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对“症”下“药”提高复习效率-------分析学生答卷
对“症”下“药”提高复习效率分析学生答卷确定复习策略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徐金霞2008年中考学生答卷(Ⅱ卷)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答卷上错、别字较多,“吸咐”、“吸灭”;化学方程式书写存在颇多问题,有化学式写错、不写反应条件、没有配平、缺少箭头等。第19题(2)CuO+HSO4=CuSO4+H2OC+2CuO=2Cu+CO2没有“高温”和“↑”第20题(1)2H2O2MnO22H2+O2↑第21题(2)CaCO3+—HCl=CaCl2↓+H2O+CO2无↑第22题(2)将Zn和H2SO4反应写成Zn+2HCl=ZnCl2+H2↑第15题Ⅰ塑料袋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如今却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我国每天消耗约10亿只塑料袋。国务院发出通知从今年6月1日起限制生产和使用塑料购物袋。(3)从环保或能源角度,谈一点限制生产和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意义:___________。错答:“塑料减少温室效应”“减少塑料对大气的污染”2.知识掌握不熟练。如:由于碱、盐与金属反应的规律没有掌握,致使前后两空答案颠倒。第19题(1)第15题Ⅰ塑料袋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如今却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我国每天消耗约10亿只塑料袋。国务院发出通知从今年6月1日起限制生产和使用塑料购物袋。•3.概念、原理理解不准确。如:(2)只填碳或氢(2)聚乙烯塑料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知聚乙烯塑料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错答为:降低着火点、降低火的温度、降低空气的温度等。第16题“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投入抗震救灾中。(4)地震造成宝成铁路109号隧道内油罐车失火,抢险人员就近从嘉陵江抽取大量的水喷向罐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第18题(2)第三空用下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小倩设计了如下图B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从理论上分析,--------,但实测结果页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红磷未燃烧第20题(2)某学生利用上述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表演趣味化学实验——“发射火箭”。表演时,挤压胶头滴管,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木棒向上冲出,完成发射。细木棒向上冲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瓶内气体膨胀反应产生气体,密度增大4.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掌握。如:第15题Ⅱ.我省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试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用沼气作燃料与直接使用秸秆作燃料相比,前者的优点是___。(3)沼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第18题(2)第一空用下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小倩设计了如下图B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不需点燃节约药品节能5.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1)语言叙述不准确。如:第21题(2)小明取少量残留固体于是管中,先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接着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过程中固体逐渐消失,你认为还应该看到的现象是。现象:溶液变色溶液变浅溶液不显红色•(2)设计实验考虑不周密。如:第21题(2)拓展:只选③漏选①•(3)审题不清①答非所问。如:16题“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投入抗震救灾中。(2)救治伤员时,输液用的生理盐水中的“盐”是指___(填物质名称)。(2)题目要求写物质名称,却写成化学式。•②已知条件没搞清楚。如:第18题(2)•用下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小倩设计了如下图B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从理论上分析,--------,但实测结果页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红磷不足红磷未过量红磷未然烧;•集气瓶内氧气不足;•未等集气瓶内空气冷却就打开止水夹•②已知条件没搞清楚。如:第22题(2)将Zn+H2SO4=ZnSO4+H2↑写成Zn+2HCl=ZnCl2+H2↑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稀硫酸20g与足量锌粒完全反应,收集到0.08g氢气。(2)按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③没有看懂题意。如:第22题(2)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稀硫酸20g与足量锌粒完全反应,收集到0.08g氢气。(2)按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方法一: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解:设20g稀硫酸溶质H2SO4的质量为nn=0.08g÷m则m=。写成“0.08÷n”2009年中考化学复习安排中考前进行三轮复习,具体计划如下:第一轮复习:从4月初开始至5月中旬,用时6周。复习时,在了解学生存在的知识缺失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老师帮助学生逐章梳理归纳,使零散的知识得以有效的整合,形成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达到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目的。第二轮复习从5月中旬至6月中旬,用时4周。通过“专题复习”把学生“善总结、会应用”作为复习课的目标,使学生逐步形成学以致用、知识迁移和处理信息等能力,并结合学科特点,优化学生的思维,以实现知识与能力同步提高的复习效果,让学生体会到“第二次飞跃”的真实效能。第三轮复习从6月中旬至6月20日,约1周时间。利用模拟试题进行适应性训练,教师有针对性的予于讲评,同时发动学生自己分析得失,弥补缺漏,做好应试的准备。2009年化学备考复习指导一、利用好《中考说明》,把握准复习方向中考试题是以《课程标准》、我省拟定的《中考说明》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为命制的依据。以“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为命题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前必须认真学习研究《中考说明》。首先要了解考试的知识内容及其考试水平的层次要求,即考什么,考多难,确保复习目标明确,方向正确,避免走弯路或背离方向。•二、全面复习、重点落实•尽管中考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但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考查“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仍占有很大比例,且从近三年中考学生答卷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不少考生在这些基本试题上的失分也是比较严重的。因此,我们应结合《考试说明》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并根据相互关系形成知识网络,为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是我从近三年我省中考试题中总结出来的部分“频考点”,复习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核心知识重点落实。