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题石头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金陵十二钗,即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玉良缘》、《警幻仙记》、《大观锁录》),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金陵十二钗”也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金陵十二钗判词画:两株枯木(二木为林,指林黛玉)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美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对封建制度叛逆,命运凄惨悲壮的写照。同时也指出贾宝玉对其的牵挂。“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一、二)林黛玉薛宝钗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贾元春元春题匾判词前面“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弓字谐“宫”字,表明和宫廷有关;橼,一种叫佛手柑的植物,谐“元”字音)。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三)元春第一句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第二句石榴花开在宫廷里,喻元春的荣耀。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第三句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第四句就说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前三句极力渲染元春的荣耀,突然一句跌落下来,让你出一身冷汗。元春一死,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贾探春判词前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四)探春第一句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第二句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第三句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第四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判词前“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五)史湘云第一句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但这又能怎么样?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即指她家。第二句写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第三句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第四句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六)妙玉第一句说她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入空门,命运却将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第二句是说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而且尘心末断。(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一个妙龄尼姑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第三句称赞妙玉是一位纯洁的女子。第四句点出妙玉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却被某个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去有别。)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贾迎春判词前“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这是暗示迎春要落在一个恶人手里被毁掉。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七)迎春第一句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第二句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第三句称赞迎春是一位善良的女子。第四句点出迎春一年之内竟被活活折磨而死。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贾惜春判词前面的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八)惜春第一句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所以说景不长。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所以说景不长。第二句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这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第三句说惜春是出生大户人家的女子。第四句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当然,这里的乞食并不一定就指像乞丐一样讨饭,但生活艰难,颠沛流离的命运是难以逃脱的。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画: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九)王熙凤第一句“凡鸟偏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第二句“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琏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巧姐判词前面的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巧姐第一句意思是说,权势已经衰败,就不要提什么过去的富贵了。第二句是说,家业已经凋零,就不要再谈论什么骨肉至亲了。第三句是指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第四句的巧是语意双关,明指凑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刘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谐音忘仁拐卖,幸为刘姥姥带走,才逃出虎口。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李纨判词前“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一)李纨第一句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是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第四句意思是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只不过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判词前“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绕”。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二)秦可卿第一句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幻是虚幻,荒诞。第二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之间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第三句意思是不要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第四句意思是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可卿也是被贾珍奸淫而自尽。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岂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论贵为皇妃,还是贱为奴隶;不论愤世嫉俗,还是恪守礼教;不论蹈身槛外,还是顺天从命;不论温和静淑,还是旷达不羁,最终都逃脱不掉悲剧的结局。(哭)(悲)千红一窟万艳同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本文标题:红楼梦的判词人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4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