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妇产科合理用药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崔英善第一部分孕期合理用药孕期用药八项原则1.有受孕可能性的妇女用药时,排出妊娠后用药。2.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和适应症。不能滥用,也不能有病不用。3.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尤其是在妊娠的头3个月,能不用的药或暂时可停用的药物,应考虑不用或暂停使用。4.用药必须注意孕周,严格掌握剂量、持续时间。病情控制后及时停药。5.两种以上的药物有相同或相似的疗效时,就考虑选用对胎儿危害较小的药物。6.已肯定的致畸药物禁止使用。如孕妇病情危重,则慎重权衡利弊后,方可考虑使用。7.能单独用药就避免联合用药,能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就不用比较新的药。8.禁止在孕期用试验性用药,包括妊娠试验用药。孕期用药安全分级•A类:对孕妇、胎儿都安全,最安全。应按说明书,适量服用。•B类:对孕妇比较安全,对胎儿的危险证据不足或不能证实。•C类:仅动物实验显示,会造成胎儿畸形或死亡,但无孕妇的研究数据。有一定的危险。•D类:明确有一定的危害,仅在孕妇生命受到威胁,或患有严重疾病非用不可时才可使用。•X类:危害最大,明确规定已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禁用。受孕后的最初两周,受精卵受药物影响,可能导致自然流产。在受孕后2-6周,药物对胎儿的健康危害最大。受孕3个月后,药物影响会越来越小,但并非绝对安全。抗生素•几乎所有抗生素都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A类:•B类:青霉素、红霉素、利君沙、罗红霉素、甲硝唑、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头孢类、克霉唑、制霉菌素、螺旋霉素•C类:环丙沙星、氯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小诺霉素、呋喃坦啶、氟哌酸•D类:克拉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磺胺类、抗病毒药、驱虫药•X类:在推荐剂量范围内使用,病情控制后立即停药。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A超量几乎对身体各个部分都会造成损害•维生素B:研究表明,饮食正常的人不须额外摄取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C能减少DNA自由基的破坏•维生素D:过量的维生素D以每天超过25微克(为正常的5倍左右)会影响婴儿的脑部发育,•维生素E:大量服用,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多种维生素:娠头三个月内服用,神经系统缺陷症的危险性高达60%。其他常用的药物中孕期禁忌或慎用的药物•驱虫药:动物有致畸作用,应慎用。•抗抽搐药物:孕期服用抗抽搐药者胎儿先天畸形发生率为后者的2-3倍。常用的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抗精神病药均有致畸作用。•巴比妥类药:如安定,舒乐安定等。•抗肿瘤药物:有明确致畸作用。•激素类:睾丸酮、乙烯雌酚、黄体酮、口服避孕药、可的松和强的松孕妇常见的疾病用药•1、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可使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或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2、尿路感染,除多饮水外,可服用头孢类及阿莫西林等药物。孕妇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否则会影响胎儿骨骼。•3、腹泄等肠胃炎,孕妇可口服黄连素、阿莫西林等,思密达、复合维B等。孕妇应不应该打预防针1.破伤风类毒素2.狂犬疫苗3.乙型肝炎疫苗*水痘、风疹、麻疹、腮腺炎等病毒性减毒活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百日咳疫苗,孕妇都应禁用。凡有流产史的孕妇,为安全起见,均不宜接受任何防疫接种。保胎药•黄体功能不足才需注射黄体酮•流产也是胚胎自身自然淘汰的过程,1/3以上的自然流产是因为胚胎存在染色体问题,而且越早发生自然流产的,胚胎有问题的比例越高。•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不必太紧张,这种情况未必就是胚胎本身有问题,而可能是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引起的阴道出血。•只是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引起的阴道出血,这时最好要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同房。