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长沙县委宣传部学习参考资料第5期
学习参考资料第5期中共长沙县委宣传部2011年8月8日目录1、为什么必须强调“群众工作”···································12、群众工作需要理念更新············································103、用心贴近群众························································144、小小细节成就幸福家园············································175、让志愿服务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22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近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为使广大干部认识群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特围绕此话题编辑本期学习参考资料。为什么必须强调“群众工作”别让干群关系出现“民意赤字”近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为我们积累了群众工作的巨大“存量”。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应对变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掘群众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增量”,就可能出现“民意赤字”。“群众”一词,内涵丰富;群众工作,意味深长:群众利益、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莫不包含其中。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谋划未来蓝图时胡锦涛同志告诫全党,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这背后,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坚定共识:群众是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都不能丢、不能忘。这背后,也是现代政治的基本理念:执政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给予,权力行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民众的权利。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到社保体系的完善;从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改革,到对群众“四权”的保障……近年来,我们的群众工作有新成效,现代社会新型党群关系也正在完善。但无论是征地拆迁的野蛮2粗暴,还是特殊人物“定制招聘”的问题;无论是以维稳为名的欺骗遮掩,还是对舆论监督的强烈反弹,林林总总的“事件”中,有利益纠葛,有观念冲突,也不容忽视干群关系的淡漠、群众工作的失误。个案折射普遍性问题。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有的群众观念淡薄,不屑做群众工作;有的对群众没有感情,不愿做群众工作;有的缺乏基层经验,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明哲保身,不敢做群众工作。甚至还有一些人漠视群众疾苦,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站到了群众对立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侵蚀信任、消解共识,陷群众工作于被动,透支着我们在党群干群关系上的政治优势。近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为我们积累了群众工作的巨大“存量”,这是坚实的执政基础,也是难得的政治资源。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应对变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掘群众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增量”,就可能出现“民意赤字”,消耗掉既有的存量优势。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依靠党群的鱼水之情、依靠成功的群众工作,让小推车推来百万雄兵的力量,走好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那么,在接下来更为漫长、也更为艰巨的征途上,我们更需要做好群众工作,汇聚起推动现代化巨轮不断向前的力量。很多领导干部反映,今天的群众工作更难做了。确实,在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的时代,群众已不再是抽象的“整体概念”,而是具体的“利益个体”。能否密切干群关系,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能否协调“利益关系”,能否厘清“公利与私利”的关系,能否摆正“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归根到底,能否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真正关心他们的幸福和尊严,决定了我们能否找到属于新时代干群关系的“增量”。3快速增长的经济、富于变化的社会和一日千里的技术,为群众工作带来了过去不曾有的新问题,但也提供了过去不曾有的宝贵资源。当公安部门的微博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厅哥”,当各种法律法规征求意见动辄以万计,当越来越多公民自愿加入社会服务,可以看到,我们有了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更丰富的各种资源、更先进的科技手段,群众工作理应更有条件、更有智慧、更有方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警惕个人利益“野蛮生长”“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关键。”马克思有句名言:“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群众工作,头绪繁多,而“利益”统其关键,制其要害。群众工作,本质在于密切党群关系,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无论是体现本质还是抓住核心,都绕不开利益问题。维护群众利益,才能赢得人心,凝聚力量;理顺利益关系,方能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从“利为民所谋”到“包容性增长”,从免除农业税到深化医改,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保民生”,到“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的社会建设图景,执政者的理念与实践,无不立于群众利益这个基点,无不系于改善民生这个旨归。然而,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一些地方矛盾纠纷不断,群体性事件频发,尤其是云南孟连事件、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江西宜4黄事件等社会震动很大。警钟一再响起,发人深省。