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1913~1960)20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1957年,因他的重要文学作品“透彻认真地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获诺贝尔文学奖。加缪获奖感言艺术是一种方法,向同胞们提供一幅共同的苦乐图,从而鼓舞大多数人。它使艺术家无法自绝于他的同胞;它使他服从最卑微和最普遍的真理与事实。诺贝尔奖章同辈法国作家评语他是年轻人的精神导师和社会的良心。——莫里亚克加缪有坚强的意志,能超越人意志的痛苦。——马丁·杜·加尔一、生平1913年生于阿尔及利亚蒙多维城一农业工人家庭。母亲西班牙人,父亲法国人,1914年在一战中受伤死去。加缪随母亲在贫民区长大,靠奖学金读完中学。由亲友资助和半工半读,念完阿尔及尔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但因患肺结核,未能参加教师学衔考试。1933年,参加著名作家巴比塞领导的反法西斯运动,一度加入法国共产党。1937年起开始新闻记者生涯,同年退党。二战爆发后,参加法国抵抗运动,担任地下报纸《战斗报》主编,写了不少著名论文。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创办剧团,创作剧本,组织演出,并亲自担任主要演员。戏剧在他一生创作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1947年起成为职业作家,在现代法国文坛上,与萨特齐名。1937年出版随笔集《反与正》,1939年出版散文集《婚礼集》。这些散文随笔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存在主义观点已见端倪。此后他和萨特在哲学和文学观点上的分歧逐渐加剧。萨特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肮脏的世界”,加缪认为这是“荒诞的世界”。所谓荒诞派文学由此而来。195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收有六个短篇,其中包括《不贞的妻子》、《叛教者》、《沉默的人》、《来客》、《约拿》、《生长的石头》。主题只有一个:流放。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剧本《误会》(1944)、《戒严》(1948)、《正义者》(1949),哲学随笔《反抗者》(1951)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评语:“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1960年1月4日他坐在朋友米歇尔·伽里马的汽车上,由于下雨路滑,汽车撞在路边树上,他被抛向后窗,脑袋穿过玻璃,颅骨破裂,脖子折断,当场死亡,年仅47岁。他罹难的消息迅速传遍世界,尽管法国广播电台当时正在闹罢工,罢工委员会仍同意播放5分钟的哀乐,以悼念加缪。车难惨状1960年1月5日《纽约时报》社论:“加缪在荒诞的车祸中丧身,实属辛辣的哲学讽刺。因为他思想的中心是如何对人类处境做出一个思想深刻人士的正确回答……人们毫不感到意外,我们的时代接受了加缪的观点。血腥的再次世界大战,可怕的氢弹威胁,这一切使现代社会能够接受加缪严肃的哲学,并使之长存于人们的心中。”二、创作加缪在创作中竭力把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写成冷漠荒唐的事物,笔下人物都是具有荒诞感情的人,这些人总是与社会格格不入,总觉得自己活在世界上是偶然的错误,因而把自己视为与世无关的“局外人”。这种典型形象在1942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局外人》中创造出来。《局外人》时间:20世纪40年代地点:阿尔及利亚主人公:莫尔索,一公司职员叙述角度:第一人称“我”故事简介:住在养老院的母亲死了。“我”——主人公莫尔索,赶去送葬。“我”不想看母亲的遗容,还在母亲的棺材面前抽烟、喝咖啡;母亲下葬时,我也没有哭。第二天,“我”在海滨浴场,遇见过去的女友玛丽,我和她一起游泳、看滑稽电影,还又同居了。玛丽问“我”爱不爱她,“我”说:“这种话毫无意义”,“我好像不爱”。她又问“我”:愿意不愿意跟她结婚,“我”说“怎么样都行,如果她愿意,我们可以结婚”。老板建议“我”去巴黎开设一个公司的办事处。面对他人视为美差的“提拔”,“我”却没有热情。按理说,人人向往的巴黎,而“我”的评价是:那里“很脏,有鸽子屎,有黑乎乎的院子……”。