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第二讲)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近代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解读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历史分期:5-15世纪--欧洲中世纪15-18世纪--自然科学在欧洲大力发展16-17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18世纪--英国工业技术革命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发展的两个前提:A、社会历史动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和地理大发现;B、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哲学转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地理大发现•14世纪,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地区发展起来,随后,德,法,英,荷,西班牙,葡萄牙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15-16世纪,纺织、酿酒、玻璃制造、金属加工等行业部门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一方面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依托,另一方面,又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研究课题、资料和必要的物质手段。近代科学技术就是在资本主义创业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开拓新市场,获得劳动力——大规模远洋探险——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它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又发现了新大陆,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同时,它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数学和力学的发展。推动了造船技术等的进步。航海探险开拓了欧洲人的视野,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开拓进取精神。•远洋探险的代表国家:葡萄牙,西班牙•代表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欧洲自然科学产生的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础:资本主义走向历史舞台,却受到封建制度和宗教力量的束缚,资产阶级要想获得政治上的统治权,必须打败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1、文艺复兴2、宗教改革运动1、文艺复兴:14-16世纪末,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反对宗教神学,颂扬人文主义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神启人性信仰理性人的主体地位确立天堂世俗上帝力量被弱化,追求世俗化,与神圣的东西相对立对世界的认识不再依赖于感性和信仰文艺复兴的意义•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口号,发掘、光大古希腊文化,树立起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大旗,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提倡个性自由。文艺复兴增进了人对自然观察的兴趣,通过对自然的研究,科学研究开始走向重视实验的道路。这时候,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艺术创造空前繁荣,使得久已压抑的人性和主体理性得到空前拓展。•同时,文艺复兴促进了技术与知识的集合——手工艺人(最初缺乏文化知识)+以文本为导向的知识者(这些知识最初总是被手工艺人和工匠所忽视)。手工艺人和学者的相互作用,“艺术家-科学家”(Artist-scientist)的诞生--“RenaissanceMen(Leonardo·达芬奇)。•但丁——最先主张人有自由意志,他说“自由的第一原则是意志的自由,意志的自由就是意志的自由判断,”——人应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薄加丘——在十日谈中表达了平等的愿望:“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构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天生是一律平等的”。•莎士比亚——在名剧亨利五世中说出了“国王就跟我一样,也是一个人罢了,”表达了平等和民主的观念。针对教会要求人们献身于天主、追求来世的教义。•彼特拉克——宣称:“我自己是个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成为人文主义的名言。•拉伯雷——巨人传:描绘了新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基督教的修道院规定修士要禁欲,贫穷自安,遵守教规,拉伯雷:“男女修士可以光明正大地结婚,人人都可以拥有钱财,自由自在地生活”,“他们的规则只有一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发展。2、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德国神甫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会特权,主张自己寻求信仰,追求自由与平等,动摇了封建教会和宗教神学。再次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中国的印刷术为新教的思想宣传奠定技术基础。启蒙运动•17-18世纪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的根本旨趣在于要求人不屈服于权威和传统,自由的运用自己的理性评判一切。除了自己思维的权威之外再没有别的权威。•康德: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过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应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阿尔多诺、霍克海默:启蒙的根本目标是:摆脱恐惧、树立自主。欧洲哲学转向•笛卡儿(1596—1650)——我思故我在:确立了主体和主体性的基础优先地位,以主—客二分为基础的方法论形成—推崇演绎法•F·培根(1561—1626)——知识就是力量:吹响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号角—强调归纳法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标志性事件:1、天文学革命2、医学革命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与“太阳中心说”的创立;人物: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B.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人物:维萨留斯-塞尔维特-哈维太阳中心说与自然观的改变1543年:《天体运行论》,引发自然观的科学革命。(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各行星绕太阳运转;(2)地球在运动,绕太阳公转和自转,形成四季和昼夜;意义:1、结束了长达1000年之久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使得天文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冲破了传统自然观;2、自然科学向宗教神学挑战,从此从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恩格斯:哥白尼的著作“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研究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1543年5月24日,已经双目失明的哥白尼抚摸着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说:“我终于推动了地球。”布鲁诺和伽利略对“太阳中心说”的发展1、1584年,布鲁诺(1548-1600)出版了《论无限性、宇宙及世界》,发展了“太阳中心说”,提出了太阳系和宇宙无限性的思想;2、1632年,伽利略(1564-1642)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简称《对话》),进一步支持哥白尼体系。