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管理学原理(四川大学)――2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趣味阅读】求道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千山万水来到森林中的寺院,请求寺院里德高望重的住持收他为徒。住持郑重地告诉他:“如果你真要拜我为师追求真道,你必须履行一些义务和责任。”“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和责任呢?”年轻人急切地问。“你必须每天从事扫地、煮饭、劈柴、打水、扛东西、洗菜……的工作。”“我拜你为师是为了习艺正道,而不是来做琐碎的杂工、无聊的粗活。”年轻人一脸不悦地丢下这话,就悻悻然离开了寺院。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管理启示:正道不是高不可攀或莫测高深的理论,而是隐藏在日常的工作琐事及生活细节中;同样的,管理的道理,随处可得,只要用心去体会,认真去从事,不断的去总结,工作过程中可深刻体悟管理的奥妙及意义。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管理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它是在人类集体协作、共同劳动中所产生的。早期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埃及金字塔、巴比伦古城和中国的万里长城,都是早期管理实践活动的历史见证。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埃及的齐阿普斯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方约重两吨半。必须有人设计出金字塔结构,寻找采石场,并将石块切割好运至建筑工地。一座金字塔需要十万多人二十年时间才能建成。是谁告知工人该做什么?是谁确保工地有足够的石料?答案是管理。不管当时人们将管理人员称作什么,必定有人拟定任务计划,组织人力物力,领导指挥工人,并且施以控制以保证一切按计划进行。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圣经》中《出埃及记》记载:希伯来人领袖摩西的岳父叶式罗,对摩西事必躬亲的做法提出了建议:“你应当把有才能的人挑选出来,立他们作百姓的首领,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他们随时审断百姓的案件,有难断的案件就呈到你那里,各样的小事由他们自己审判。”这段话生动地说明在一个较大规模的组织中管理人员需要权利下放,以集中精力处理低层管理人员无法解决的例外事务,体现了管理的分权原则、授权原则和例外管理等管理思想。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发展背景第一,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一)工厂制度的诞生第二,自然力代替了人力。第三,现代雇佣制度的确立。第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界限分明。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工厂制度对管理提出的要求当大量的工人、机器、材料被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时,为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得利润,如何对这些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就成为企业主必须面对的问题。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一)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776年,发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系统阐述了分工理论。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大头针为例:一个非专业化的工人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多枚大头针。当每个工人仅从事生产大头针限定地操作时,通过分工协作,十个人每天能生产48000枚大头针。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一,每一个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提高了;第二,节省了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他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第三,发明了许多机械,简化和减少了劳动。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萨伊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对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二)萨伊的管理思想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萨伊认为,制约分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产品的消费量2.资本的实力3.行业本身的性质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罗伯特·欧文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也是对管理思想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实践家。他创造性地提出在工业管理中要关注人的因素。(三)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思想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罗伯特·欧文认为:1.工人是活的机器2.环境能塑造人性3.采用柔性管理方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三、早期管理思想的价值首先,尽管有不少真知灼见,但总的来说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其次,萌芽阶段的管理理论是工业管理理论的源头;第三,萌芽阶段的管理理论与以泰罗为创始人的科学管理理论之间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背景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型垄断企业相继出现股份公司大量出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1856—1915),美国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罗22岁时进入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学徒,后被提升为工头、中层管理人员、总技师、总工程师。1901年后,泰罗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科学管理理论。其代表作为1910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后人尊称他为“科学管理理论之父”。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环境:工人和管理层双方的责任划分不明,缺乏有效的工作标准。劳资双方都认为他们处于维持的矛盾冲突之中,双方关系是一种零和对策。工人生产积极性很低,消极怠工现象普遍。工人的产量只达到了他们能力的三分之一。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1)管理的宗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挑选并培训“第一流”的工人(3)强调实行标准化(4)推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6)实行职能工长制的制度(7)运用例外原则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案例:改革内部分配制度某高校为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对内部分配体制作了重大改革。(1)实行“底薪工资”制。除了保留职称和工龄工资的差别外,全校员工的月工资、奖金收入与教学质量、工作考核情况挂钩。(2)教学质量分档次。每学年对教学分4个档次进行评比。由对学生的调查和发表文章的刊物级别评出4个档次。