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外用药物及其使用第一节常见的皮肤病用药一、脚癣(一)定义脚癣俗称脚气、“香港脚”,是由真菌侵犯脚趾头、足底、足背等皮肤表层,引起感染部位的骚痒、灼热及刺痛感,是最常见的急性和慢性皮肤病。“脚癣”与“脚气病”的区别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症状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皮肤黏膜及神经系统方面,一般比较严重。(二)脚癣流行病学概况发病率是一种常见病。70%~80%以上成人有过脚癣经历。发病特点南方发病率多于北方;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城市发病率多于农村;青壮年发病率高于儿童;健康状况欠佳或长期用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致免疫功能障碍者职业对脚癣的发病有很大的影响,如运动员、厂矿企业工作人员、军人、学生等(三)传染方式常通过脚盆、浴巾、鞋袜、皮肤癣菌污染的公共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公用拖鞋及其他衣物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染。往往一人有脚癣,全家都受感染(四)发病及病原体类型以糜烂型、水疱型较多,角化型较少。病原体以红色癣菌、白色毛癣菌最多见,也有混合感染,以红色毛癣菌与白色念珠菌混和感染最多。(五)脚癣发病的原因霉菌喜欢潮湿的环境,过份干燥的环境并不适含霉菌生存。因此,只要皮肤一直保持在潮湿的状况,便容易引来霉菌。脚丫子容易出汗天生脚汗多的人,容易招来霉菌。洗完澡或游泳完忘了把脚擦干很多人都会忘记,趾缝中水不容易蒸发,也不会被袜子吸走。穿着包得紧紧的鞋子,尤其是高筒运动胶鞋、高筒的运动鞋,将阻止你脚丫子汗水的蒸发。穿着密不通风的袜子,尤其是裤袜。女性一般是不容易得香港脚,但天天上班都得穿裤袜的女生要特别小心。身处炎热或潮湿的环境。当年美国大兵打越战,很多人的香港脚都因此而一蹋。(五)药物治疗脚癣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容易复发。局部治疗根据皮损的不同类型选用不同剂型外用药,有甲癣的应同时予以治疗。慢性间擦型此型有趾间擦烂损伤,故注意不能用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先可用1:2000黄连素溶液或3%硼酸溶液局部湿敷或浸泡,可局部用足癣粉剂每日1次,待皮损干燥后可改用联苯苄唑霜、1%~3%克霉唑霜、2%咪康唑膏、1%益康唑霜等。角化脱屑型一般先用油膏类药物使角质软化。如复方苯甲酸软膏、10%水杨酸软膏。再用咪唑类药物,如1%联苯苄唑霜或溶液剂,2%咪康唑膏,2%酮康唑软膏或霜,1%~3%克霉唑软膏等。亚急性水疱型可先用3%硼酸溶液或1%的醋酸铝浸泡,每日1次,每次15~30钟,然后可选用咪唑类药物:1%联苯苄唑霜或溶液剂,2%咪康唑膏,2%酮康唑软膏或霜,1%~3%克霉唑软膏(霜),1%益康唑软膏(霜剂)均可二、痤疮(一)概念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壮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炎性皮脂毛囊疾病。多发生在男女青春发育期,以面部多见,也可发生在前胸和后背皮脂腺分泌较多的部位,油性皮肤的人更加严重,特点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痤疮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身心疾病,可能会影响病人的学习、工作等,痤疮如不能及时的治疗或防治不当,可遗留终身难愈的瘢痕,影响容貌。(二)流行病学11~25岁的青少年痤疮发病率大于80%;25~35岁青年人发病率大于15%;85%以上的青少年都有长青春痘的经历。(三)痤疮的病因雄性激素雄性激素可刺激皮脂腺细胞分泌皮脂,而皮脂刺激毛囊导管过度角化使毛囊壁肥厚,阻止皮脂的排泄,是痤疮的始发因素。而雌性激素抑制皮脂腺的功能,减少痤疮发生。女性的痤疮也与雄性激素有关。但并不是女性的雄性激素与男性一样多,而是相对的较高。皮脂腺口的堵塞过多的皮脂、未及时清除的汗液、灰尘、病菌、螨虫等阻塞皮脂腺口,会导致皮脂腺发炎,而长痘痘。所以对于油性皮肤,青春豆比较严重,而勤洗脸、去角质对预防青春痘有一定的效果。