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初三语文议论文专题练习
初三语文议论文专题练习学贵有疑学问学问,要有所学,要有所问,必先有疑。疑是发现问题,问是提出质疑,质疑解决了,就获得了学问。清朝学者陈宪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古今许多大学问家,都是学中有疑,善于发问的人。清朝的学者戴震,幼年读书时就曾接二连三地向老师提出疑问,由于他敢于提问,勤于思考,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后成为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在学习上,怀疑绝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走向真理。我们求知的过程,也就是破旧立新,用真理替换荒谬的过程。但是应当指出的是,要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任何有效的怀疑,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比如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所进行的挑战,绝不是一时的发现,而是他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收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潜心观察的结果。没有大量丰富的资料,达尔文决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怀疑。疑之所以贵,就贵在敢于思索,敢于创新,敢于发现真理。地质学家李四光对他的学生说过:“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是千真万确的。让我们举着问号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吧!1.文章开头一段谈了“学”、“问”、“疑”三者的逻辑关系,请按先后顺序列出来。答2.文题说“学贵有疑”。其“贵”在何处?请用文中的语句或者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答3.文中第二段用戴震的事例,是从哪个角度来论述中心的?是从()角度来论述中心的:A.大疑则大进B.敢于提问C.善于质疑.D.有效的疑问4.文中在开头和结尾引用名人名言,其作用是什么?答5.文中除了用戴震的事例外,还运用了一个事例,请用简短的文字概括这一事例。并说明用典型事例的好处。答.答案:1、疑-问-学2、贵在敢于思考,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发现真理3、C4、作者这文章开头引用清朝学者陈宪章的话,既用它阐释题目,又用它充当论据论证中心论点,而在文章结尾引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话充当论据,从反面强调老中心论点的重要性,增强老文章的说服力。5、达尔文凭借丰富的资料挑战“物种不变论”的事例,用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观点,更让人信服。才能来自勤奋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后,捧场、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的职员。就是在这七年时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想学习、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是一百三十五岁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贡献,都会获得一定的才能。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狄更斯曾说:“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生存法则一样。”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勤奋努力相信得来的。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深刻说明:才能来自勤奋。1.文章第3段的第一句话在结构上起说明作用?答:2.文中“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问题”一句中“许多”的语序位置不大恰当,请你将其调整到恰当的位置。正确的说法是: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4.文章第2段中说,所谓“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勤奋学习,“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文章没有列举事例,请你补充1—2个典型事例,概括回答。答:5.第2段和第3段的论述,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答:6.第4段和第5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答:7.除选文外,你另写出两条关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答12答案:1、承上启下2、对于装机许多不懂得的问题3、才能来自勤奋4、如宋朝方仲永小时候天资聪明,因为不注意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衰竭,终于成了一个普通人。5、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使论证更有说服力。6、第四段是第三段的补充,使论述的范围更广些,更有典型性。第五段进一步强化中心论点,又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严谨。7、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天才出于勤奋********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恰到好处”。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讲究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过”就是“过火”“过了头”,这却往往被人们误认为好。其实,过了头,常常会把好事变成坏事。事情做得一过分,就会走向反面。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依然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马列主义者对“过”与“不及”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客观实践的标准。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答:2、这段文字用了哪些论据?答:3、这段文字分析最详的问题是()A、“过’”B、“过”与“不及”C、“不及”D、“恰到好处”4、读文后,你认为做到“恰到好处”的最好办法是()A、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B、生病服药要讲究剂量。C、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D、以客观实践为标准。1、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恰到好处”。2、事例论据:厨师烧菜、生病服药‘批评表扬等道理论据:列宁说过……3、A4、D********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坚持不懈,探求真理,潜心钻研,造福人类。他们的成就辉煌灿烂,他们的品格更是光彩照人。居里夫人,当有人要以重金购买镭的专利时,她不仅断然拒绝,而且毫无保留地将镭的“秘密”公之于世。她不谋私利,甘愿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格堪称楷模。布鲁诺为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他在火焰和浓烟的包围中,仍然坚信:“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他坚持真理,不畏邪恶,推进了人类文明和科学的进程。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人重金留聘面前,毅然选择了归国之路。他名扬海外,身在他乡,但心里想念的是祖国人民,渴望的是祖国繁荣昌盛。他的赤子心,民族情永远感召着亿万中国人。科学家高士其,原名高仕錤。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改名时,他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为钱。”改名实为小事,但是以表明科学家那崇高的理想好人生目的。与此相反,有的人虽也为科学殿堂添砖加瓦,但品格低下。创立热传导科学理论的傅立叶,在严酷的权力斗争中,时而效忠拿破仑,时而效忠路易十八,拿破仑东山再起,他又一次宣誓拜倒在其脚下。当人们再提到热传导教学理论时,还有谁对这位政治上的两面派肯于称道呢?至于那些在科学讲究中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诋毁他人、抬高自己的做法,怎能不更为世人所不齿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好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就科学家而言,这句话既是对其科学建树的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其人格价值的突出强调。可见,具备良好的品格对科学家是何等重要啊!这也就是所谓学科学,首先要学做人的道理所在。让我们铭记:“一个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本文第234段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3、文中主要运用的论据是,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作为论据,这种论据属于论据。4、本文第1段和第234段之间的关系属于()A、总分关系B、分总关系C、并列关系D、递进关系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结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A、第1段中“他们的成就辉煌灿烂,他们的品格更是光彩照人”中的“更”字,有领启下文要写内容的作用。B、第6段举“傅立叶”的例子,要证明的是在政治上耍两面派是不为人称道的观点。C、第2345段与第67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第67段之间则是递进关系。D、读2345段列举的事例从对社会的贡献,坚持真理,不畏邪恶;民族感情,崇高的理想等四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答案:1、D2、每段都是先叙述事实,后评述3、事例论据道理4、A5、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人重金留聘面前,毅然选择留归国之路6、B********文章有“精巧的构思”,工作有“巧妙的安排”,就是学生学习也要有一个巧劲,巧学生就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然而,巧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勤学苦练得来的。古今中外著名的能工巧匠,有许多当初并不怎么“巧”,而是后来下了许多“笨拙”的功夫,才逐渐聪明起来的。俗话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我国古代有个木匠叫鲁班,刚学艺时连斧子都拿不好,可为了练好基本功,他硬是在一株巨大的圆木上凿出五百个圆孔,五百个方孔,五百个角孔,正是在他自己的苦练下,成为一代木匠祖师。我国当?
本文标题:初三语文议论文专题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5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