVIBR/IPVIBR/IPVIBR/IPVIBR/IPV05年3月曾有2头病牛死亡。曾采取阴道病料做细菌培养,分离出大肠杆菌,自制灭活疫苗效果不佳。05年春季发病时阴道症状不明显,6月后无新发病例出现。05年11月20日再次发病,05年12月~06年1月共有44头青年牛初次产犊,80%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且经产牛也出现产后体温波动。曾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不佳。IBR/IPV组别组号分娩日期结果A组:发病牛头胎牛A0105.12.20+A0205.12.24+A0305.12.26+A0405.12.17+A0505.12.20+A0605.12.17+A0705.12.19+A0805.12.18+A0905.12.28+A1005.12.28+B组:临床健康牛(场内对照)头胎牛B0105.12.25+B0205.12.26+B0305.12.30+经产牛B0405.12.22+B0504.11.21+B0605.09.19+B0706.01.04+青年牛B08-B09-B10+IBR/IPV•2007年1月IBR:1700头的牛场,成乳牛大约800头。部分澳牛,发病从澳牛开始。06年8月~12月,流产、早产牛152头,头胎牛和经产牛大约各占50%。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试验血清阳性率100%。IBR/IPV•2007年12月~2008年3月确诊的IBR:山东、河北等地牛场,澳牛为背景。发病从犊牛开始,断奶前后均有高发。发病率40%。主要表现为犊牛肺炎、关节炎。抗生素、免疫增强剂、支持疗法均使用过,约30~50%的发病犊牛停药后即死亡。剖检肺脏大量化脓灶,与胸腔粘连,可分离到巴氏杆菌。耐过牛虚弱,6月龄后逐渐好转。血清阳性率50~80%。确诊为IBR,并继发巴氏杆菌感染。IBR/IPV•防治目前对IBR还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发病后可采取支持疗法,并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对新引进牛检疫,隔离观察2~3周,只有BHV-1血清阴性牛方可准许进入牛群。免疫接种是普遍采用的预防手段,疫苗通常可起控制临床症状发展和减少排毒作用。灭活苗的免疫效果不如弱毒苗,但后者有可能引起病毒潜伏感染及怀孕牛流产,因此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谨慎。(目前国内还没有商品化的IBR疫苗可供使用,可选用国外产品进行免疫)IBR/IPV•常用疫苗1、BovilisIBRIBR活毒疫苗。12周龄以下犊牛,需隔12周后再次免疫。每年加强免疫一次。疫苗对怀孕和泌乳牛安全。剂量和使用方法:2ml/头,肌肉注射或鼻腔免疫(每鼻腔1ml)。2、BovilisIBR+PI3IBR活毒和PI3活毒疫苗。12周龄以下犊牛,需隔12周后再次免疫。每年加强免疫一次。剂量和使用方法:2ml/头,鼻腔免疫(每鼻腔1ml)。3、BovilisRhinobovin灭活IBR标记疫苗。可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剂量和使用方法:2ml/头·次。基础免疫——3月龄以上牛两次,间隔3~5周。以后每6个月进行1次加强免疫。4、BovilisQaratIBR、PI3、BVD三联灭活疫苗。用于3月龄以上牛。剂量和使用方法:2ml/头·次。基础免疫——两次,间隔4周。以后每6个月进行1次加强免疫。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BVD/MD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消化道粘膜糜烂、坏死、胃肠炎和腹泻为特征。•本病目前呈世界分布,广泛存在于欧美等许多养牛业发达的国家。•母牛在怀孕30~90天时感染BVDV,可能造成新生犊牛出生后的持续感染(PI牛),患牛可能不表现临床症状或表现虚弱,持续向外界排毒。这是牧场面临的最大威胁。•1980年以来,从国外进口奶牛和种公牛,将病毒带入国内。目前由于BVD造成的奶牛腹泻十分严重,05年的血清学抽样检测结果表明,80%以上的腹泻牛血清BVD抗体阳性。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本病可经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途径传播,由于从唾液和鼻液排毒较多,因此主要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如食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可由于吸入病畜排出的带毒飞沫而感染。•病毒还可经胎盘发生垂直感染。犊牛出生后,即成PI牛,死亡率很高。幸存牛不断排毒,是BVD传染的主要来源。PI牛可终生带毒、排毒,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牛场中PI通常比例为1~2%,15%的牛场包含至少1头PI牛。•病毒血症期的公牛精液中带毒,可通过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感染母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本病呈地方性流行,牛不论大小均可发病,尤以6~18个月龄的犊牛易发。发病多见于冬季和早春,自然病例常年均可发生。•本病在新疫区急性病例多,在封闭式牛群中可呈暴发式,犊牛急性病例可达25%,病死率为90~100%。在老疫区只见散发病例,大多数呈隐性感染,感染率达50%以上。有些慢性病例呈持续感染,不产生抗体。•怀孕初期感染会造成胚胎早期死亡、胎儿干尸化、死胎或PI犊牛;怀孕中期感染一般会引起犊牛的出生缺陷、流产,偶尔会出现PI胎儿;怀孕最后3个月时发生感染相当普遍,少数牛流产,胎儿基本正常,足月出生犊牛一般带有抗体。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临床上感染的牛群一般很少表现症状,多为隐形感染。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急性型急性病例发病率高、致死率低,常见于犊牛,多于15~30d死亡。在临床上可呈隐性或腹泻。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0~42℃,持续2~3d。厌食,精神萎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流涎或剧烈干咳。此时,难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区分。体温再次升高,常于发热后2~4d并发生腹泻,一般粪为水样,有恶臭,含有黏液及血液,这种特征性的腹泻会持续3~4周或间歇持续数月。口腔粘膜出现糜烂,之后糜烂融合成大片坏死,常见于唇内、齿龈、龈垫、硬腭的后部、口角和舌上。重病例整个口腔呈被煮样,有灰白色的坏死上皮覆在粉红色的肉面上,大量流涎。鼻镜也有同样的病变,损害逐渐融合并覆以痂皮。有些病牛会继发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有的病畜康复快,粘膜损害在10~14d内痊愈。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慢性型慢性BVD是持续感染的继续。表现为间歇性腹泻,并出现里急后重。后期便中带血,并有大量的粘膜,可在发病几周或数月死亡,死亡率可达90%。BVDV经胎盘可垂直感染4个月的胎儿造成持续感染。大多数持续感染的牛在临诊上是正常的,但有的可出现早产,生长缓慢和发育不良等症状,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慢性BVD很少出现体温升高,最常见的症状是鼻镜糜烂成一片,眼有浆液性分泌物、门齿齿龈发红、跛行,可在发病几周或数月后死亡。病牛血清中可检测到大量病毒,但检测不到抗体或抗体水平很低。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综合病史、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尤其要根据口腔、食道的特征性病变进行判断,而进行血清学检查和病毒鉴定是确诊本病的必须手段。•血清学诊断通常用中和试验检测抗体。ELISA作为常规方法检测或监测牛群中BVDV抗体水平及潜伏感染情况,对鉴定和清除牛群中BVDV感染很有价值,并可监测大罐奶中的BVDV抗体水平。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可减
本文标题:传染病培训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9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