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 讲座-1国际物流概论学习文档
GJWL2011年学习目标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的含义与特征,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国际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深刻理解国际供应链管理在企业国际化运作中的重要性,国际供应链发展的动因与特征;了解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运作中的地位,企业国际运作的物流组织发展。第一章国际物流基础理论GJWL2011年国际物流的含义与特征1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2国际物流与国际供应链3国际物流组织4第一章国际物流基础理论GJWL2011年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与特征一、国际物流的含义含义:国际物流是相对国内物流而言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有时也称其为国际大流通或大物流。实质: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总目标: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GJWL2011年二、国际物流的特征与服务于国内贸易的国内物流相比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与特征国际物流的特征物流环境差异大物流系统范围广运输的主要方式具有复杂性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标准化要求较高GJWL2011年三、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区别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与特征区别1.完成周期长短不同:这是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主要区别4.联盟:国际物流企业与承运人和专业化服务供应商的联盟3.系统一体化:包括发送订货的能力,以及要求使用EDI方式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从事存货管理的能力2.复杂程度不同语言货物数目单证数量运输复杂性GJWL2011年四、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与特征发展趋势国际物流发展步伐加快电子商务技术推进现代化物流快速发展物流形式多样,规模不断扩张,集约化程度提高GJWL2011年货物流向出口物流进口物流关税区域国家间区域经济间货物类型贸易型非贸易型经营方式和管理的重点资源导向型信息导向型客户导向型国际物流的分类GJWL2011年第二节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国际贸易的含义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又称世界贸易(World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称为该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ForeignTrade);从国际范围看,世界各国贸易的总和,就构成了国际贸易。GJWL2011年二、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国际贸易与其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客观的中介地位。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可以调节国内供需的不平衡,改进扩大再生产所需的实物结构,从而保证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2.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参与国际贸易,一方面能补充国内市场商品的不足,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国家财政和外汇收入,从而增强国力,以巩固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GJWL2011年第二节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三、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312142353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国际物流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物流国际化,并不断对国际物流提出新的要求质量要求效率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信息化要求GJWL2011年国际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一)全球市场竞争的新格局第三节国际物流与国际供应链3.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球市场竞争的新格局1.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2.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4.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GJWL2011年(二)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信息、生产要素等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当代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生产要素的全球化、产品市场的全球化、产业结构的全球化、经营理念的全球化和经贸规则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市场日益发展,全球竞争加剧,迫使企业必须将战略眼光着眼于全球而不是局限于国内或部分国家,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同样为全球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与核心企业形成紧密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采用新的组织形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二者相互促进。第三节国际物流与国际供应链GJWL2011年第三节国际物流与国际供应链(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加工贸易的鼓励政策1.发达国家鼓励加工贸易政策。发达国家较早地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把那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度相对较低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发展中国家鼓励出口加工政策。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都相继制定了经济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一般都从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贸易发展模式开始,即通过政策干预措施建立和发展本国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制成品进口,以求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平衡国际收支。在60年代中期前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韩国和台湾省在短暂进口替代后都很快转向出口替代的贸易发展模式。