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传染病学第一章总论第1节绪言•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寄生虫病:是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两者属于感染性疾病。第1节绪言•传染病学就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转归的原因与规律,以及研究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促使串者康复,从而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流行的科学。•它是一门临床学科,与各基础学科相关。第1节绪言•学习传染病的目的就是要用所学知识,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基本规律,解除病人的痛苦,促进健康。从而达到控制与彻底消灭传染病目的。第2节感染、免疫及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一、感染及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又称为传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并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称感染过程。•1病原体被消除或排出体外。•2病原携带状态。•感染过程的表现:3隐性感染。•4潜在性感染。•5显性感染。第2节感染、免疫及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以上五种表现呈动态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亦可相互转变。•显性感染在于少数,这就是流行病学上的“冰山”现象。第2节感染、免疫及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二、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1.侵袭力: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2.毒力:指病原体毒害机体的能力,毒力由毒素和其他因子组成。•3.数量:对同一种传染病而言,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4.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第2节感染、免疫及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三、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的免疫应答可分为:•1.有利于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和消灭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2.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害的变态反应。第2节感染、免疫及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三、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保护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2.特异性免疫;有一定的识别能力。第2节感染、免疫及传染病的发生机制•四、传染病的发生机制•1.病原体的入侵、定位和排出:多数病原体只有在入侵门户、体内定位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引起病变。•病原体从机体排出是导致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传染病的传播期是由机体排出病原体时间的长短来定的。•2.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受损:是疾病发生的基础,病原体进入机体通过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参与引起机体组织和功能损害。•3.机体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炎症、损伤等而引起的一系列应答反应,包括蛋白、糖、水、电解质代谢以及内分泌等的改变。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它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就不会发生或中止。流行过程又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一、游行过程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不断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感染的动物。•传染源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是确定隔离的依椐。•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主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3.易感人群:对某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易感者在某一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增高,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空气传播水与食物虫媒传播接触传播经血及其制品其他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起着重要的作用。•2.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和生活条件、医疗卫生状况、经济和文化水平以及人口密度和预防措施普及程度等。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是传染病所特有的征象,也是用作确定传染病的基本条件。•1.有病原体:每一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引起的。•2.有传染性:指病原体从某一个体传染给另一个体的特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其传染性的强弱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3.有流行病学特性:传染病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下,可表现出各种流行特征。•⑴.流行性:根据流行的强度可分为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流行(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3.有流行病学特性:•⑵.有局限于某一地区发病的地方性。•⑶.有发病率在某一季节明显升高的季节性。•4.有免疫性:感染病原体后,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具有保护性的特异性免疫。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二、临床特征临床特征为许多传染病所共有,对传染病的诊断、鉴别有帮助。1临床分期:根据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一般分为4期⑴.潜伏期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首发症状的时期。⑵.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⑶.症状明显期病情逐渐加重,并表现出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或迅速达高峰。⑷.恢复期: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症逐渐消退,体力和食欲逐渐恢复,直至完全康复的这段时期.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二、临床特征2.常见症状和体征:⑴.发热:发热是许多传染病所共同的表现,但不同传染病其热度与热型又不尽相同,按热度高低可分低热、中等热、高热和超高热。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二、临床特征2.常见症状和体征:常见热型有①稽留热:一日间热度波动不超过1℃。②弛张热:一日间热度波动超过1℃,而最低体温超过正常。③间歇热:一日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温之间。④波状热:发热期呈缓升缓降,热型呈波状。⑤回归热:高热持续数天骤退,正常数天后又如前发热。⑥马鞍热: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二、临床特征2.常见症状和体征:⑵.皮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皮疹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斑丘疹、出血疹、疱疹或脓疱疹、荨麻疹)⑶.毒血症状:病原体及其毒素进入血循环扩散至全身,出现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不适、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严重者可引起意识改变,肝、肾等脏器损害甚至感染性休克等。⑷.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在病原体和其他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一、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年龄、籍贯、职业、居住与旅居地区、发病季节、既往传染病史与接触史、预防接种史、卫生习惯及当时当地的疫情动态。•二、临床资料:全面准确地询问病史,根据潜伏期长短、起病的缓急、特殊症状、热型、皮疹特点等级临床资料,结合系统的体格检查加以综合分析,对确定临床诊断极为重要。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三、实验室检查:•1.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2.病原体检查:①直接检查、②病原体分离。•3.免疫学检查:①特异抗体检测、②特异性抗原检测、③免疫标记技术、④皮肤试验、⑤细胞免疫功能检查。•4.分子生物学检测•5.其他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治疗传染病的目的,不但在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还在于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造成流行。•1.一般及支持疗法:一般治疗包括隔离、护理和心理治疗。支持疗法包括适当的营养,在不同疾病过程中,给予足够热量、丰富的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饮食;应用血液或血制品增强患者抵抗力;适当补充液体和盐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等措施,对调动机体防御和免疫功能卢重要的作用。•2.病原或特效疗法:①抗生素疗法、②化学疗法、③免疫疗法、④抗病毒疗法。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3.对症疗法:可减轻病人症状,缓解病人痛苦,通过调整患者各系统的功能达到减少机体消耗、保护重要器官,使损伤降低至最低限度的目的,或作为必要的抢救之用,使患者能渡过危险期,促进和保证康复。包括降温、镇静、止惊止痛、止血、强心、给氧、纠正休克、防止呼吸衰竭等措施。•4.中医中药及康复治疗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方针,要认真做好防治结合,分类管理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医务工作者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力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工作传染源:管理传染源包括对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及感染动物的管理,对病人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37种。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二、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消毒也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一项重要手段,消毒的目的是清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的病原体,其中特别要做好疫源地区消毒和预防性消毒。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三、保护易感人群•1.提高机体抗病能力•2.预防接种•3.药物预防小结•1.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有关系也有区别,传染过程有5种动态变化的表现。•2.在感染过程中病原体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应答都发挥着一定作用,但后者起决定性作用。•3.传染病的发生是病原体经入侵门户在体内定位感染,通过直接损害以及毒素和免疫作用引起机体病理改变。•4.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3个基本环节,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小结•5.传染病的特征包括基本特征和临床特征。•6.传染病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7.传染病的治疗坚持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综合治疗原则。•8.传染病的预防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预防的措施。
本文标题:传染病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9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