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GIS分析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GIS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以汶川地震为例2013.612汶川大地震灾害估算需解决的问题①确定汶川地震的分级影响范围②计算汶川地震所涉及人口数量③估算汶川地震中道路的损失情况3点缓冲区分析实例危险品仓库潜在影响范围的确定4汶川大地震灾害估算需解决的问题①确定汶川地震的分级影响范围②计算汶川地震所涉及人口数量③估算汶川地震中道路的损失情况5地震等级、分布等相关数据;四川省的行政边界图、道路分布图。3.1准备空间数据四川地震等级分布图(4.5级以上)6空间操作流程3.2进行空间操作地震源buffer分级地震缓冲区overlay叠置层行政边界灾害估算属性数据抽象地震源对象道路数据7四川地震等级分布图(4.5级以上)汶川①建立地震源点对象缓冲区3.2进行空间操作8四川地震等级分布图(4.5级以上)3.2进行空间操作汶川北川青川②建立地震源线对象缓冲区93.2进行空间操作③地震影响分级缓冲区和行政边界叠加103.2进行空间操作④地震影响分级缓冲区和道路叠加11统计地震所涉及的具体县和乡镇及它们的影响程度。3.3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地震所涉及的人口总数。结合一些经济指标可以进行地震损失估算。统计受地震影响的道路数量及程度。12针对汶川地震的相关文献总结汶川地震强度大,达到Ms8级;震源浅,深15km左右,并具有多源破裂特征;发震时问较长达80S,一般强震发震时间在30S左右,地震破坏力大。13研究内容强震过后,对地震灾害的研究将转移到次生地质灾害的研究上。14研究方法现状分析模型构建一二15方法一现状分析活动的频率、规模和运动速度的乘积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表示规模(体积)简化为面积,面密度频率次数(数量)、点密度速度位移面密度(数量多和位移大也反映面积大)16方法一现状分析指标分级17方法二模型构建指标选取地质灾害发生条件:基础条件——岩层岩性,断裂构造情况,坡度等;诱发因素——地震,降雨,人类活动。本次危险性评价选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七大类:地层岩性中选取易灾岩土、断裂构造中选取活动构造、地震条件中选取地震烈度、地形地貌中选取斜坡坡度、边坡坡高、历史活动中选取灾害点密度和人类工程活动。18方法二模型构建数据来源研究数据来源: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充分利用:高精度遥感解译、航空航天遥感调查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快速查明了汶川强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灾情影响和潜在危害,为抗震救灾做出了重要贡献。19方法二模型构建步骤确定权重计算指标得分20方法二模型构建危险等级21参考文献[1]吴树仁,石菊松等.四川地震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J].地质通报,2008,11(27),1900-1906.[2]张春山,孙炜锋等.四川汶川Ms8级地震重灾区危害性评价和预测[J].地质通报,2009,8(28),1138-1147.
本文标题:GIS分析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2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