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卢梭2Contents什么是课程一课程的基本问题二课程设计三课程改革四3一、什么是课程•(一)课程Curriculum•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一、什么是课程(二)课程的特点A.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B.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4课程系统的三个文本•1.课程方案•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课程方案主要由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年编制等部分构成。•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由说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等部分组成。•3.教科书•教科书亦称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程的基本问题•一、课程理论的发展•1、斯宾塞于1859年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他把课程仅看成是科学知识。•2、博比特:《课程》一书被视作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专著。•3、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9•课程学之父:泰勒(R.W.Tyler)•《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年)•10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11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1.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社会中心课程•2.课程的一元化与多样化•3.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12学科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也称分科课程。•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博比特等•学科课程的特点:•1.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作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标与目的•2.能够按照人力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以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3.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内在的伦理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的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潜在的定向的质量要求。活动中心课程•活动中心课程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也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代表人物:卢梭、杜威•活动课程的特点:•1.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和阅历,以及儿童在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作用与内在动力•2.注重引导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交往、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改组与改造,智能与品德得到养成与提高•3.强调解决问题的动态活动的过程,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灵活性、综合性、形成性,因人而异的弹性,以及把课程资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反对预先确定目标的观念。社会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也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从进步主义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克伯屈、拉格和康茨等;20世纪50年代后是布拉梅尔德。社会中心课程•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2、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社会改造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通过课程实施后,帮助学生明确社会改革的需要,从而成为改造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人。•3、超越科学技术对课程的主宰。社会改造主义认为传统的课程内容过分强调了技术而忽视了人类团体的其他经验。所以要加强美学、道德、社会和人文方面的课程。•4、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主张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课程的类型及特征•1.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2.从课程性质的角度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3.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角度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4.从教育阶段角度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表现形式角度分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与隐性课程相对。•隐性课程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包括学术和非学术的)”。•隐性课程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环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物质环境: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园建筑寝室文化建设2009高考各地作文•宁夏:诚实善良•四川:熟悉•福建:这也是一种——•辽宁:明星广告代言•江西:兽首拍卖议论文•湖南:踮起脚尖•山东:见证•浙江:绿叶对根的情意•江苏:品味时尚•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天津:我说90后传统课堂文明规范要不要继续存在?•某学院课堂文明规范(试行)1.教师学生提前进教室,不迟到、不早退。2.迟到学生在教室门口报到,获得教师同意后才能进入课堂。3.学生着装整洁、朴素。不穿拖鞋、背心或奇装异服上课。课室内不准吸烟、吃早餐或零食,手机等通信工具要关闭。4.上课铃声响后,值日生领全体学生起立,向教师行注目礼,教师应还礼并示意学生坐下。5.由值日生负责擦黑板,课后关灯、关风扇、关空调。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区别:•一是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二是在计划性上:隐性课程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的;而显性课程则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的成分很大。•三是在学习环境上:•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显性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递进行的。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29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课程目标的结构•布鲁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人际技能学习领域•课程目标体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31课程设计(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指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1.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特点相适应2.课程的结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内容的选择•1.间接经验•A.科学的基本事实•B.科学的基本概念•C.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直接经验32课程内容的组织•泰勒提出的三条逻辑规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1.直线式与螺旋式•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33我国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两阶段实施:•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验和修订;•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发挥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转变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转变学习方式,改革考试评价,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改革,从根本上说,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变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倡导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2.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小学教育,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教育,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普通高中教育,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具体课程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本文标题:教育学第六章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3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