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电力设施安装)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工程名称交底日期交底单位及人员被交底单位及人员交底内容:一、工作任务开挖及敷设电缆管道米,开挖电缆沟井口。二、技术要求一、电缆管道开挖及敷设1.土方开挖(1)沟体开挖出土方应及时外运,不得随意堆放。施工过程中严禁超挖,如发生超挖,应用石屑回填压实至设计标高。(2)沟体开挖时,密切注意地下管线、构筑物分布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开挖,并通知设计及监理人员,问题解决后继续施工。2.人工平整沟基土方开挖完成后,按现场土质的坚实情况进行必要的沟底夯实处理及沟底整平。3.填碎石、石粉或粗砂垫层管沟填碎石、石粉或粗砂垫层必须控制好高度,并压实填平,使管沟保持平直,回填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浇捣混凝土板基础(1)浇筑的混凝土板基础要平直,浇灌过程中用平板振动器振捣。(2)混凝土自由下落度应不大于2m,且不得集中于一点,尽量分散布置。5.支承墩(1)在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接头及每隔3m处,可构筑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支承墩;在缠绕玻璃钢管(DBW-R)接头及每隔2m处,可构筑缠绕玻璃钢管(DBW-R)支承墩。(2)在底层先砌砖,根据剖面图要求用砖包底层电缆管,再砌第二层,依此类推,逐层施工。(3)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混凝土支承墩等做法。6.管道敷设(1)管道敷设时对于中心线、高程严格控制,保证管道直顺,接口无错位,导管器试通合格。(2)管必须保持平直,管与管之间要有20mm的间距。(3)施工中防止水泥、砂石进入管内,出现该种情况必须马上清理干净。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并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施工完毕要用管盖盖住两端管。7.铺设石粉(管底铺设、管间、顶、冲填)为确保铺设石粉的质量,石粉要分层冲填,保证管底、管间、管顶石粉层的密实度。二、电缆井开挖1.土方开挖开挖应严格按挖沟断面分级开挖,沟体开挖应连续进行,挖出土方应及时外运,不得随意堆放。施工过程中严禁超挖,如发生超挖,应用石屑回填压实至设计标高。人工修整沟体基沟,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把沟底夯实、找平。2.人工平整沟底挖土完成后对基层土进行夯实处理3.浇捣混凝土垫层、底板(1)垫层混凝土厚度、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2)浇捣混凝土垫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钢筋绑扎,钢筋工程经检验合格后浇捣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板基础要平直,浇灌过程中用平板振动器振捣。(3)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自由下落度应不大于2m,且下灰不得集中于一点,尽量匀铺。混凝土试压件送有资质的检验部门试验并出具合格证。4.砌砖(1)砖砌筑前须复测,确定方向后进行砌筑,宜采用灰砂砖,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砂砖砌筑前24h要淋透水。砌筑砂浆要充分搅拌均匀,确保砂浆质量,砖砌体要横平竖直,灰缝饱满均匀。(2)砌筑宜采用挤浆法,或者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操作时砌块要找平、跟线,并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采用撞砖纠正。砌墙应随砌随将溢出砖墙面的砂浆刮除。5.圈梁混凝土浇筑(1)圈粱钢筋绑扎:按图纸要求进行井口圈粱的钢筋绑扎,并预留竖向连接筋,沿井口圈梁每米内外各设一根,令圈粱与初衬连成一体,保证结构稳定。圈梁钢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2)圈梁模板安装:1)圈梁模板要用托架稳固、模板要平直、支撑合理、稳固、并考虑拆卸方便,压脚及支撑多采用松木枋、板材。2)为保证所施工的工井圈梁顺直,圈梁内侧模板可采用槽钢做内模。模板安装过程中,施工员、质检员要对模板的各个部位详细检查,保证截面尺寸及位置准确。3)混凝土浇筑:圈粱混凝土浇筑时用振捣。6.拆模养护(1)拆模:非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且其拆模时构件不缺棱掉角,方可拆除模板;承重构件的防水混凝土拆模时间以设计、规范要求及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为依据确定。