3年后实行淘汰,一直被评为4档的课程将取消,教师校内转岗,再给半年时间准备新课程。如无新课程,校内则另外分配二线工作,如二线不接受,则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自动下岗或校外兼职。(3)分配与教学质量及发表文章数量挂钩。此举增强了全校人员的凝聚力和集体观念。改革给该校带来了巨大活力,教学质量位居前列。但在推行该项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标准不客观、如何科学合理地换算不同级别的刊物文章、如何处理异常情况等方面的难题。请问:本案例体现了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哪些原理?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启示:本案例中集中体现了“挑选并培养第一流工人”和“差别计件付酬制”的原理。优点在于:(1)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缺点在于:(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假设。(2)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法国一个采矿冶金公司的总经理职务,积累了管理大企业的经验。其代表作为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后人称他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法约尔还总结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即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8)集权与分权(9)等级系列(10)组织的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7)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四、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人,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等,在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上都有相当的造诣。他在管理方面的贡献是在《社会和经济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理论。这一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由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的主要特征有:(1)实现劳动分工,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并且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正式职责使之合法化。(2)各种工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链或等级原则。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根据通过考试或训练和教育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挑选组织中所有的成员。(4)管理人员领取固定薪金,是专职管理人员,有规定的升迁制度。(5)管理人员不是所管辖企业的所有者。(6)管理人员要遵守严格规则、纪律和制约。这些规则和制约将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而且毫无例外得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况。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等管理思想是相通的,都强调要集中权力,明确劳动分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现垂直领导和职能的相互配合,认为严格管理才能提高效率。他们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基本上仅限于正式组织的结构和管理过程。因此,人们把他们的思想归入一类,称为“古典组织理论”。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四节行为科学阶段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梅奥及霍桑实验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后移民至美国。他曾获逻辑和哲学硕士学位,后又学习医学,进行精神病理学研究。1924年至1932年,他主持实施了霍桑实验。有关霍桑实验的总结主要集中在其代表作《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中。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之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24年,美国科学委员会决定在芝加哥西部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研究,以确定照明同工人效率之间的精确关系。研究人员预期个人产量与照明度直接相关,但结果出人意料。学者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1927年,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参加了这一研究,开始了长达5年之久的一系列试验。包括进行工作的重新设计,改变工作日和工作周的长度,提供工间休息时间,实行个人和集体工资计划等。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在其中一项试验中,研究人员试图评估集体刺激计件工资制对集体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刺激工资制度并不是工人产量的决定因素。集体的压力、被集体接受的程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安全感对工人产量的影响更大。因此,社会条件和群体准则才应是个体工作行为的关键性决定因素。霍桑试验对管理思想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对人的关注。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梅奥研究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不单纯追求金钱,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有其自然形成的规范或惯例,成员必须服从。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3)新型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激励士气,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新型的领导能力就是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之间维持平衡。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案例:桑得的管理温哥华有一家印刷工厂,主要印刷信笺、办公表格等各种各样的产品,销售给加拿大西部的工商机构,该厂有40名工人。由斯坦管理整个工厂,帮助他管理的还有3名主管。也许是由于该机构内领导自由松散,原材料的浪费现象和失窃现象很严重,许多工人都在业余时间经营自己的小生意,利用公司的原材料印制办公表格、信笺等物,卖给当地的商人,印刷车间的工作时间从上午8点到中午12点,下午从1点到4点,但是几乎所有的工人在上午11点30分就准备去吃午饭,下午3点30分就准备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下班了。该工厂生产成本之高使公司在多伦多的总部意识到其浪费问题的严重性。东部分公司的经理桑得先生打算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桑得被公司总部的人看作专门解决麻烦的人,是效率专家。他被任命为斯坦的顶头上司。桑得注意到厂内原材料和时间的浪费问题,于是决定实行一系列改革来提高工作效率。桑得来工厂一个星期内,就作出以下决定:1.午饭时间缩短为30分钟
本文标题:管理学原理(四川大学)――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9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