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与宪法同行2014级12班公开班会主持人:谢天言、王义宁•1.宪法的内容•2.宪法的历史——法制和法治•3.生活中的违宪案例分析•4.中外关于法治的论述•5.我们与宪法提纲:•自9月28日,香港部分不明真相的学生在少数亲英份子的蛊惑下发动占领中环等繁华街区的活动,直到上周才结束。这是一种“非法占中”活动。同学们,大家知道这种活动为什么是非法的吗?•首先,香港“占中”闹剧是对民主和人权的践踏。“占中”发起人、主力和幕后操盘手的主要“武器”就是争取更大范围的民主,可事实上这样一个扰乱社会的活动本身就是对民主的伤害。事实证明,“占中”闹剧持续以来,大量香港市民的基本权利被无形中剥夺,这包括正常营业、道路使用、公共场所自由游览、公共交通使用、正常工作、言论自由等公民权利,公民权利公然被践踏是香港社会几十年来甚少发生的事情,但是“占中”闹剧却将在香港的发展史上打上丑陋的烙印,是香港人权发展的耻辱.•其次,香港“占中”闹剧是对“一国两制”的破坏。“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央政府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承诺,可是一小撮险恶用心者将政治黑手伸向香港,目的是搞乱中国。这显然不利于整个香港的长远发展。第三,香港“占中”闹剧是对香港国际形象的严重抹黑。香港是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国际社会形象向来是上佳的。如今的“占中”闹剧严重影响了香港的旅游业、金融业、运输业、零售业以及其它服务业,使得香港的经济状况在今年不容乐观。“占中”闹剧是不折不扣的“亲者痛仇者快”的无知举动,占中是少数人披着“民主的外衣”搞的分裂祖国的活动”真正的民主顾及大部分人正常而幸福的生活的占中被清场,占中者以失败而告终。•人性的贪婪和自私决定必须实行法治。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将会导致腐败与毁亡,放纵权力对人类自身及后裔都是不好的,是充满灾难的。法律具有巨大的治国安邦功能,能把各种需要和冲突调整起来。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亡。•——柏拉图•宪法(constitution)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何为宪法•目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国务院第四节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一、宪法的内容“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现在北京是一周限制一天,你有何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2月26日下午分组审议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草案第45条系向地方授权限制机动车通行的条款,•很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审议时表示,这个条款属于不当授权条款,应当予以删除。现在北京是一周限制一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对公民财产权的侵犯。•吴晓灵委员认为,长期的治理措施应该靠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来解决,减少排放;再有就是运用经济手段减少机动车的保有量和马路上行驶的车量。比如政府提高拥有汽车和使用汽车的成本,让老百姓自主地选择,是用私家车还是用公共交通,而不是侵犯其财产权利。经济手段可以有三种:一是拍卖车牌号,所有拍卖的车牌号费用最后都用于发展公共交通;二是提高部分区域停车费用;三是限制空车行驶,鼓励拼车出行。即使保留修改第45条,也要严格限定条件和补偿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基本内容•宪法是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确认民主制度,反映着()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A.民族•B.阶级C.政党•D.宗教深入理解•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保障之一是,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各民主党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少数服从多数•B.集体行使职权•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平等原则•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A.最高审判机关•B.专门审判机关•C.最高司法机关•D.特别审判机关•我国现行的民族自治地方有()。•A.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B.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D.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A.华侨代表•B.妇女代表•C.军队代表•D.少数民族代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员组成。•A.由选举产生的•B.由本民族•C.主要由本民族•D.由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负责。•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中共中央•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行使。•A.国家主席•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国家主席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D.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共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是()。•A.隶属关系•B.代理关系•C.平行关系•D.委托关系•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一方面表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另一方面表现为()。•A.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B.公民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C.国家机关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一律平等•D.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也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下列内容规定在我国宪法上的是()。•A.国旗•B.国歌•C.国徽•D.首都•如遇非常情况,不能进行下届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下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延长本届任期。•A.2/3•B.l/2•C.3/4•D.4/5•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A.无产阶级专政B.民主共和政体•C.多党派联合执政D.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的权力。•A.申诉•B.上诉•C.控告•D.检举•宪法对法制的作用主要有()。•A.促进法制的完备•B.促进法制的健全•C.促进法制的运行•D.促进法制的统一•宪法的特征有()。•A.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B.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C.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D.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现行宪法规定,我国行使立法权的机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D.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是()。•A.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B.权利的抽象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义务的选择性•下列财产中,可以成为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有()。•A.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B.森林等自然资源•C.法律允许的生产资料•D.林木、文物、图书等•现行宪法的基本精神是()。•A.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这一项基本国策•C.维护世界和平•D.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神圣不可侵犯。•A.全民所有制经济•B.公共财产•C.集体所有制经济•D.计划经济•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B.监察部•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人民检察院•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大以()。•A.代表的2/3的多数通过•B.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C.全体代表的2/3的多数通过•D.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A.一半•B.三分之一•C.三分之二•D.五分之一二、宪法的历史——法制和法治法制和法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割裂开来,也不能混淆起来。“法制”的含义(1)从广义上、静态意义上来理解,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的简称。(2)从狭义上、动态意义上来理解,是指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的一种治国方式、原则和制度。★法治是与民主密切相关的,它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有良好的法律,另一方面这种良好的法律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要得到普遍的服从和遵守,核心是依法办事。“法治”的含义•如果法律不能被执行,那就等于没有法律。——洛克•相声表演《学好法律作用大》生活中的法律•有请王义宁同学给我们带来更加深刻的案例分析三、生活中的违宪案例分析•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并提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到了近代,西方的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以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思想为基础,与其自由、平等、民主、宪政等观念相适应,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法治理念。四、中外关于法治的论述•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法家明确提出了“以法治国”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魏源,洪仁玕,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孙中山等,站在历史潮流的前面,为改革变法奔走呼号,提倡由人治走向法治,由君主专制走向君宪共和,由司法行政不分走向司法独立,成为中国近代法治的先驱。•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战略目标加以规定,第一次正式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法律地位。•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高瞻远瞩地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治国方略提了出来,实现了我国法治化进程中质的飞跃。•1999年3月15日,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至此,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依法治国原则予以肯定,使这一治国方略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依法治国的六层含义◆法律的目的不是为了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权利自由。——洛克◆只有培养了对法的理解之后,法才获得普遍性。——黑格尔宪法195419751982共同纲领(临时约法)中国宪法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欢天喜地庆解放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宝钢工人农民在收割小麦•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就是要使我们的社会能够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法治社会,比如下面的一些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大量存在:•1.你能举出一两件侵犯财产权的案例吗?(强制拆迁、私家汽车单双号限行等)•2.你身边有没有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待遇不平等)•3.你见过侵犯妇女权利的现象吗?(比如重男轻女,或者招工中的男女不平等)五:我们与宪法•失去信仰的法律,就是僵硬的教条。•——伯尔曼•宪法规定,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的信仰是马列主义。增强宪法意识:信仰是法治的前提•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我们首先要学好宪法,知道我们的权利是什么,比如劳动权、学习权、休息权等,这些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知道我们的义务是什么,比如爱国、守法、服兵役等等,这些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其次我们要懂法,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的主人,我们不仅要懂法,还要积极普法,让我
本文标题:我与宪法同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5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