(2)养护:常温浇水养护,指定专人经常洒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7.电缆井壁抹灰(1)抹灰工程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必须在低于5℃的气温下施工时,应有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2)抹灰的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8.铺设预制盖板(1)电缆槽盒、盖板:预制构件不得有露筋、蜂窝、麻面、裂缝、破损等现象,外露面光洁、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2)盖板就位时,应调整构件位置,使其缝宽均匀、板面高低平整,正反面位置正确。9.电缆井回填在井室外四周由槽底到地面范围,宜采用砂、石粉等填料进行回填,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三、安全要求1.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棉质工作服,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工作负责人必须佩戴“工作负责人”袖标。2.坍塌:雨水后土质松软容易塌方施工时应使用挡土板,并派专人安全监护,随时检查坑边是否有裂纹、挡土板有无变形或断裂现象。3.物体打击:保持安全距离,设专人监护。基坑开挖时应将基面上浮石、松石或坑边浮石、土块清除掉,避免施工时活石掉下砸伤人。4.中暑:避开中午炎热时间段户外作业。5.触电:加强加工器械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的检查,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得混接,开关箱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漏电保护装置参数应匹配,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用电管理和检修维护必须规范,并由专业电工进行,配电箱必须上锁,并采取防雨措施;搅拌机、震捣器等应配备漏电开关,无漏电开关的设备,禁止浇制施工。备注:交底人:年月日接受交底人:年月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工程名称交底日期交底单位及人员被交底单位及人员交底内容:一、工作任务敷设YJV22-3*电缆米,制作冷缩电缆头个。二、技术要求一、电缆敷设(1)电缆盘就位可用起重机或人工将电缆盘放置指定位置,电缆在装卸的过程中,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2)采用吊车装卸时,装卸电缆盘孔中应有盘轴,起吊钢丝绳套在轴的两端,不应直接穿在盘孔中起吊。人工移动电缆盘前,应检查线盘是否牢固,电缆两端应固定,线圈不应松弛,电缆盘只允许短距离滚动,滚动时滚动方向必须与线盘上箭头指示方向一致。(3)根据电缆长度和截面,选用的牵引绳长度比电缆长30~50m。牵引绳连接必须牢固。其连接点应选用防捻器。布放电缆滑轮,直线部分应每隔2.5~3m设置直线滑轮,确保电缆不与地面摩擦,所有滑轮必须形成直线。弯曲部分采用转弯滑轮,并控制电缆弯曲半径和侧压力。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在关键部位应有专人监视(如转弯位、管口、与其他管道交叉的部位)。电缆类型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单芯多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无铠装20D15D有铠装15D12D油浸纸绝缘电缆铝包30D铅包有铠装20D15D无铠装20D注:D表示电缆直径,mm。(4)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5)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6)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如设计没要求时,其长度、型号、规格应相同。(7)电缆敷设时,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对于较重的电缆盘,应考虑加装电缆盘制动装置。电缆走动时,严禁用手搬动电缆及滑轮。(8)敷设电缆时,机械敷设电缆速度不宜超过15m/min,并监测侧压力和拉力不超过允许强度。在较复杂的路径上敷设电缆时,其速度应适当放缓。机械敷设时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不宜大于下表数值。牵引方式牵引头钢丝套网受力部拉钢导体铝导体铅护套铅护套塑料护套允许牵引强度N/mm2704010407(9)电力电缆在切断后,应将端头立即做好防潮密封,以免水分侵入电缆内部。(10)若电缆沟内并列敷设多条电缆,其中间接头位置应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m。