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8苏锡常镇二模语文 试卷讲评
苏锡常镇四市2018届高三二模试卷讲评2018.5.25二、文言文阅读《后汉书循吏列传任延》二、文言文阅读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值仓卒,避兵之陇西。时隗嚣已据四郡,遣使请延,延不应。任延,字长孙,南阳宛县人。十二岁时,他就成了太学的学生,在长安学习,他通晓《诗经》《易经》《春秋》,在太学中有名气,在学府中被称为“任圣童”。赶上兵荒马乱,他到陇西避难。当时隗嚣已经占领陇西四郡,派人去请任延,任延置之不理。更始元年,以延为大司马属,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及到,静泊无为,唯先遣馈礼祠延陵季子。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更始元年,任命任延为大司马部属,授予他会稽都尉一职。当时他十九岁,来接他的官员见他年轻很吃惊。他到郡以后,宁静淡泊无为,只是先派人拿了祭品去祭祀延陵季札。当时,天下刚刚平定,道路不通,来江南避难的人都没有回中原,所以会稽一带有才能的人很多。任延上任以后,对品行高洁之士像董子仪、严子陵等人一概聘请,并以师友之礼恭敬相待。部属有贫难,他总是分出自己的俸禄救济他们;他裁减士兵,要他们耕种公家的田地,以便周济穷困之人。他每次到各县巡行,总是派人慰问孝子,并招待他们吃饭。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吴地有个叫龙丘苌的人,在太末隐居,立志不变。王莽时期,四辅和三公连续召他做官,他都不去。属官禀告任延请求将他召来。任延说:“龙丘先生躬行德义,具有原宪、伯夷的节操。我上门洒水扫地,还担心使他受到羞辱,召见他是绝对不可以的。”于是派功曹拿了礼品拜见他,给他写信,送去医药,使者一个接一个。一年后,龙丘苌才坐车来到郡府,表示愿意在临死以前在郡供职。任延再三推辞,最后要他暂任议曹祭酒。龙丘苌不久病逝,任延亲自为他治丧,三天没有处理政务。所以郡内有才能的士大夫争着到他这里任职。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建武初年,任延上书辞职,回去拜见天子。诏书召任延任命他为九真太守。光武召见他,赐给他马匹和各种丝织品,让他的妻子儿女留在洛阳。九真以打猎为业,不知道耕地种粮,老百姓经常到交趾去买粮,往往弄得穷困不足。于是任延要他们造农具,教他们垦荒种地。这样耕地年年增多,百姓自给富足。初,平帝时,汉中锡光为交阯太守,教导民夷,渐以礼义,化声侔于延。王莽末,闭境拒守。建武初,遣使贡献,封盐水侯。领南华风,始于二守焉。起初,在平帝时候,汉中人锡光担任交阯太守,他引导夷民,慢慢用礼义影响他们,使蛮夷开化的名声和任延差不多。王莽末年,锡光封锁边境,派兵拒守。建武初年,他派使者进贡,被封为盐水侯。岭南有华夏风气,从这两位太守开始。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任延在九真任职四年,皇帝召他去洛阳,由于生病耽搁了行程,被降为睢阳令。九真的官员和百姓在他活着时就为他建了祠堂。到京后他被任命为武威太守,皇帝亲自召见他,告诫他说:“好好侍奉上级,不要坏了名声。”任延回答说:“臣听说忠臣无私,有私则不忠。履行正直,克己奉公,这是臣子的本分。上下附和,不是陛下的福气。好好侍奉上级官员,臣不敢接受您的指示。”皇帝叹息,说:“您说得对。”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也指在学读书的学生。韩愈《进学解》:“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显名:1.显耀的名声。2.显扬名声;名声显扬。掾吏: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奉禄[fènglù]1.俸禄。官吏的薪水。奉,通“俸”。2.持禄。四辅三公西汉太师、太傅、太保、少傅合称。三公(太尉、司徒、司空)1.详细记录;全部记载。民夷mínyí,犹民众。古代用于少数民族。化声[huàshēng]1.指各种论辩是非的言论。2.推行教化的声誉。稽留jīliú,意思是停留;迁延。左转,通常意思是向左方旋转;也有贬官、降职的含义。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值仓卒,避兵之陇西仓卒:急迫,匆忙B.民常告籴交阯告籴:请求买粮C.延视事四年视事:任职D.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雷同:附和A(仓卒:非常事变,这里指兵祸。)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汉代设在京师的最高教育机构,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B.乞骸骨:请求皇帝同意让自己的骸骨归葬故乡,是官员自请退休的委婉说法。C.立祠:专指后代子孙为祭祀死去的祖先修建供舍,以颂其功德。D.征辟: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地方官推荐两种方式。C(祠既可以由后世子孙修建,也可由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修建。祠可为已逝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也可为活人修建“生祠”。)8.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5分)部属有贫难,他总是分出自己的俸禄救济他们;他裁减士兵,要他们耕种公家的田地,以便周济穷困之人。(每个分句1分,句意通顺正确即可。)好翻译:他(对待)贫穷的官吏(2)教导民夷,渐以礼义,化声侔于延。(4分)他引导夷民,慢慢用礼义影响他们,他使蛮夷开化的名声和任延差不多。(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导”“渐”“侔”翻译正确各得1分。)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渐1、陶熏渐染、渐车帷裳2、东渐于海3、循序渐进4、渐不可长浸染、熏染慢慢流入逐渐,渐渐苗头,开端唐宋八大家散文:67页《教战守策》9.请概括任延为官施政的特点。(4分)①静泊无为,②发展农业(或“教民耕作”),③化育百姓,④履正奉公(或“刚直不阿”)。(每点1分)无为: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1.B2.C3.D4.C5.A1.B盘踞:指非法占据;霸占;比喻某些植物或某些自然现象长期在某地肆虐。占据: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等。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复杂纷乱。