•使得自然观和宇宙论进一步倒转,对宗教神学的神创论唯心主义自然观进一步造成冲击。血液循环理论对传统自然哲学医学理论的冲击1、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1543年发表了《人体的结构》,批判了盖伦医学体系;2、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批判了盖伦的“三灵气”说并提出了人体“血液小循环(心肺循环)”理论;3、英国医生哈维(“近代生理学之父”),提出了人体血液大循环理论。自此,天文学、力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都取得了进步,但力学相对最为完善。欧洲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特征1、主角是新型学者——注重推理和实验(观察)的结合;数学家、科学家、哲学家集中在一起;2、数学(几何)的核心作用——自然(法则)的语言;推理:数学化的理性;实验:数学化的经验;3、探索者的宗教(基督教)动机——了解上帝赋予了自然(造物)怎样的法则近代自然科学最辉煌的成就:经典力学体系建立1687年,牛顿(1642-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次把地面力学(运动三定律:F=0,F=ma,F=F`)和天体力学(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统一起来,建立其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近代自然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正确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力学原理对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运用牛顿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解释极其广泛的自然现象,从天体运行、潮汐涨落到物体坠地等,牛顿力学是整个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牛顿力学体系开始在人们心目中形成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地位。•此后,人们开始用牛顿“力学”原理来解释一切,将一切运动形式都看作力学运动形式,将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找到其力学本源,还原为力学现象并加以解释,甚至用牛顿力学原理解释社会现象——用“力”的概念和机械运动解释一切,逐步形成了僵化的因果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同时,仅仅强调事物变化中力与力之间的作用并把一切原因还原为力,最终出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的牛顿力学基础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没有改变自身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机械论:所有运动变化的原因都在物质外部,提出外因论;2、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种力去论证其它现象”--机械论:复杂的高级的运动也按照机械运动形式而虚构出某种力,还原为受到力学定律支配的机械运动。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和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机械论:以位置移动来说明一切变化,用量的差异来说明一切质的变化,自然界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4、存在“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牛顿:“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的而永远相同的和不动的”--机械论:时间和空间成了脱离物质的独立实体。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据此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的结果。牛顿:“能用同样的推理方法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自然界的其它许多现象”--机械论:机械的单一意义上的决定论是决定论的唯一形式。6、牛顿:“物质世界可以无限分割,而且可以无限的把它分离开来”。机械论:尽可能把自然界分割还原和简单化,寻求简单性—笛卡尔的还原论思想。机械论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世界是一部受到严格因果律决定的内部不存在任何变化的刚性机器;由惰性物质组成,受到外因作用才会发生改变;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自然的运动变化完全是自然物质自身的力学行为,具有其唯物主义物质性的一面;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机器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即世界是一部自我存在的刚性机器,宇宙又存在严格的因果决定性,所有的事物都是确定的,过去和未来都可以精确的展现出来,自然界只存在必然性,而没有偶然性。1、机器的自然图景开普勒:“天体是一座时钟”。笛卡尔:“自然图景是一种受到精确的数学法则支配的完善的机器”;拉美特利:“人是机器”。人的意识只是原子运动的一个虚幻的副产品,人与动物相比,只不过是比动物多几个齿轮,多几条弹簧,人与动物只有位置的不同和力量程度的不同,而绝没有性质上的不同”。霍布斯:“生命仅仅表现为肢体的一种机械运动”。--自然界、宇宙,就是一部巨大的、精确(受到数学法则支配、按照机械的因果决定论)运转着的机器。2、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应该把宇宙目前的状态看作是宇宙过去状态的结果,同时又把它看作今后接着发生的事件的原因”--所有的事物都是具有确定性的,未来和过去都可以精确地展现出来。霍尔巴赫:“宇宙间存在普遍的必然的因果联系,宇宙本身不过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锁链”。”--自然界只存在因果必然性,而没有偶然性。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二者永相辅,终生皆联姻。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积极作用1、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能够对事物进行深入探讨,自然具有可探索性。2、以唯物主义的思想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冲破了神创论的唯心主义。3、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和实证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认识自然对象,对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的笼统分析走向分门别类的专门研究具有积极作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和消极作用1、机械性:用纯粹力学的观点和机械运动来考察和解释一切自然现象,把自然界的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而所有运动变化的原因都在物质的外部,否认了无机界和有机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性质上的差别,抹杀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质的差别,即认为自然界只有依赖于外力的量变而没有质变,只承认确定性而对不确定性加以否定,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这种思维方式的绝对化和机械决定论乃至落后于古代朴素的自然辩证法思想。2、形而上学性:机械论唯物主义自然观对自然的考察依赖分析还原方法,抛开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而把复杂事物还原为简单事物,把整体割裂为部分加以剖析;不是把自然界看做运动的,而是看做被动静止的,用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看自然.3、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与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无关。虽然具有其唯物主义的一面,但其割裂了自然观同历史观的联系。同时
本文标题:第一部分(第二讲) 16-17世纪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3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