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皮肤表面及局部毛囊中存在痤疮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正常的时候不会造成危害,当皮质腺阻塞时,他们是诱发痤疮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痛、出浓头、深部硬结等。免疫作用机体对痤疮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强弱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是否生痤疮及痤疮的严重程度人与人之间大不一样遗传因素父母在年轻时发生痤疮,那子女在同年龄段发生痤疮的机率很大。但是,这只是一种遗传因素,不是遗传病。所以,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应该提前进行预防。微量元素因素近期研究证明痤疮病人的锌含量低,它可能影响机体维生素A的吸收,促使毛囊皮脂腺的角化。铜含量低,降低人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锰含量高,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和体内脂肪的代谢其他因素过多的摄入动物脂肪、高糖类、辛辣食物及饮酒类;消化不良或便秘等肠胃障碍;心态不平和、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潮湿气候、大气污染、紫外线照射等环境因素,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四)痤疮的临床表现按照发病的轻重程度,青春痘可分为炎性和非炎性。非炎性青春痘可分为:微粉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青春痘可分为:丘疹型痤疮,脓疱型痤疮,结节性痤疮,囊肿型痤疮,粉瘤微粉刺在毛囊漏斗部角质细胞堆积,形成微小的青春痘,临床上尚无明显症状。白头粉刺毛囊漏斗部被角质细胞堵塞,角质化和皮脂充塞其中,顶部被表皮覆盖,成为封闭式粉刺,看起来为稍微高起的白头。黑头粉刺毛囊漏斗部完全被角质细胞堵塞,毛囊皮脂内外均为角化物和皮脂。开口处与外界相同,形成开放性粉刺。丘疹型痤疮是青春痘最基本的损害,在毛囊漏斗部完全被角质细胞堵塞的情况下,形成了毛囊皮脂内缺氧的环境,厌氧性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导致炎症,形成炎性丘疹。脓疱型痤疮是炎性丘疹的进一步发展,加重。大量脓细胞堆积与皮肤表面形成脓疱结节性痤疮在脓疱的基础上,毛囊皮脂内大量的角化物,皮脂和脓细胞堆积,使毛囊皮脂结构被破坏而形成高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结节,压之有痛感。囊肿型痤疮在结节的基础上,毛囊皮脂内大量的脓细胞堆积,既有脓液,细菌残体,皮脂和角化物,又有炎症浸润。把毛囊皮脂腺结构完全抻破,触摸起来有肿块感觉,挤压有脓,血溢出粉瘤在囊肿型痤疮的基础上,毛囊皮脂内所有内容物逐渐干燥,炎症减轻,形成油腻性豆渣样物质,当囊内压力过大时会在表面形成小孔,可挤出豆渣样或干烙样物质。(五)如何预防青春痘认真洗脸,洗头,经常洗澡,勤洗内衣,被褥,毛巾要定时消毒开水煮烫。对于父母曾有过痤疮病史或油性皮肤史,随青春发育期到来,应提前预防。生活应有规律,坚持锻炼身体,保持精神愉快,学习紧张时,熬夜时,发现面部有油光要及时清洗,不要直接用手擦,一是手不卫生,二是面部油脂和面部灰尘抹擦后阻塞毛孔,没事不要挤弄面部皮疹。调节胃肠功能,保持大便通畅,不饮酒,少食辛辣食品.少吃动物脂肪(肥肉),甜食(糖、巧克力),少食辛辣食品,包括辣椒、方便面、辣味小食品、烧烤等。多食蔬菜水果,多喝水。早晚洗面,尤其是油性皮肤素质者,肥胖体质,不用油脂护肤品,尤其是粉底霜之类化妆品,以免造成毛孔堵塞。不用饮料,特别是碳酸饮料。关于挤“青春痘”,为了一个痘到医院去都觉麻烦,有人自己挤,甚至有人养成习惯,没事就挤,紧张了也挤。结果越来越重。对于自己可不可以挤“痘痘”,我们认为:痘痘已经成熟,痘痘尖端呈现液体状态,可以挤,但需清洁手指,清洁面部后挤,最好用碘酒或酒精,高度白酒,消毒液等局部消毒,用洁净针头把白头挑破,放出痘内液体,减压引流。如在口周鼻旁的三角区和重度脓肿者,要到医疗单位治疗。(六)青春痘的治疗内服药:维A酸类药物(RA),RA是一组化合物的总称,包括了与维生素A作用相似的所有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内服多用于较严重的痤疮,与口服抗生素联合治疗。