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理想国的命运赵敦华《理想国》:理论和实践的总结•“除非哲学家成为这个世界的王,或者我们现在称之为王和统治者的人真正成为哲学家,否则,国家的灾难,人类的灾难将没有尽头。”•前388年-357年西西里岛的政治实践《理想国》要点•Politeia乎,理想国乎?•色叙拉马库斯原则: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强权即公理•对话发展的思路:什么是正义?——个人的正义——城邦的正义——不确定性——灵魂命运的公正•政治主张:三次浪潮:男女平等,财产和家庭的公有制,哲学家王•喜剧耶,悲剧耶?洞穴里悲惨人生囚徒=民众影象=虚幻世界雕象=物理世界火=太阳洞口火沿墙走的人矮(被举的雕象)墙囚徒影象外面的世界真美好•倒影:数学理念•存在物:理念•太阳:善•知识和意见区分的政治意义:哲学家和智者的区分•理念世界:可感世界=正义城邦:非正义城邦失败的结局•“达到这一高度的人不愿参与公众事务,他们的心灵渴望停留在上方;从神圣的沉思下降到世间生活的人,会认为自己犯了愚蠢的过错。”•对同胞的怜悯•公民的义务•三次眩晕•别人会因为他看不清影象而嘲笑他,说他在外面弄坏了眼睛不合算,没有人相信他在外面看到的东西•他不得不在法庭和其它场合与他们论争幻觉和真理、偶像和原型的区分,因此激起众怒,恨不得把他处死哲学家为什么在现实中无用?•民众不需要,像一个讳疾忌医的病人•民众的天性:不能容忍真理•政治环境和智者的作用(似是而非)•自身的弱点:囚徒的眩晕cf.船长的比喻•哲学家不愿意从政柏拉图的方案•强迫哲学家当王:为了国家和整个人类的利益,政治权力和哲学要被同样人来掌握,“用一个排斥另一个的做法要被有力地禁止”•从头开始教育、训练统治者:体育—音乐——数学天文——战争——哲学——管理实现了的理想?•《希特勒的奋斗和柏拉图的国家》、《柏拉图:精神和权力)的奋斗》、《精神和国家》等书:柏拉图的理想国就要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实现了•波普尔:《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罗素:“共产党相当于武士阶层;两者的战士有大致相同的地位;在俄国处理家庭生活的方式和柏拉图的主张差不多。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布尔什维克尽力创造的好政权之间,存在着非常相近的路线”柏拉图为什么批评民主制?•无节制的自由:“现在父亲害怕儿子,儿子把自己当作父亲一样的人”,“老师害怕学生,迎合学生”,“狗也像女主人一样,马和驴在街上任意横行,践踏行人,有不受阻拦的自由”,等等•大多数人统治的原则•必然堕落为最坏的政体——独裁制“补天”,而不是“翻天”•教育方案(521d-541b):只有当正义的灵魂不专属于少数几个哲学家,而是属于全体公民(武士)时,正义的城邦才能成为现实•精英主义政治:由具备了“全德”之人来塑造全体公民的灵魂,哲学家与其说是集权力于一身的统治者,不如说是知识和智慧的公共导师《法篇》的法治设计•统治者要“绝对服从法律”(715c)•“权力成为法律的驯服奴仆”(715d)•阿克顿定律的先声:“一个可朽的灵魂如果不受约束,当他承担了社会的最高的权威,就一定会染上最糟糕的心灵疾病。”(691d)•没有一个统治者能够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公善之后,“他那意志薄弱的天性总是在引诱他扩大自己的权力,寻求一己私利”(875b)•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精英政治+公民教育+法治现代民主政治的走向•洛克、孟德斯鸠等人主张精英主义•精英主义民主两个要素:制衡权力的法治,知识精英教育•卢梭主张平民主义•平民主义的极端形式:民粹主义走向极权专制民主=权力制衡的机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从洛克、密尔到波普尔的自由主义:反对把民主等同为大多数人的统治知识精英的公民教育•洛克:绅士的家庭教育的模式•纽曼:大学的博雅教育•卢梭:“如果你想知道公众的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就请你读一下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著作,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
本文标题:理想国的命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3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