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情境1.1高程测量情境构架1情境描述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外已知水准点,在施工场地内,选择合适位置标记若干点位,并测岀其高程。在开工后,由场内确定的已知高程点及图纸设计高程定出建筑各构件的竖向位置。2培养目标⑴知识目标a理解高程的作用及表示方法。B清楚测量的内容。C掌握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的测量方法。⑵技能目标a能熟练操作水准仪。b能熟练使用各种高程测量仪器完成高程的测定及测设。C能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高程测量方法。D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及CAD编制测量方案,处理测量数据。⑶素质目标a养成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B养成爱护测量仪器、工具的良好习惯。C养成事后检查校正的工作习惯。3工作过程本情境的学习按照下面六步法完成。各阶段工作过程指引表如下: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教学情境1.1高程测量工作过程资讯教师及学生工作方法步骤工作方法清楚任务,学会从老师的分析讲解,演示、自己的实际操作、参考教材、网络等途径中积极搜寻、获取有助于任务解决的有效途径方法。教、学提示1.在高差测量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塔尺立在哪两个点位上,则所测的高差为这两点所对应的高差。故在立塔尺时要保证在同一点上立塔尺时,任何时候都要相同。2.在打开仪器箱时,要提醒学生记住仪器的放置,使用中要爱护仪器,用完后放回仪器箱时要将全部制动都打开,使用中如有问题应及时向老师请教。明确本门课程教学、学习方法认识水准仪的操作、读数。了解任务实际背景及完成任务的意义简介教改及本门课程的教学思路按寝室分组本任务的工程实际背景分析讲解演示水准仪的操作使用。指导学生分组现场操作。练习水准仪的操作,完成实训报告教师学生清理现场,布置课后任务。完成咨询单、思考任务单及测量计划单。由任务引出本任务隐含的基础知识并作分析。获取解决任务的基础信息。教学情境1.1高程测量工作过程计划决策教师及学生工作方法步骤工作方法相关知识方案应力求简洁明了:1.有图表。2.结合图表做简要的文字说明。3.步骤简要有层次。教、学提示要让学生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掌握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认识到图表是书面最好的思考表达方式。回顾操作过程、重新认识理解思考个人方安,完成计划单明确任务、清楚要完成的工作对仪器的操作及高差的测量作简要回顾总结到现场布置讲解任务指导学生完成计划单讲解方案的比选原则、审查学生方案方案比选完成决策单、仪器、工具单找教师审查签字教师学生由任务引出本任务隐含的关键知识并作分析。获取解决任务的基础信息。教学情境1.1高程测量工作过程实施教师及学生工作方法步骤工作方法相关知识测量工作完成后,还应按一定的检校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确保测量成果的正确性及精度。教、学提示养成检校的习惯,组与组之间要多交流,共同探讨。对测量现场及数据检查、提问并作评价。常任及轮流组长凭仪器工具单领取测量仪器工具。本任务完成需用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准备。现场监督、指导。教师学生收整测量仪器,将测量数据及检查单交老师现场检查。按测量方案完成高差的测量、及相关数据的计算、处理。教学情境1.1高程测量工作过程总结评价教师及学生工作方法步骤工作方法相关知识汇报内容:1.测量方案简介。2.测量成果展示。3.测量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4.个人体会。汇报要求:1.汇报内容充实完整。2.每组由常任组长及轮流组长两人完成。教、学提示总结汇报有利于提高同学的交流表达能力,轮流组长制能使班上所有的同学都得到锻炼、同时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学生单独指导按组汇报。完成本任务的测量数据的处理及成果的整理。汇报准备。对完成任务作评价、个人评价。提出汇报内容及要求。组织现场汇报并作小组互评。公布小组互评结果,对任务作的完成情况作总结评价。相互交流,任务完成。准备进入下一任务。以任务得到的测量数据为案例分析讲解数据的处理及测量成果的整理方法。获取处理及测量成果的整理方法。