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之木结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之木结构体系建02郑昱宇概述纵观世界古代建筑体系,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之建筑以土、石建筑为主,希腊、罗马至后来的欧洲这一系列爱琴海文明以石构建筑为主。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木结构体系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完善,结构稳定,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特点鲜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重要特征,蔚为大观,在世界建筑领域成为一朵绚丽的奇葩。选择原因为什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没有选择石构体系而选择了木构架体系呢?。中原地区森林茂密,木材比石材更丰富,在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由于技术所限,开采石材难度大,于是,从石器时代到奴隶制社会,惯用木材,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逐渐形成了使用木材的文化传统。封建时期,木材便于积累,易于施工,木构建筑易于扩建,能适用于山区等特点,被劳动人民广泛使用。虽然统治者能够集合足够的劳动力去修建大量的石构建筑,但技术是由劳动人民所创造保持的,木材和木构建筑的特点在农民和手工业工人中有普遍、广泛的发展基础,所以木构建筑体系高度发展,成为住宅的主流(石构主要用于陵墓建筑)。发展历史早至仰韶文化半坡村,就已经有了简单的木构体系,在中心部位设置木柱,以支持外斜伞状的屋面,屋面由紧密排列的木椽上加茅草或者涂上相当厚的茅草构成。这种结构同时具有面状结构和骨架结构的特性,这种带有承重墙和框架式特点混合体系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变为较纯粹的框架结构体系。从发觉的半坡遗址可推测,采伐木材和施工的技术已经有一定水平。从原始型的房屋构造方式来看,中国建筑一开始就存在着框架结构和承重墙结构两种设计意念,就是说摆在面前的有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1}西安半坡仰韶文化房屋复原图(图片来源《华夏意匠》[1])河姆渡的干阑式建筑应算作最早的较为纯粹的木结构建筑,其上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基座,于其上立柱架梁,是原始巢居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建筑构件用榫卯连接。可以说河姆渡的干阑木结构已初具木构架建筑的雏形,体现了木构之初的技术水平进入奴隶制社会,初步出现了社《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图片来自《中国古代建筑史》[3])会分工,商代的夯土技术已较为成熟,统治者开始建设有一定规模的王宫和陵墓。及至西周,逐步建成一宫室为中心的城市,高台建筑开始盛行,木构架成为主要的建筑结构。到战国时期,城市规模扩大,由夯土和木构结合构成的高台建筑开始大量兴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木骨架承重墙体系逐步发展演变为“穿斗式”柱架结构,有时柱架结构不能满足室内空间扩大、延伸的需求,为了减少支柱,增加柱距,产生了梁架结构,演变为抬梁式。秦朝至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统治权力集中,生产力发展,修建了规模空前的宫殿、城池、陵墓等等。在这种大兴土木的时代,木构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虽有夸张成分,我们也可从中窥见当时的结构技术已经有很高的水平,抬梁、穿斗结构已发展成熟,宫殿规模恢弘巨大。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兴盛,结构技术显著发展。夯土高台建筑已经被淘汰,迅速兴起的是木构架多层建筑。从出土的东汉时期的明器——陶楼可见三四层高的建筑形式已比较普遍。结构技术的进步使佛塔的发展成为可能,从高达九层的永宁寺塔可知南北朝时期的佛塔建造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河南陕县汉墓明器陶楼(图片来源《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2]水平。东汉时斗拱等结构方式已经被较多使用,在南北朝时期在形式加工上夜有显著的变化。从隋唐时期,我们才开始有木构建筑的实物文物,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建于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这一时期是我国古建木构体系的成熟阶段。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我国木结构建筑使用斗拱的结构方法,在初、盛唐时取得飞跃的发展[2]。由于斗拱的大范围使用,一种全新的总体构架形式产生了,在《营造法式》中被称为“殿堂”。唐长安城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营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遗存的建筑物及城市宫殿遗址,布局和造型均具有较高艺术和技术水平。宋代相对于唐,手工业和商业更加发达,将作监李诫的《营造法式》规范了北宋官方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是宋代的建筑构件标准化和模数化在唐代的基础上有较大发展。由于南宋都成南迁至杭州,所以南宋建筑的木结构造型更加秀丽、精细,并在《营造法式》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减柱”、“移柱”做法,出现了“叉手”、“斜撑”的应用。从元朝到清末,由于异族入侵、统治,传统文化发展较为缓慢,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但在明清两朝的兴盛时期,由于大型土木,木构技术还是有一次大的飞跃,如北京故宫,昌平的长陵等等。在清雍正十二年,公布编定了《工程做法》,记录了这一时期的建筑成就及其规范。然而从十六世纪以后木结构建筑无论是在建筑形式上或者结构技术上基本是保持着原来的状况,很少新的变化,成为停滞的状态,这也是长期封建社会没落的反映[2]。特征保持构架制原则。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有“墙倒屋不塌”之妙。创造独特的斗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和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自唐代以后,斗拱的尺寸日渐减小,但它的构件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基本没有改变。因此,建筑学界常用它作为判断建筑物年代的一项标志。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模数化。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单体建筑有着周密的模数制,,即《营造法式》中所称的“材”。根据建筑类型先定“材”的等级,然后构件的大小,长短和屋顶的举折都以“材”为标准来决定[3]。运用色彩装饰手段。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至迟在西周已开始应用彩色来装饰建筑物,后世发展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一点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基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便是实用兼装饰的杰作。参考书目:[1]《华夏意匠》作者:李允鉌[2]《中国建筑技术史》作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3]《中国古代建筑史》主编:刘敦桢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建筑特征之木结构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9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