它们有:基本理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构成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身边的化学物质: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如:O2CO2FeNaOHCa(OH)2盐酸硫酸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O2、CO2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探究化学计算: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关溶液的简单计算•三、注重概念、原理的形成,应用中加深理解•新课程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考查,注重于在新情境中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综合性不断加大,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最基本的化学概念,认识物质的“组成一结构一性质一变化一用途”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化学基本概念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化学基本概念网络的形成,是化学学科入门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复习中我们应该逐步建立一些基本的化学观念,还要善于利用物质的“组成一结构一性质一变化一用途”这一联系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桥梁”作用,将知识不断整合,使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努力探究的勇气不断提高。•例1〔思考与分析〕1.(1)5g水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变成了5g水蒸气。(2)固体碘在密闭玻璃管内加热变成紫红色碘蒸汽。(3)镁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了。(4)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少了。(1)和(2)变化前后质量没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和(4)变化后质量发生改变,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质量守恒定律使用范围是什么?•2.王明和杨红做作业时,因“28g镁和16g氧气22完全反应生成44g氧化镁,这句话是否正确”的判断产生分歧。•王明认为:28g镁与16g氧气质量之和正好等于44g,所以,此说法正确。•杨红认为:28g镁没有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应该小于44g,即40g。所以,此说法是错误的。•实验验证:当16g氧气反应完后,镁有剩余,称量其质量是4g。•请问:王明的错误给我们什么启示?•变式练习:•1.将15.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待反应完全后,得到10.7g固体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是()A.6.9gB.6.1gC.4.8gD.9.6g•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变轻了。•3.早在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一耳在一敞口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1)波一耳的实验结果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简析原因。(2)试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定律。(3)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这一实验事实。•4.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用石头能否制成黄金?学生提供的试题如下:①液化气的一种主要成分是C2H6,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C2H6+7O2=4CO2+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出X的数值为。②葡萄糖与氧气作用是动植物呼吸的主要反应:C6H12Ox+6O2=6CO2+6H2O,请判断C6H12Ox中,X的值为。③1个甲分子(M2)与3个乙分子(N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则1个丙分子可表示为()A.MNB.MN2C.MN3D.M3N2四、注重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为了贯彻课程标准的理念,尽快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近几年逐渐增加,这种试题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具有探究性。探究性试题多数以实验探究为主,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环节,对科学探究的八个要素进行考查。试题常常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方式考查我们对比较、推理、概括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设计思路,同时还应该具备动手实验能力。因此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多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会观察,合理推断结论,善于总结实验的成与败及其原因,能够设计改进的实验装置并分析其优、缺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实验探究中获取知识,在体验中形成能力的目标,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形成并提高。•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2探究“物质燃烧具备的条件”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酒精、水、蜡烛两支、镁条、酒精灯、烧杯、蒸发皿、火柴要求:1.四人小组内讨论后确定猜想内容,并与老师沟通;2.实验方案设计完讨论后小组内达成一致,在进行实验;有争议的,请老师指导;3.进行实验的同时完成下列表格•[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猜想];•[实验与事实]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实验结论]物质燃烧具备的条件是。[表达与交流]你认为设计该实验需要注意些什么?。[实验与事实][猜想]1.物质是可燃物选取实验器材有:①酒精、水、蒸发皿、火柴;②蜡烛、水、蒸发皿、火柴;③水、镁条、酒精灯、蒸发皿、火柴[猜想]2.物质与氧气接触;选取实验器材有:①蜡烛两支、、烧杯、火柴②酒精、蜡烛1支、烧杯、火柴③酒精、蜡烛1支、烧杯、火柴、蒸发皿④蜡烛1支、镁条、烧杯、、火柴[猜想]3.可燃物温度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选取实验器材有:①镁条、酒精、蒸发皿、火柴②镁条、酒精灯、火柴③蜡烛1支、镁条、火柴2.在学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3学生在做镁、铁、锌、铝、铜、银等常见片状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得出这几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不同小组得出的顺序不同,为什么呢?•教学程序如下:•(1)得出金属活动性不同顺序的各小组派一个代表说出本组的实验操作过程;(2)大家共同讨论,说出合理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合理的结果分析其实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3)前面得出不合理结果的各小组按照纠错后的实验方案重新实验。•(4)反思:你认为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有哪些?得出这几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有:镁、锌、铁、铝、铜(银);几种金属与同种同浓度的酸反应,铝没有打磨镁、
本文标题:对“症”下“药”提高复习效率-------分析学生答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