表面上看,这些事件事发偶然,而追根溯源,则是“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说到底还是因为当地群众利益没有得到维护,甚至受到损害,干群关系长期冷漠疏远,甚至出现对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原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感于现实,这样直言:现在一些干部已经把自己甚至把党放在了群众利益的对立面,这是做群众工作的大忌。从“替谁说话”的割裂,到“跟政府作对就是恶”的骄横,从一些干部利用职权占据保障房、低保指标,到一些地方通过文件、审批内部安排干部子女就业,透过这一系列新闻事件,我们也看到少数干部个人利益的“野蛮生长”,更感受到了种种不当个人利益对群众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损伤。从根本上说,干部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是一致的。在利益主体多元的时代,党员干部当然有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权利,但是,这个利益的追求,不能像“经济人”那样片面要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更不能依托权力、地位的优势,让个人利益信马由缰,一路狂奔,导致“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岗位权力私有化”等不良现象。底线不可无,雷池不能越,那就是在党纪国法的规定内用权做事,为人处世。如果过度追求个人利益,必然要侵害党和人民的利益,走到群众的对立面。利益结构变动不居,利益现实纷繁复杂,党员干部如何明辨自身方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关键。”权力姓公不姓私,执政为众不为寡,指明了干部手中权力的本质属性,也为干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5值得注意的是,群众利益也在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变化,呈现不同的时代内涵。今天的群众利益,早已不局限于物质利益,而是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各项权益。今天我们所做的群众工作,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在群众权利意识逐渐增强、权利诉求不断增加、权利期待普遍提高的全新背景下开展,“权利时代”的到来,使权力的运行面临更多更高的要求,善待权利,已成为执政者的一项基本素质。群众利益无小事,没有比群众利益更大的公共利益,没有比群众呼声更强的民意诉求。维护群众利益,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权力者不能伤害权利,把尊重群众权利作为工作前提,把握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决不能随意以“公共利益”推动地方发展为借口,损害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进行野蛮拆迁、非法征地;更不能简单地以为了群众长远利益为借口,损害群众的现实利益,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纵观世界政治史,人民群众对政党的选择标准,归根结底只有一条:能否代表并且维护自己的利益。回顾我们党立党近90年、执政60多年的风雨历程更可以发现,一刻也不能停止为群众利益而奋斗,这是一个政党的生命所系,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扫除面对群众诉求的“对手思维”改革开放30多年后,社会已经进入了利益博弈的时代,群众的许多诉求都是利益诉求。政府应该看到这种诉求的正常性和日常性,并通过协商的方式平衡、法治的方式解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密切联系群众,离不开科学判断群众的诉求,真诚回应群众的质疑。61941年,陕北延安打雷劈死了一个人,有个老农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保卫部门闻讯要追查,毛泽东立即阻止:“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事后,毛泽东让人调查,发现是由于征粮过多、农民负担太重才有这种气话,于是问题很快被纠正了过来。重温这样一个故事,不只为了说明一种雅量,更想表明面对群众诉求的正确态度。这在“跨省追捕”事件时有发生的背景下,在有干部对上访群众要“请公安按敌对势力办”的语境中,显得尤为重要。反思近年来云南孟连、贵州瓮安等群体性事件,往往与群众诉求得不到满足有关;一些地方的群众之所以不断上访,也是由于有关部门“打太极”、“踢皮球”。说到底,是一些干部在面对群众诉求时出了问题,有的群众观念淡薄,不愿回应群众诉求;有的缺乏基层经验,不会回应群众诉求;有的明哲保身,不敢回应群众诉求;还有的丧失群众立场,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成为群众的对立面。于是我们看到,在贵州瓮安事件中,有干部感叹:“群众不和政府讲真话了”;在湖北十堰郭元荣事件中,对“女子卖身救父”的发帖,策划者称“维权须用怪招”;甚至出现了“不信法律、不信权力、只信媒体”,即所谓的“媒治”现象。这些无不在警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离不开科学研判群众诉求,真诚回应群众质疑。现实中,有的地方误以为没有群众表达诉求,就天下太平;一旦有群众上7访,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对群众诉求,要么保持畏惧,采取回避推诿的“鸵鸟政策”;要么简单粗暴,把群众诉求当成“不稳定因素”,甚至动用警力压制打击,结果只能是扬汤止沸。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后,社会已经进入了利益博弈的时代,群众的许多诉求都是利益诉求。政府应该看到这种诉求的正当性和日常性,并通过协商的方式平衡、法治的方式解决,而不能采取“对手思维”,不能把上访群众不分青红皂白当稳控对象,不能把群众质疑不分是非黑白当敌对舆论,更不能靠手中的权力,对付群众的合理诉求,把本属于个别人的利益诉求,激化为群体性事件。即便是发生群体性事件,面对群众的批评质疑,也不能一上来就急于撇清责任,对群众关切的话题却总是刻意回避;或者先入为主,认为群众“不明真相”,一小部分人“别有用心”。否则,不仅会助长人们的“反面猜想”,也会失去反思“在先行为”的机会。正如周永康同志所言,有的地方之所以出现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究其原因,“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过程中不征求群众意见、听不进群众意见,甚至对群众意见采取压制的办法”。去除面对群众诉求的“对手思维”,提高领导干部的“回应能力”,一方面需要消除“思想性隔膜”,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避免以个人的体验代替群众的感知,以发展的艰难作为难以解决民生困苦的托词,以过高的利益诉求掩盖群众工作的不力,以舆论的炒作回避对工作过失坦诚的检讨。另一方面,也要打破“制度性迟钝”,从制度上建立群众表达的平台,加大群众评议的砝码,让群众不支持的项目立不了项、劳民伤财的事情开不了头、忤逆民意的干部上不了位。8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从群众利益出发,我们才能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主动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握群
本文标题:长沙县委宣传部学习参考资料第5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8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