“我”对“升迁”不感兴趣。“我”的邻居是莱蒙,他发觉被情妇欺骗“我”替他写信,将她引诱上门,挨了莱蒙揍。在海滩上遇到两个阿拉伯人将莱蒙刺伤逃跑,“我”本不想替邻居报仇,但是太阳热辣辣地晒着,“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着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我”就在这无意识中,向那阿拉伯人开了枪,接着又向尸体连放四枪。“我”被捕了。律师跟“我”交谈,问我在母亲下葬那天是否难过。“我”说:“我很爱妈妈,但所有健康人都或多或少盼望过他们可爱的人死去。”律师要“我”保证不在法庭上说这类话。“我”回答说“这是假话”。他很生气地走了。预审推事问“我”:在打阿拉伯人时,为什么开了第一枪后又连开四枪?“我”不知如何回答。他说任何人,哪怕是罪孽深重的人,必须向上帝悔过,上帝都能饶恕,并问“我”是否信仰上帝?我回答说“不”。检察官将“我”给母亲送葬这发生在先的事,和“我”在海滩上杀人,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从而证明“我”杀人是有预谋的。“我”被判处死刑。“我”考虑上诉,但也作了最坏打算,上诉可能被驳回,那么,“我”就去死。“谁都知道,活着是不值得的。事实上我不是不知道30岁死或70岁死关系不大”。“反正总是我去死,现在也好,20年后也好。”“我”放弃上诉。“我”数次拒绝接待神父。“我不愿意人家帮助我”,也“没有时间去对我不感兴趣的事情再发生兴趣。”神父缠着“我”,要跟“我”谈上帝,硬要为“我”祈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我身上有什么东西爆裂了似的,我扯着喉咙大叫,我骂他”。我“把我内心深处的话,喜怒交迸的强烈冲动,劈头盖脸地朝他发泄出来。”在生命将尽的时刻,“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使“我”不那么孤独,“我”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之以仇恨的喊叫声。”思想分析:1、塑造荒诞的“局外人”,渲染当代人对世界、社会、人生,乃至自我的局外感。如:对于母亲之死,他站在母子关系局外,漠然置之。女友要跟他结婚,他超然于恋人关系的局外,无可无不可。对邻居,说不上同情还是厌恶。他做任何事情,毫无情感色彩。其性格特征集中表现在对死亡的态度上:死前他拒绝向神甫忏悔;对于死,他不感到恐惧;对于生,也没有留恋。在生命结束的前夕,他倒觉得自己“幸福”。2、塑造“局外人”,为表现哲学观点——现实存在的一切都是荒诞的。《局外人》集中表现了法津的荒谬性:他在毫无杀人动机的情况下犯了罪,可是法律不是用证据,而是以荒诞的推理,给他判罪:将他在母亲下葬时没有哭泣,与开枪杀人这两件毫不相干的事联系在一起,从而断定他杀人是有预谋的。莫尔索是“意识到一切都是荒谬的人”。既然人生原是一出荒诞剧,那么,一切都不必存愿望,不必执著,不必认真,不必热情。极端的冷漠才是唯一可奉行的人生哲学。加缪极为赞赏他对荒谬的认识和超脱漠然的人生态度。这一形象具有形而上的寓言意义:成为西方畸零人的共名,概括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年对现实的绝望心理。3、何谓“局内人”?——认可并遵守传统价值观念的人。如感情,爱情,抱负,对地位和金钱的追求,对于过失的悔恨,信仰上帝等;——遵循习俗规定的行为模式的人。如给母亲下葬时要哭,娶女人时要说“爱”,法庭上要寻求有利于自己的辩护,神甫面前要虔诚谦卑等。然而,莫尔索拒绝遵守传统价值观念,对习俗规定的行为模式不以为然。他拒绝说谎,拒绝作假!加缪试图反过来阐明:世界才是荒诞的,人的生存状态才是荒诞的。加缪说:“《局外人》描写的是人裸露在荒诞面前。”莫尔索的寡言、冷漠、愤怒,都是他不想用社会的惯例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因而社会抛弃了他。然而他宣布:“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这不也可说是他抛弃了社会吗?有的批评家们曾把他看作自然人、野蛮人、荒诞的人、低能的人;或者是理性的人、清醒的人、现代的人等等。他的面目是清晰的,又是模糊的。事实上也正是这种主题、人物、内容、叙事方式上的含混,使得《局外人》变得扑朔迷离,具有不可穷尽的意义,给不同的读者带来探索的无穷乐趣。护士的话,道出人生的尴尬与无奈:“走得慢,要中暑;走得快,要流汗;走进教堂又要着凉。”耐人寻味!哲理随笔《西西弗斯神话》前述观点在此作中被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因获罪天神而被罚做苦役的英雄。