抗微生物治疗,主要有过氧苯甲酰、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内分泌制剂:乙烯雌粉,复方炔诺酮,抗雄激素疗法,副作用较多,不应列为常规。锌制剂,砜类药。中西药结合治疗。外用药物:能达到消炎、杀菌、去脂、消除过多的油腻,去除毛孔堵塞物,使皮脂外流通畅,保持皮肤的清洁,控制感染目的。抗生素药膏或药水,如过氧苯甲酰或四环素软膏、红霉素软膏或1%林可霉素软膏等,抑制痤疮杆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维A酸、杜鹃花酸、有去角质作用,可防治毛孔堵塞,对粉刺、痘疤有效。但初使,有刺激,要逐渐适应过氧化剂、沉淀硫、水杨酸都有收敛、溶解粉刺作用,但避免过量使用,过量会导致过敏、脱皮等0.3%螺内酯霜,有局部抗雄激素作用。三、其他常见皮肤病花斑癣俗称“汗斑”是年青人常见的皮肤病,局部无炎症,无不适症状,只是在躯干部出现花花点点的斑,还有少量脱屑花斑癣是由一种叫糠秕孢子菌的真菌引起的,侵犯浅表角质层的慢性皮肤真菌病。它在多种因素的条件下才致病,如高温高热、局部多脂、多汗、不卫生、少清洗、营养不良、慢性感染等。治疗方法:水杨酸、苯甲酸制剂、10%克霉唑霜等。由于癣菌在皮肤、衣物被褥上都能存活,经常造成复发。所以要对衣物、被褥进行消毒。光敏性皮炎阳光长时间直接照射在皮肤上,会引起手背、面部等外露皮肤发红、肿胀、甚至发生水疱。光敏性食物:泥螺、雪菜、莴苣、茴香、荠菜、芹菜、萝卜叶、菠菜、香菜、芥菜、无花果、柑橘、柠檬、芒果、菠萝等光敏性中药:白芷、竺黄、荆芥、防风、沙参等。光敏性西药:磺胺药、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四环素、扑尔敏、利眠宁、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等。化妆品中的香料:佛手柑香油、柠檬油、檀香油、麝香、龙涎香等。预防光敏性皮炎主要时避免含光敏性物物质和日光照射。治疗: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和烟酰胺、抗组胺药物等。蚊叮虫咬类皮炎夏季多发。人被昆虫、蚊等咬后,皮肤出现丘疹、风团、红斑、水疱等症状。如有毒毛黏附应细心除去,并马上用小苏打粉揉擦局部,也可用清凉油或风油精外擦,必要时服用抗组胺药物。汗液障碍类皮肤病在高热天气下,汗液排泄不畅,积于皮内而造成痱子、汗疱疹等。经常洗温水澡,大汗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以及勤换衣物、被单、毛巾等经常漂洗、消毒,室内要通风降温,衣着要宽敞透气等措施能有效的预防。局部治疗:炉甘石洗剂、稀酒精、痱子粉等。接触性皮炎某些人接触塑料、橡胶、油漆、某些金属或使用外用药后,可出现皮肤红肿、丘疹、水泡等。治疗:刚出现红肿时,可用清洁的凉水冲洗,擦炉甘石洗剂和氟轻松软膏等。有水疱不要挑破,以防治感染。严重者,可服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等。出血的现场急救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外出血可以现场急救,而内出血必须送医院治疗。加压包扎法小的外伤、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流出的血液容易凝结,在伤口涂上消毒敷料,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包扎即可。指压止血法当大血管(动肪)出血时,直接用手指压迫出血处血管的上端(近心脏部),用力压向骨头上,达到止血的目的。止血带止血法四肢大动脉出血,可用止血带,缚扎于出血部的近心端。止血带不能直接压在皮肤上,而先在扎止血带部位用三角巾、毛巾等软物包好,将伤肢抬高,再扎止血带。第二节各种意外伤害的现场处理包扎包扎可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痛等作用,为进一步抢救伤病员创造条件。其基本的要求是动作要快、且轻,不要碰撞伤口,包扎要牢靠,防止脱落。包扎材料常可用绷带、三角巾或毛巾、手帕、布块等。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中成药,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骨折--
本文标题:外用药及其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