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心理学模块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含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1、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个性心理: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二、心理学的体系:1、普通心理学;2、生理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4、发展心理学;5、教育心理学;6、组织管理心理学;7、临床或医学心理学。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含义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五种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三种活动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发展史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2、1877年,俄国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3、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而后又扩充三卷本《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发展时期(20世纪20-50末)1、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2、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方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3、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成熟时期(20世纪60-70末)1、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开始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2、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3、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完善时期(20世纪80后)研究方法1、实验法: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2、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把观察法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3、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4、个案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产品分析法;7、测验法。研究原则客观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系统性原则。四、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二)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来,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第二节: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组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1、包括脑和脊髓2、额叶: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服从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加工顶叶:触、温、动感觉3、左半球: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右半球: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和反射弧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变色,望梅止渴。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例如: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先会导致人手舞足蹈,而后逐渐冷静。这是兴奋的集中和抑制的扩散。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负诱导: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正诱导: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例如:专心学习:同时性负诱导;睡觉到醒来:相继正诱导;晚上开夜车学习,隔天没精神:相继性负诱导。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心理活动起决定性作用。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2、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流派代表人主要思想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奠基人)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和构造。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诞生:1913年美国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实验方法客观研究。格式塔心理学维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完形心理学,强调心理的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第二势力”: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第三势力”:着重人格研究,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需要。现代认知心理学皮亚杰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心理活动是信息的加工系统。第二章认知发展和教育第一节感觉与知觉一、感觉:1、含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分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机体觉(恶心,呕吐,饥饿)、平衡觉、运动觉。3、感受性和感受阈限:a、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b、感受性和感受阈限反比关系。c、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的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对这种微弱刺激的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4、感觉的相互作用:正后像:看灯泡,闭眼看到黑暗中的灯泡。(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负后像:看绿色后看白色,有红色出现。(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偿(盲人听觉敏锐)、联觉: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1)选择性:彩色图片更吸引人,霓虹灯广告等。(2)理解性:专业人员看的懂设计图。(3)整体性:窥一斑而知全豹。(4)恒常性:颜色、亮度、形状、大小恒常性。一个人走远我们不会觉得她变小。三、感知觉规律的应用:1、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2、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注意的能力(提高活动的目的性、激发学习动机、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3、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规律,使学生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快乐学习。五、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①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②运用知觉的组。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③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④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六、观察1、含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3、观察力的培养: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任务和目的;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③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⑤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⑥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4、观察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个别对象阶段、认识空间联系阶段、认识因果关系阶段、认识对象总体阶段。第二节记忆一、记忆概述1、含义: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解释是记忆是人脑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2、分类:(1)按照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和储存不同分:陈述性记忆(日常生活常识)、程序性记忆(运动技巧)。(3)按照记忆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备用性。二、记忆过程识记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当学习程度达到150%时,识记效果最佳。影响识记的因素:1、有无明确目的和任务;2、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有意义记忆法)遗忘与保持1、最早对其研究的是德国艾宾浩斯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型,并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2、遗忘的原因有:消退说、干扰说(早晨记单词避免前摄抑制干扰)、压抑(动机)说、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3、防止遗忘—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分散和集中复习相结合、④方法多样化、⑤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结合、⑥运用多重感官。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回忆和再认做问答题是回忆,做选择题是再认。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①创设良好的记忆氛围: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让学生明确记忆的目的;提高学生对记忆意义的认识。②注意教学安排的合理化: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保证课间休息:适当调节教学进度。四、记忆系统:主要编码方式记忆容量1、瞬时记忆图像记忆9~202、短时记忆听觉编码7+23、长时记忆意义编码:表象和语义编码无限五、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⑥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的遗忘。第三节表象与想象一、表象概述1、含义: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2、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二、想象概述1、含义: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2、加工方式:黏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3、功能:预见、补充、替代、调节功能。4、品质:主动性、丰富性、生动性、现实性、新颖性、深刻性。三、再造想象1、含义: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2、产生的条件:①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②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识要准确、鲜明、生动;③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四、创造想象1、含义;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2、产生的条件:①强烈的创造愿望;②丰富的表象储备;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④原型启发;⑤积极的思维活动;⑥灵感的作用。(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其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五、学生想象力的培养①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善于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大门;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④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二、思维1、含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2、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3、品质:(1)广阔性和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灵活性与敏捷性。4、过程:分析和综合(基本过程)、对比和分类、抽象和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5、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6、概念形成的标志: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能在实际中运用。(抽象化、类化、辨别三个阶段)7、科学概念的掌握:(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三、创造性及其培养含义:是发散的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1、创造性思维特点: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2、创造性评定原则:一致性、多样性、适用性。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4、创造性的培养: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提供学生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学生害怕答错问题的心理、鼓励独立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榜样;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自我设计、直觉思维、头脑风暴等训练。5、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措施: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的能力;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④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
本文标题:心理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3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