他每天推巨石上山,达至山顶,巨石又滚到山下,周而复始,永无止境。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与更加悲剧的俄狄浦斯王类似,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他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西西弗斯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同样,当荒谬的人深思他的痛苦时,他就使一切偶像哑然失声。荒谬的人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斯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加缪我想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西西弗斯的石头,是悲惨的源泉,也是重获幸福的踏板。TheMythofSisyphus西西弗斯面对无穷尽的荒谬,正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象征——奋斗,却毫无价值和意义。而意识到荒诞、又勇于面对荒诞、接受荒诞命运的挑战,是值得推崇的。“我们已经明白:西西弗斯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还因为他的激情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人们并没有谈到西西弗斯在地狱里的情况。创造这些神话是为了让人的想象使西西弗斯的形象栩栩如生。在西西弗斯身上,我们只能看到这样一幅图画: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搬动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至山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痛苦扭曲的脸,看到的是紧贴在巨石上的面颊,那落满泥土、抖动的肩膀,沾满泥土的双脚,完全僵直的胳膊,以及那坚实的满是泥土的人的双手。经过被渺渺空间和永恒的时间限制着的努力之后,目的就达到了。西西弗斯于是看到巨石在几秒钟内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而他则必须把这巨石重新推向山顶。他于是又向山下走去。”由于在二战中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加缪的思想从强调个人的精神自由,发展到重视集体的实际的团结斗争。194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鼠疫》,反映了这种转变。3、《鼠疫》创作背景:酝酿于1940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以后。加缪当时已打算用寓言形式,刻划出法西斯主义思想像鼠疫病菌一样,吞噬着千万人的精神,是生命的“恐怖时代”。像19世纪美国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那样,通过一条大鲸鱼的凶恶,写出时代的灾难。时间:20世纪40年代某一年地点:法属阿尔及利亚沿海省城奥兰市事件:发生重大灾难——鼠疫中心人物:医生里厄故事简介奥兰的小城发生的一场持续了将近一年的鼠疫之灾:在那个恐怖的时期,地方当局关闭城市,禁止居民出人,以防止鼠疫的扩散。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在与世隔绝并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不同的人的不同表现。人们处于荒诞之中,各走各的路,各行各的事:一,如神甫帕纳卢,他登台讲道,阐说鼠疫的天意根源和灾难的惩罚性质,唯一希望“这个城市的人不要管这些日子的景象多么可怖,垂死者的悲号多么凄惨,都向上天发出虔诚教徒的心声,倾诉爱慕之情,其余的事,天主自会作出安排。”二如记者朗贝尔,他滞留在城里,为了爱情正想方设法逃离出城,然而他还是要求里厄同意在离开之前,能跟大家一块儿干一阵子;三如走私商人科塔尔,他幸灾乐祸,忙于黑市买卖,希望鼠疫无限期延续下去
本文标题:加缪演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2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