1.1.1高程测量资讯1.1.1.1高程测量任务背景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外已知水准点,在施工场地内,选择合适位置标记若干点位,并测岀其高程。在开工后,由场内确定的已知高程点及图纸设计高程定出建筑各构件的竖向位置。比如A点的前视为0556,后视为0369,第二次的前视为0581,后视为0391,运用公式HAB=a—b,得出第一次A点的高差为—0187,第二次的高差为0190对水准操作的认识、体会:知道了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来测定地面亮点之间的高差,知道了水准仪的组成和使用,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体会:任何东西都要通过自己的摸索才能得出答案。1.1.1.2高程测量任务单任务名称高程测量工作对象地面点及高程工作内容八个点的高程测定(闭合水准路线及附和水准路线)及八个点的高程测设(点位个数与小组人数相同);在现场测量时,教师给出高程测定及测设的已知高程点点位及高程值,各组自己布置待测高程点,假定高程测设的待测高程值,要求水准测量布置成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和水准路线。工作要求高程表示地面点位竖向位置,在建筑中起确定各楼层的各种构件的竖向位置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用满足现场条件及精度要求的方法来完成高程的测量工作。普通水准测量每站的高差较差mmh5,高程闭合差mmnffhh12容。任务要求编制高程测定及测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现场操作关键步骤,数据的记录计算表格,数据的计算、校核及成果处理;现场施测,检测测量结果,编写测量成果报告。工作基本工作思路清楚高程测量的要求,在现场了解实际情况,选取合适水准路线,现场布置待测点位,画出水准路线布置图、制定水准测量的具体操作方案,根据高程测定的思路,制定高程测定的具体操作方案;选取最优测量方案作为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现场施测,最后进行检查、总结。步骤:(1)在空地上找到已知点A点,另外在找到相距的任意不相同的七个点分别为A、B、C、D、E、F、G、H(如下图)(2)将水准仪分别在AB、BC、BC、CD、DE、EF、FG、GH、HA之间分别测出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求出高度差。(3)将水准仪放在AB点之间,正规调制好水准仪,然后测出在后视读数a和前视读数b,则测站(Hab)的高度差h=a-b。(4)继(3)步,改变仪高,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后视读数a1和前视读数b1,另一个高度差为:h1=a1-b1。(5)检验h与h1之间的差值△h是否在±5mm范围内,若大于此范围则重新测量。(6)由(3)与(4)步的测量结果得h与h1,然后求出平均高度差。即(h+h1)/2(7)用以上同样的方法完成剩余六个测站。(8)最后,将在所有两点之间的平均高度差求出后,即f=∑h。将求出的∑h与水准测量该容许的范围值比较,即∑hf容(f容=±12nmm,n—路线测站总数)。图表:测点测站第一次测量读数第二次测量读数高差△H=h-h1后视前视后视前视+—A1B2C3D4E5F6G7H81.1.1.3高程测量咨询单1、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一定基准面的距离称为地面点的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地面作一侧点与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2、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想有一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而形成的一个封闭曲面称为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他们的共同点是:处处与铅垂线方向相垂直。3、地面任意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称之为称为高差,无论采用绝对高程还是相对高程,两点之间的高差总是不变的,如果A点低于B点则hAB=HB-HA。4、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层控制点称为水准点,水准路有浮合水准、闭合水准、之水准路线几种形式。3、水准仪的作用:粗细整平、瞄准标尺、精确整平、标尺读数,并画图分析。1.1.2高程测量计划1.1.2.1高程测量方案1、本组高程测量的具体内容是:八个点的高程测量和一个已知高程点的测设。