(1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及桥架上每隔2m处;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应将电缆加以固定。(12)电缆敷设后,应及时排列整齐,避免交叉重叠,并在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电缆拐弯处、管口等地方的电缆上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与起讫地点。(13)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层或电缆金属管道,应沿其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14)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还要将盖板缝隙密封。在施工完的隧道、电缆沟、竖井、电房出入口、管口进行密封。二、电缆头制作1.剥切电缆(1)在确定基本点后,按规定的尺寸进行剥切外护层和铠装层。(2)剥切内衬层和填料,将内衬层剥到距铠装层切断处5~10mm。2.安装接地线(1)将编织接地铜线分别绕包在三相屏蔽层上并绑扎牢固,锡焊在各相铜带屏蔽上。对于铠装电缆需用镀锡铜线将接地线绑在钢铠上并用焊锡焊牢再行引下。对于无铠装电缆可直接将接地线引下。(2)接地线截面面积不应小于下表规定电缆截面mm2接地线截面mm216及以下接地线截面可与芯线截面相同16以上~12016150及以上253.包绕填充胶在三相三个接地点上分别绕包PVC带。在铠装绑扎地线点上绕包几层PVC带,包至衬垫层并将衬垫层全部覆盖住,在第一层防水胶带的外部再绕包第二层防水胶带,把接地线夹在中间,以防止水或潮气沿接地线空隙渗入。外形整齐呈苹果形状。4.安装三叉手套(1)将使用的三芯分支套外清洁后,放到三相电缆分叉处,先抽出下端内部塑料螺旋条(逆时针抽掉),然后再抽出三个指管内部的塑料螺旋条,在三相电缆分叉处收缩压紧。(2)将电缆固定于支架上,核对相序,然后分别量出三相到设备接线孔的大约位置,在距接线孔长一点的位置约50mm处,切除多余的线芯。5.安装绝缘套管(1)将三根冷收缩绝缘套管分别套在三相电缆芯上,下部覆盖分支套指管15mm,抽出绝缘套管内塑料螺旋条(逆时针抽掉),使绝缘套管收缩压紧在三相电缆芯上。(2)如果需要接长绝缘套管,可以用同样方法收缩第二根冷收缩绝缘套管,第二根套管的下端与第一根套管搭接15mm,绝缘套管顶端到线芯末端的长度应等于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尺寸。6.剥切金属屏蔽层、半导电、绝缘层(1)按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尺寸剥除铜屏蔽,剥除时不得伤及半导电层、绝缘层。(2)按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尺寸剥除半导电层,剥除时不得伤及绝缘层。(3)残留在主绝缘外表的半导电层,必须用细砂布打磨干净,并从高压部位往接地方向单向擦抹,不得往复进行,避免把导电粉末带向高电位。(4)用半导电带填充半导电层与主绝缘的间隙,必须平滑过渡。从半导电层中间开始向上以半叠绕方式绕包自黏带1~2层,绕包半导电带和自黏带时,都要先将其拉伸至其原来宽度的1/2,再进行绕包。(5)将电缆固定在支持角铁或柜盘固定点上。(6)确定线芯与设备接点长度,使用专用切削刀具按端子孔深加5mm将末端绝缘剥除,在剥切时不能划伤导体,端部削成铅笔头(倒角)状。7.压接接线端子(1)核对端子尺寸与电缆导体尺寸,选用适配截面的接线端子,除去线芯和端子内壁油污及氧化层。接线端子与接点的搭接面应平整且没有额外的应力才进行压接。(2)接线端子压接顺序应从上至下逐步压接,每道压痕间距及与端部的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导体标称截面mm2铜压接铝压接离管端距离mm压痕间距离mm离管端距离mm压痕间距离mm35343350345370355395355312035541504654185465524046653005776(3)在压接部位,围压形成的边应在一个平面上,点压的压坑中心线应成一条直线。导体压接面的总宽度,应当是压接管壁厚的2.75~5.5倍。(4)当压模合拢到位后,应停留10~15s后才能松模,以使压接部位金属塑性变形达到基本稳定。接线端子压接完成后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5)压接后,用锉刀和砂布去除接线端子表面的棱角和毛刺。点压的压坑深度应与阳模的压入部分高度一致,坑底应平坦无裂纹。点压后,应将压坑填实。(6)用(清洁布)溶剂清洁接线端子表面。8.安装冷收缩绝缘件(1)清洁线芯绝缘,在包绕的半导电带及附近绝缘表面涂硅脂,涂硅脂时要戴专用手套。并从高压部位往接地方向单向涂抹,不得往复进行,避免把半导电带导电粉末带
本文标题: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电力设施安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63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