兼收并蓄指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博大精深指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借以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2.CA结构混乱,B“经历”的宾语残缺,D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3.D(例句和D都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翠微: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代指山。4.答案:C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一组是(3分)血红的夕阳隐去山后,天空纯金一般烁亮,眼前一片混沌的金黄。鸣沙山被天边的霞光勾勒出完美的线条,▲,▲。▲,▲,▲,▲。①天低了地窄了原野消失大海沉没②惟有这凝固的沙山③如同宇宙洪荒时代的巨型雕塑群④如同一座巨大的金字塔⑤矗立于塔什拉玛干沙漠的起点或是尽头⑥在夜色中静静蹲伏A.③⑥①②④⑤B.①③⑤②④⑥C.④⑤①②③⑥D.②③⑥①④⑤5.A(②黄鹤楼,④滕王阁)崔李:崔颢《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三、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梅(郑谷)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何言落处堪惆怅,直是开时也寂寥。素艳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须饶。离人南去肠应断,片片随鞭过楚桥。借梅来抒写离情别绪春信:春天的信息素净美丽梅(郑谷)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何言落处堪惆怅,直是开时也寂寥。素艳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须饶。离人南去肠应断,片片随鞭过楚桥。10.简要说明首联在全诗中的主要作用。(4分)诗歌中的作用题内容结构1、照应标题2、总领全诗3、交代时间(季节)、地点、人物、写作缘由4、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借景抒情)5、奠定……感情基调(交代心情)6、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形成反衬7、承上启下,过渡(如:写景、叙事→议论、抒情)8、照应上文9、点明主旨,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莫忽略翻译、手法、情感)梅(郑谷)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何言落处堪惆怅,直是开时也寂寥。素艳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须饶。离人南去肠应断,片片随鞭过楚桥。10.简要说明首联在全诗中的主要作用。(4分)①点明离别的时节,②“寒”、落梅等渲染离别惆怅气氛,③梅花飘落为下文“孤香黏袖”等作铺垫。(每点1分,答对三点给4分)梅(郑谷)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何言落处堪惆怅,直是开时也寂寥。素艳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须饶。离人南去肠应断,片片随鞭过楚桥。11.这首诗是如何借梅来抒写离情别绪的?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6分)作者不直言离人不忍离去,而是通过写梅花在酒杯中照影,粘在离人的衣袖上,离人踏上行程,梅花又跟随过桥,(2分)(内容)表现梅花的多情和依依不舍使离人断肠(2分)(情感),作者写梅花的多情其实是写离人的多情,这些写显得委婉含蓄(2分)。(效果)借物抒情、想象、拟人梅(郑谷)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何言落处堪惆怅,直是开时也寂寥。素艳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须饶。离人南去肠应断,片片随鞭过楚桥。11.这首诗是如何借梅来抒写离情别绪的?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6分)①借物抒情②运用想象、拟人手法(手法),作者不直言离人不忍离去,而是通过写梅花在酒杯中照影,粘在离人的衣袖上,离人踏上行程,梅花又跟随过桥(内容),(2分)表现梅花的多情和依依不舍使离人断肠(2分),作者写梅花的多情其实是写离人的多情(情感)③这些写显得委婉含蓄(2分)。抒情方式分析手法表达效果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心远地自偏(3)未成曲调先有情(4)提携玉龙为君死(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6)金戈铁马(7)天下为公(8)我以我血荐轩辕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三年级往事路明13.作品用很多文字(二---四段)叙写妈妈不管“我”是一件好事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散文的作用题:1、内容:描写什么(特点),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暗示社会环境2、结构:①照应②总领③对比(反衬)④铺垫(引出下文)⑤过渡(承上启下)(由上文记叙、描写转向下文的议论、抒情)13.作品用很多文字(二---四段)叙写妈妈不管“我”是一件好事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①具体表现我的懵懂状态;②与后文我对严彩萍的激烈反应形成对比,增添了作品张力;③为作品结尾表现我的内心成长作铺垫。(每点2分)内容结构效果结构14.简要分析作品中严彩萍的生活状态。(4分)1.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6分)1)贫穷:卖破烂来筹集水果蛋糕基金、自己做风筝作为礼物、凑五分钱买牛骨头等情节2)孤单:只有“我”和小狗陪伴她等情节3)热爱生活、充满快乐:满怀欣喜地做蛋糕、送蛋糕、准备礼物等情节(生活的状况和心境态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5.简要概括女主人家庭的生存状况。(6分)①生活在战乱年代,②家庭贫穷,③丧夫多子,(死了丈夫、孩子
本文标题:2018苏锡常镇二模语文 试卷讲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4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