鼓励出门的政策对产品内分工、供应链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GJWL2011年第三节国际物流与国际供应链国际供应链发展的动因与特征(一)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动因(1)产品结构日益复杂化,产品的种类日益增多(2)运输成本不断降低,技术革命带来了当代的运输革命(3)信息技术的进步2.全球市场的驱动:来自海外竞争者的挑战和海外消费者所提供的机会1.技术进步是国际供应链产生的客观基础3.国际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1)行业间分工(2)行业内分工(3)产品内分工GJWL2011年第三节国际物流与国际供应链(二)国际供应链的特征国际供应链的特征实质距离的增加预测难度和不确定性的增加汇率和其他经济不确定性不合适的基础建设全球市场中爆发的产品多变性GJWL2011年第三节国际物流与国际供应链中国在全球供应链运作中的地位(一)中国是全球供应链中的加工大国:1.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1.来料加工阶段2.进料加工阶段3.“双高”阶段2.中国与全球供应链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制造加工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广。无论从与全球供应链联系的的广度还是深度来说,中国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GJWL2011年第三节国际物流与国际供应链(二)中国参与全球供应链间接性与被动性1.外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主力: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额绝大部分比例,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更是外资企业的天下。2.加工贸易的主要伙伴集中、进出口地区不对称:根据海关统计,2002年中国加工贸易的进口来源地依次排名为日本、台湾省、东盟和韩国,从这四个贸易国家和地区的加工贸易进口就占了全国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65%,而加工贸易出口的地区则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3.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不强:外资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一般远高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作为加工贸易发展、参与全球供应链的主力军并不代表中国国内企业就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GJWL2011年第三节国际物流与国际供应链(三)中国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低端,地位低、分享利益少1.中国技术水平低,加工技术含量低: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方面不具备成本低的优势;中国出口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不高;,中国主要是间接和被动地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2.缺乏品牌优势:虽然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很快,但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品牌建设远没有人们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提高很多,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还很低,作用不强。而且,本身增值就很低的加工环节,其利益还要被外资企业分走相当一部分,中国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全球供应链,本来就很低的利益就更低了。GJWL2011年第四节国际物流组织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一)进出口业务发货人货运代理承运人代理承运人报关行收货人报关行注:虚线表示跨国运输GJWL2011年第四节国际物流组织1.发货人(Shipper)。进出口业务中的发货人即是供应商。它可以是生产厂家或它们的经销商,有时也可能是货运公司或货运代理。2.货运代理(Forwarder)。从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性质看,它主要是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就有关货物运输、转运、仓储、保险以及与货物运输有关的各种业务提供服务的一种机构。国际货运代理是一种中间人性质的运输业者,它既代表货方,保护货方的利益,又协调承运人进行承运工作,其本质就是“货物中间人”,在以发货人或收货人为一方,承运人为另一方的两者之间行事。国际货运代理作为“货物中间人”,是发货人或收货人的代理,可以以代理的名义及时订舱、洽谈公平费率与适当时候办理货物递交;也可以以委托人的名义与承运人结清运费,并向承运人提供有效的服务。3.承运人代理(ShipperAgent)。主要是替承运人(如船东、航空公司)在港口安排接泊、装卸、补给等业务,有时代理承运人签发运单。GJWL2011年第四节国际物流组织4.承运人(Carrier)。承运人是实施运输的主体,在国际贸易运输中主要指船东或航空公司。5.报关行(CustomsBroker)。报关行或货运代理的报关服务都需要货主提供必要的单据(主要包括进口报关单、提单、商业发票、原产地证书、进口许可证或进口配额证书、品质证书和卫生检验证书等),由它们代理在海关进行申报。有的报关行还提供代为商检等服务工作。海关产生关税单后,由货主缴纳关税(有时还包括由海关代收的其他税收)并自行提货或由服务机构代为提送货。6.收货人(Consignee)。一般来说收货人应是货物的进口人。有时,由于进口管制的原因,最终的收货人并不体现在运单上。运单上的收货人往往是进口代理商,而在“通知人NotifyParty”上显示的可能才是真正的收货人。另外,在复杂的货运情况下,主运单和分运单上所示的收货人的意义有所不同。分运单上的收货人往往才是真正的收货人,而主运单上的收货人则往往是货运代理人。GJWL2011年进出口业务流程单据进出口合同(Import&ExportContract)运单(海运的提单BillofLading或空运的运单AirwayBill)商业发票(CommercialInvoice)信用证(LetterofCredit)保险单(InsurancePolicy)装箱单(PackingList)原产地证书(CertificateofOrigin)等单据第四节国际物流组织GJWL2011年(二)国际运输国际运输是指跨越一国边界的货物或服务的出口或进口。一般最常用的国际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此外还有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三)库存与仓储管理在跨国范围内管理库存则更加困难。由于距离远、港口工作拖延、海关拖延以及转运时间长,需要保有比国内物流更多的存货,这当然提高了存货的成本。而政府对于外贸的管制以及关税的征收更加剧了存货管理的问题。企业不得不保有额外存货以应付断货情况。(四)包装与物料搬运保护性包装在跨国经营中所起的作用比在国内更为重要,这是由于货物在途时间长,搬运次数多,要经历更恶劣的天气变化,等等。(五)信息作业国际物流中的信息作业主要涉及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单据传输的电子化、在途货物的跟踪定位以及市场信息的跨国传递。第四节国际物流组织GJWL2011年第四节国际物流组织二国际贸易运输组织(一)国际贸易运输组织概况国际贸易运输的一般组织机构承运人(CARRIER):是指专门经营水上、铁路、公路、航空等货物运输业务的交通运输部门。货主(CARGOOWNER):是指专门经营进出口商品业务的进出口商或商品生产厂家。货运代理人(FREIGHTFORWORDER):是指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代办货物运输业务的机构。GJWL2011年第四节国
本文标题:讲座-1国际物流概论学习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3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