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钢铁十二五发展规划简介
钢铁“十二五”发展规划简介工业和信息部原材料工业司贾银松2011年7月14日目录一、发展现状二、发展环境三、市场预测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五、发展重点六、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1、形势分析2、指导思想3、主要目标1、形势分析“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明确规定收入增幅超过GDP增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3、主要目标工业转型升级七项任务要抓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是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清洁安全转变;工业转型升级七项任务四是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五是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六是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格局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七是加快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一、发展现状(一)主要成就1、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品种质量明显改善3、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4、节能减排成效显著5、联合重组步伐加快6、布局调整取得进展7、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一、发展现状总量满足发展需求。我国粗钢产量由2005年的3.5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6.3亿吨,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到2010年底,我国1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200家左右,粗钢产能达到7.7亿吨。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0年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05千克标准煤、取水量4.2立方米、SO2排放量1.57千克、COD排放量0.07千克,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15.4%、51.2%、45.7%、72.0%。“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7亿吨,炼钢产能6900万吨。一、发展现状(二)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资源保障矛盾突出3、能耗环境约束增强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问题铁矿石保障能力不足。我国铁矿石资源禀赋差,平均品位33%左右,贫矿资源约占国内铁矿石总量的97%,且大多为中小型矿山。共伴生矿山多,利用难度大,开采成本高。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主要依赖进口矿,占我国铁矿石供应量的60%,而权益矿进口量仅占总进口量的10%,铁矿石定价权被三大矿商掌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大中型钢铁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1%,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水平。先进生产技术、新工艺仍然主要依靠引进、模仿,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进口。二、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将对钢铁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国际上看,世界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钢铁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钢材市场、铁矿资源、产业标准等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等因素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从国内看,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将消费大量钢材,但需求增速放缓、消费强度下降。下游行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新要求,将对产业结构、消费格局、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三、市场预测钢材消费量主要受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因素影响。“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保障性住房、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大规模建设将拉动钢材消费。另一方面,我国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钢材“减量化”和材料替代等因素将对钢材消费量和消费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规划采用行业消费调研法、地区消费平衡法、消费系数和回归分析法对“十二五”我国粗钢消费量进行了预测。市场预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钢铁消费强度,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对钢铁品种质量提出更高和更新的要求,钢铁工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还将继续起到抑制产发释放的作用。受进口大宗原燃料价格不断增加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钢铁生产成本压力继续增大,盈利水平降低,经营风险进一步增加。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整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加强节能减排,完善资源保障体系,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产业竞争力。(二)基本原则坚持结构调整。把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三结合”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一批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坚持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钢铁工业生产体系,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积极研发和推广使用低碳技术,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广使用高效钢材,降低钢材消费量。坚持自主创新。立足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自主创新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动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坚持区域协调。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资源保障能力以及环境容量等因素,统筹沿海和西部等区域发展,控制发展总量,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内需为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推动钢铁产品升级换代,延伸钢铁产业链,提高钢铁企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需求,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三)主要目标钢铁工业总体发展目标是结构调整取得显著进展,核心竞争力有较大提高。1、产业集中度2、产业布局3、资源保障4、节能减排5、技术创新6、品种质量主要目标1.结构调整。产业集中度。大幅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前十家产业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彻底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和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2.节能减排。吨钢综合能耗低于580千克标准煤;吨钢取水量低于4.0吨,水重复利用率96%以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7%以上;吨钢SO2排放量低于1.0千克;钢铁工业增加值CO2排放与2005年相比大幅降低。3.资源保障。国内矿供给达到50%以上,海外权益矿供给比例达到15%以上。4.技术创新。大中型钢铁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区域布局。城市钢厂搬迁初见成效,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物流顺畅和与市场资源环境相适应的钢铁工业布局。五、发展重点(一)加快兼并重组(二)优化产业布局(三)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五)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六)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七)改善品种质量(八)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九)加强钢铁产业链延伸和协同(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结构调整重点加快兼并重组。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动本地区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控制新增产能。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将控制总量和淘汰落后、优化布局结合起来,通过在中南沿海等地区建设先进产能,淘汰环渤海等地区落后产能,强化质量、安全、环保、能耗、清洁生产等指标在行业准入方面的约束作用,切实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结构调整重点淘汰落后产能。彻底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彻底淘汰3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实施淘汰落后、建设钢铁大厂的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将淘汰落后产能标准提高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及相应炼钢产能。加强技术改造。围绕提升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两化”融合、开发品种、安全生产等重点,通过不断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流程、新材料,对现有企业生产设施、装备、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造,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注重把企业技术改造同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管理创新等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结构调整重点提高产品质量。适应下游行业产业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钢材品种质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提高建筑用钢等一般钢材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升级用钢标准,减少用钢量,支持部分具有技术、装备和市场优势的企业开发国内短缺的高端钢材品种,大力发展高强度、高抗腐蚀性和高塑性变形等关键钢材品种的开发和应用,延长钢材使用寿命,降低资源、能源等物质消耗。节能减排重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减排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加强对新建项目的节能评估与审查。支持企业与政府签订节能自愿协议。推进节能服务机构对企业进行节能诊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使风机、水泵、变频器等节能产品应用于生产过程。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加强清洁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生态设计,促进清洁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加强铁矿等钢铁资源综合利用,加快钢铁行业资源能源回收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典型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和改进能源管理中心,整合企业内部能源管理,建立以能源管理中心为核心的能源管理体系。资源保障重点加大国内铁矿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国内铁矿资源勘探力度,鼓励大型企业投资矿山勘探与开发,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国内铁矿资源,增加资源储备,提高铁矿石自给率。加强低品位矿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加强对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的技术和科研开发力度,支持开展尾矿回收等综合利用项目的研究。促进海外权益矿山发展。加强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铁矿石等冶金资源勘探开发,在境外建立稳定、可靠的资源供应基地,并统筹考虑矿山、道路、港口、供电、供水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技术创新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强重点技术应用的示范,推广行业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发展钢铁新材料。支持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开发钢铁新材料,加快推广应用高强度﹑耐腐蚀﹑节能长寿钢材产品。积极研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需钢铁新材料新品种。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规划咨询、信息服务、技术中介、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新兴钢铁服务业,鼓励发展技术研发、科技管理、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态,培育现代钢铁物流服务体系。建立钢铁企业与用户企业合作机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研发体系,支持企业建立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充分发挥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支持行业共性关键前沿技术研究。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城市钢厂搬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
本文标题:钢铁十二五发展规划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