2、本组现场布置的水准路线为闭合水准路线。水准布置路线图如下:3、水准测量具体实施方案。(1)在空地上找到已知点A点,另外在找到相距的任意不相同的七个点分别为A、B、C、D、E、F、G、H(如图)(2)将水准仪分别在AB、BC、BC、CD、DE、EF、FG、GH、HA之间分别测出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求出高度差。(3)将水准仪放在AB点之间,正规调制好水准仪,然后测出在后视读数a和前视读数b,则测站(Hab)的高度差h=a-b。(4)继(3)步,改变仪高,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后视读数a1和前视读数b1,另一个高度差为:h1=a1-b1。(5)检验h与h1之间的差值△h是否在±5mm范围内,若大于此范围则重新测量。(6)由(3)与(4)步的测量结果得h与h1,然后求出平均高度差。即(h+h1)/2(7)用以上同样的方法完成剩余六个测站。(8)最后,将在所有两点之间的平均高度差求出后,即f=∑h。将求出的∑h与水准测量该容许的范围值比较,即∑hf容(f容=±12nmm,n—路线测站总数)。4、高程测设的具体实施方案。1)已知条件,如下表:已知点待测点高差后视值前视值点号高程点高程hcⅰ=Hi-Hcab=a-hcⅰABCDEFGH(2)在空地上找到A点,然后将水准仪器架在与A点相距一定距离的测站处,再以相同的距离在水准仪对面钉上一根竖向物体,即Hab点。(3)读出测站的后视读数a,然后将水准仪调整到对准Hab点的竖直物体。由已知条件,可计算出测站的高度差hcⅰ,又根据高度差hcⅰ与后视读数a和前视读数b的公式关系可算出前视读数b,即b=a-hc(4)根据前视值读数b,可以用塔尺在ⅰ点进行测设,不断调整塔尺的高度,调整到与计算出的前视读数b相等,则可确定待测点Hab点的相对高程位置(5)根据小组人员,分别计划出几组数值,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测设,确定出待测点的高程位置。1.1.3高程测量决策1.1.3.1高程测量方案决策单方案比较方案比较姓名方案优点方案缺点可行性排序熊莹莹此方案设计详细、简单明了。不是很适合现阶段我们应用。可以熊莹莹何虎方案设计很好不是很完善很好何虎徐亚方案设计合理、程序繁琐、一般徐亚母自强方案大纲大概完善、细节方面比较欠缺、对突发事件没有相应的处理方法。一般母自强牟方红方案完整具体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牟方红吴卓峰方案步骤详细细节不详细一般吴卓峰徐俊方案设计简易不明显可以徐俊胡桂林该方案设计很好没什么缺点很好胡桂林论证组长签字:熊莹莹教师签字:日期:1.1.3.2高程测量工具仪器单序号仪器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脚架2水准仪3水准尺4粉笔5678我在我们组主要是负责观察读数,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固定脚架、调平水准仪、准确的读数,与我们这组的组员一起讨论为什么出现的误差会过大了,然后在一起解决,个人理解及经验:(一)观测:1、观测前应认真按要求检验水准仪和水准尺;2、仪器应安置在土质坚实处,并踩实三角架;3、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4、每次读数前要消除视差,只有当符合水准气泡居中后才能读数;5、注意对仪器的保护,做到“人不离仪器”;6、只有当一测站记录计算合格后才能搬站,搬站时先检查仪器连接螺旋是否固紧,一手托住仪器,一手握住脚架稳步前进。(二)记录:⒈认真记录,边记边回报数字,准确无误的记入记录手簿相应栏中,⒉字体要端正、清楚、不准涂改,不准用橡皮擦,如按规定可以改正时,应在原数字上划线后再在上方重写;⒊每站应当场计算,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通知观测者搬站。(三)扶尺:⒈扶尺人员认真竖立水准尺;⒉转点应选择土质坚实处,并踩实尺垫;⒊水准仪搬站时,应注意保护好原前视点尺垫位置不移动。1.1.4高程测量实施1.1.4.1高程测量实施单序号任务步骤内容使用工具是否规范是否爱护工具、测量仪器1测定选好点,再确定已知点,在两点之间架水准仪。测出两点之间的高差规范是2已知A点高程,B点高程,然后再A和B之间架立水准仪。算出高差规范是3确定好已知点和待测点,架好三角架,装好水准仪,管好箱子。规范是45测设67组长签字:教师签字:日期:1.1.5高程测量检查1.1.5.1高程测量检查单序号检测项目检测职责检测结果备注1水准测量测站校核各测站高差较差是否满足要求。每站检查完成后才开始下一测站的测
本文标题:情境1.1高程测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7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