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带你品味醇厚香甜的文言美酒
1带你品味醇厚香甜的文言美酒——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讲座主讲人:城区骨干教师项嵘导言:同学们,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策之言。几乎每一篇作品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人生的真谛。今天,我邀同学们来品一品这壶醇厚香甜的美酒——文言文,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文言文阅读方面的问题。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和大家作一下交流。一、考点解析(正确的复习方法就象是吕洞宾那只神奇的手指,点石成金)(一)掌握语句朗读的节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朗读在学习文言文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只知死读,不明文句结构(分不清句读或朗读节奏),终究会直接影响对文句、文篇内容的理解。鉴于此,历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也时常出现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题目。(句中停顿)例如: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停顿潭中鱼可百许头。译文:潭中的鱼大概有一百多条。潭中鱼/可百许头(语境、主语谓语之间等)(我们再来看看句间的停顿)例如:用“/”给下文断句。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有节度的快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奢放纵取乐为快乐,以尽情游荡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就有害了。”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原文]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①。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②。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③。”[方法指津]21、通文意。拿到一个文言文篇段,先不要急着进入断句,而应该先通读这个篇段,大体上搞清这个文言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2、标名词。标名词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标出阅读篇段中的名词。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3、看虚词。比如发语词等句首虚词:夫、盖、初、唯、斯,常常用在句子的开头;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4、用句式。我们可以根据文言文的句式规则和固定结构5、明修辞。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古人善用修辞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口诀:曰后冒(:),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画句号(。),者、也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二)理解常见实词的含义“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晓声”,考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文言实词,才能学好文言文,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词是复习的重点,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弄懂弄通。1、通假字:通假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古汉字通假的主要特点是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考试中一般从三个角度进行考查,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它的读音、指出它的意义。例如: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2、古今异义:从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词义扩大。例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在现代汉语里,“江”“河”则泛指一般江河水流。②词义缩小。例如“妻子”。古义是“妻子儿女”的意思。今义为专指男子的配偶。③词义转移。例如“交通”,古代是“交错相通”的意思;现代汉语专指“海陆空运输事业总称”。3、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一个意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桃花源记》)3例如:舍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舍)作往来种作(劳作)设酒杀鸡作食(作为)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志处处志之(做记号)寻向所志(记号)4、词类活用:文言文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一类词,这就是词类活用。在具体的学习中会经常碰到,我们要会归类,辨析。下面举几个常见的类型和例句:①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一狼洞(打洞)中。(《狼》)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亲(亲近)贤臣,远(疏远)小人。(《出师表》)③动词活用为名词。例如:惧有伏(伏兵)焉。(《曹刿论战》)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饮少(少量的酒)辄最醉。(《醉翁亭记》)⑤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前面的名词只要和它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不构成主谓关系,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例如:从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⑥使动用法。这是指动作行为不是由主语发出的,而是由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带有强制性。例如:苦(使……苦恼)其心志,劳(使……劳累)其筋骨。⑦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例如:渔人甚异(认为……奇异)之。(《桃花源记》)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例如:稍稍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其父。(《伤仲永》)[方法指津]: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例如:虽其行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柳河东集》名:名称。2、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满招损,谦得益。译文:自满就要招致损失,谦虚就会有所补益。3、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例如: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4、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4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顾见猛虎,暴然向逼。顾:回头(06年宁波卷)(顾野有麦场)5、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6、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亡:丢失。(亡羊补牢)(07年宁波卷)同学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强化记诵,增加积累,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要分门别类梳理归类。(三)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文言虚词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2、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含义。3、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4、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例:以“之”为例1.之(1)代词:可代人(多用第三人称)、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有时可作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例1左右流之.。(作代词,指代物,荇菜)—《诗经》九下例2公与之.乘。(作代词,指人,曹刿)——《曹刿论战》九下例3暮寝而思之.。(代“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5例4君将哀而生之.乎(代“我”)——《捕蛇者说》(2)助词A.作结构助词,译为“的”。例5小大之.狱——《曹刿论战》B.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6何陋之.有——《陋室铭》C.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助词,无实义,可不译。例7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D.作动词或副词后的词缀,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可不译。例8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作动词,译为“到”、“往”。例9辍耕之垄上。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然”、“则”、“乃”等的一般用法和意义,并为它们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二、三个典型例句。(四)把握常见的特殊句式古汉语的句法结构和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但由于历史的演变、语言的发展,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作为初中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四种即可。1、判断句。此句式一般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谓语,常见形式有:(1)“……者,……也”例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也”、“……者,……”例如:莲,花之君子者也。(3)主谓之间用“皆”、“乃”、“则”、“为“等词语表示判断。例如:环滁皆山也。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臣本布衣。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起义较晚并且少见。)是进亦忧,退亦忧。(这样)62、省略句。此句式指句子成分的省略,包括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和介宾短语。例如:(1)(村人)见渔人,(村人)乃大惊,(村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3、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指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主要有四种类型:①主谓倒装。例如:甚矣,汝之不惠。②定语后置。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③介宾短语后置。此句式指起着状语作用的介词结构在句中放在谓语之后。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200④宾语前置。例如:何陋之有?a)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何以战?b)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时不我待。(我是待的宾语)c)用“之”、“是”作提宾标志。例如:唯命是从、唯命是听4、被动句。此句式指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常用“于”、“见”、“为”、“见……于”、“为……所”等形式表被动。例如:(1)帝感(于)其诚;(2)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文言文翻译方法:第一,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信(忠于原文)、达(语意流畅)、雅(文辞优美)”的原则。第二,养成“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准确把握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第三,抓住关键词,准确把握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准确地理解关键词对整个句子的翻译起决定性作用。第四,具体方法有:①留:古今通用的专用名词。②扩:单音词扩成现代汉语双音词。③换: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④删:句首句中句尾的语气词、连词、谦敬副词。⑤调:特殊句式调换顺序。⑥补:省略内容或关联词补出来。(五)领会文章的
本文标题:带你品味醇厚香甜的文言美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