孕期外用药对胎儿有何影响?•百多邦软膏(莫匹罗星):是一种抗菌素外用软膏,此膏中的聚乙二醇会被全身吸收且蓄积,可能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阿昔洛韦软膏:属抗病毒外用药。抗病毒药物一般是抑制病毒DNA(核糖核酸)的复制,从而影响人体DNA的复制。所以,妊娠期在使用各种抗病毒外用药时应慎重。•皮质激素类药:此类药具有抗炎、抗作用,妊娠期妇女大面积使用或长时期外用时,可造成胎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风油精:孕妇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的含量降低,3个月内若过多地使用风油精,樟脑就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腔内作用于胎儿,严重时可引起胎儿死亡或造成。•维A酸冷霜或软膏:常用于治疗白斑、痤疮、毛发细糠疹、面部单纯糠疹等疾病。现在已经有因使用维生素A酸致畸的报道,孕期最好不要用这些药。•杀癣净:主要成份是克霉唑,在动物试验中发现,这种药物对胚胎有毒性作用,因而,孕期应当慎用此类药物。孕期吃错药后做好补救措施•应进行产前优生咨询和产前诊断,早期发现胎儿异常。•15-20周无创检查:查孕妇血清的AFP和HCG•7—10周进行绒毛活检:性别和染色体异常•早孕期(11—13周)进行B超检查:查NT值,胎儿颈部透明带的厚度,值高说明先天性愚型的可能性大。•16—20周进行羊水穿刺检查•20周以后可以抽取脐血检查•中孕期(20—24周)进行彩超检查安胎?唐氏检查羊膜穿刺术唐氏儿哺乳期妇女的合理用药•几乎所有的药物都从乳汁排出,但是婴儿最终接受的剂量非常低。•几乎没有绝对禁忌的药物。•药物通过胎盘的效力远高于乳汁。•激素类药物、化疗药物慎用或禁用。第二部分产科常用药物子宫收缩剂缩宫素麦角新碱对子宫的作用对子宫底部有收缩作用对子宫底和子宫颈部均有较强的收缩作用对血管的作用导致血管收缩或挛缩适应症引产、催产、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注意事项1.胎儿娩出前和胎盘娩出后,要注意其用法和用量。2.注意禁忌症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硫酸镁1.适应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2.用法:静脉给药和肌肉注射3.注意事项:中毒!!!用药剂量:1~2g/h,15-20g/日解救药物:10%葡萄糖酸钙10ml,24小时内不要超过8次。第三部分药物流产•米非司酮:黄体酮受体拮抗剂,与黄体酮竞争结合蜕膜的孕激素受体,从而阻断黄体酮活性而终止妊娠。25mg/片•米索前列醇:兴奋子宫肌肉、扩张和软化宫颈的作用。200微克/片•用法:终止49天之内的妊娠第四部分妇科感染性疾病用药病原体•细菌:G+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变形杆菌、淋球菌、结核杆菌•原虫:滴虫、阿米巴•真菌:假丝酵母菌•病毒:疱疹病毒、人乳头状病毒•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支原体:人型、生殖、解脲支原体传染途径1、沿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非妊娠期和非产褥期的主要感染途径。2、经血液循环蔓延:结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径。3、经淋巴系统蔓延: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感染的主要途径。4、直接蔓延:阑尾炎可引起右侧附件炎用药-----局部用药•注意会阴区的清洁及用药方法•外阴清洗的溶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阴道给药全身用药---抗生素常见的细菌妇科炎症敏感的抗生素G+葡萄球菌产后、手术后生殖器官炎症及伤口感染青霉素钠、第一代头孢类、大环内酯类G-大肠杆菌阴道感染氨苄青霉素、第三代头孢类、喹诺酮类厌氧菌(主要是G+消化链球菌和G-脆弱杆菌)产褥感染、感染性流产第一代头孢类、第三代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甲硝唑淋球菌(G-双球菌)阴道炎、盆腔炎第三代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滴虫阴道感染甲硝唑支原体或衣原体阴道炎、盆腔炎大环内酯类长半衰期的抗生素短半衰期的抗生素头孢三代(6-8小时)罗红霉素(11-12小时)阿奇霉素(41小时)培氟沙星(7.5-11小时)诺美沙星(6.8-7.5小时)大多数青霉素(1小时)泰能(1小时)个别第三代头孢(1-2小时)第四代头孢(1-2小时)1-2次/天给药一日量分多次给药•口服吸收率80%以上的药物阿莫西林、氯霉素、头孢拉定、克林霉素、青霉素V、甲硝唑、复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第五部分避孕药物短效避孕药探亲避孕药紧急避孕药外用避孕第六部分妇科内分泌治疗
本文标题:妇产科合理用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