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最后一课都德文学小贴士:作者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文学小贴士:写作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而对着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篇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朗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文学小贴士:体裁1、本文是一篇小说。2、小说——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3、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等,可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小说三要素:初读,感知情节速读课文,回答: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主要写谁?最后一课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我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下课时,韩麦尔先生悲壮不屈的精神“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并说说这些不同表明了什么。平日上课最后一课气氛学生老师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都安安静静地,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上课前,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个个人那么专心。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静一点,静一点“……平时,我迟到,会遭到韩麦尔先生的责骂。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温和地叫我快坐好。老师穿……打……戴……(和平时不一样)这三方面的不同说明:最后一课引起学生、老师以及镇上人们的强烈震动和他们对最后一课的无限珍惜。细读,品味形象1上“最后一课”前后,小弗朗士的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在文中勾画批注)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的变化?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1)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坏孩子。(3)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2)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使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韩麦尔先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找出刻画韩麦尔先生比较精彩的语句(波浪线勾画),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味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并做好批注。细读,品味形象2描写方法例句作用韩麦尔先生形象分析……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外貌动作神态语言语言动作表现韩麦尔先生内心的凄苦与愤懑已到了难以言状的地步。既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又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国家前途的坚定信念。表现韩麦尔先生爱祖国、恨敌人的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向高潮。表现对就要失去的土地的敬意。一个普通人一个可怜的人一个爱国者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最后一次上课。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赞美法国语言,宣布下课时脸色惨白,声音哽住,只做了一个手势让学生散学。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细读,品味形象3为什么要描写郝叟老头?描写一个最不引人注意,也是最不可能来上课的人来上课,突显出这最后一节课的不寻常,体现了大家对祖国(语言)深深的眷恋与热爱!•给人物提供一个活动背景(社会的,自然的)•把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注意细节描写(极细微的动作,表情,衣饰等叫细节。用来刻画烘托人物性格,提示主题)。写作小贴士写人的几种方法借鉴品读,环境描写的妙处小说中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勾画文中环境描写,揣摩环境描写的作用,做好批注。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赏析示例: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自然环境描写,反映了小弗朗士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的心理,与下文人物的悲伤痛苦形成强烈的反差。环境描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字帖比作国旗,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渲染了教室里爱国的气氛。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体现出小弗朗士对侵略者的嘲讽。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点明本文描写的事件是在普法战争期间,发生在被普鲁士占领的法国土地上。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在小说的里,一般会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阅读小贴士二、渲染气氛。一般来讲,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感染读者。三、烘托人物的心情。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候也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心理活动,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五、推动情节发展。小说的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离不开环境描写。六、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三、反映人物性格和品质,烘托人物形象。人存在与环境中,环境又影响人物的性格和品质。作品表现法兰西人民的爱国激情,没有选择血腥的战斗场面来写,而是写了沧陷区的一个农村小镇上的一个小学。作者为何如此安排?农村小镇的学校、老师、学生都非常普通、平常,他们最能代表法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情感是全体法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显得更加真实、深厚,文章也更富感染力。——以小见大悟读,理解小说主旨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思考:选材:材料为表现中心服务。小说第一部分是由主人公路上的见闻以及感受等材料构成,它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表现孩子的心理状态,为后来小弗郎士的变化作了铺垫。显然,这些材料是为下文表现中心服务的。另外,“上课前”表现气氛的不平常,表现人们对这最后一课的重视,说明人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即对祖国的爱。“最后一课”课堂上所有人的表现(小弗朗士的变化、韩麦尔先生的种种行为、郝叟老头读书的表现)都是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爱。总之所有材料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写作小贴士本文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是这首交响曲的主旋律。文章通过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言行、心理的描写,刻画了两人的典型形象,他们是千千万万普通法国人民的代表。在他们身上,表现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总结:1、你同意“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观点吗?2、你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体验反思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美妙的语言之一。它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负载着辉煌灿烂、浩如烟海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本文标题:最后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3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