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荧光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荧光光谱的原理及应用2荧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3磷光是一种缓慢发光的光致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具有和基态不同的自旋多重度),然后缓慢地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而且与荧光过程不同,当入射光停止后,发光现象持续存在。发出磷光的退激发过程是被量子力学的跃迁选择规则禁戒的,因此这个过程很缓慢。456主要内容荧光光谱的基本原理1荧光光谱仪的原理、操作及数据处理2荧光光谱的应用3参考资料47荧光光谱的基本原理8分子能级比原子能级复杂;在每个电子能级上,都存在振动、转动能级;一、分子能级与跃迁激发:基态(S0)→激发态(S1、S2激发态振动能级):吸收特定频率的辐射;量子化;跃迁一次到位;失活:激发态→基态:多种途径和方式(见能级图);速度最快、激发态寿命最短的途径占优势;第一、第二、…电子激发单重态S1、S2…;第一、第二、…电子激发三重态T1、T2…;9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M=2S+1S为电子自旋量子数的代数和(0或1);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单重态:一个分子中所有电子自旋都配对的电子状态。三重态:有两个电子的自旋不配对而平行的状态。激发三重态能量较激发单重态低。10S0S1S2T1T2M=1M=1M=1M=3M=3(a)(b)(c)(d)(e)成键轨道,分子轨道反键轨道,分子轨道**激发三重态激发单重态基态势能HOMOLVMO11跃迁规则跃迁前后原子核的构型没有发生改变、跃迁过程中电子自旋没有改变、跃迁前后电子的轨道在空间有较大的重叠和轨道的对映性发生了改变的跃迁是允许的;(S0→S1允许跃迁)跃迁过程中电子自旋发生了改变、跃迁前后电子的轨道在空间不重叠或轨道的对映性未发生改变的跃迁是禁阻的。(S0→T1禁阻跃迁)Franck-Condon原理:在电子跃迁完成的瞬间,分子中原子核的构型是来不及改变的。12单重态能级间的跃迁符合光谱选律,跃迁概率大。分子通过吸收辐射而直接被激发到三重态的跃迁是禁阻的,概率很小。13雅布隆斯基分子能级图S1S0T1吸收发射荧光发射磷光系间窜越内转换振动弛豫能量l2l1l3外转换l2T2内转换振动弛豫S214电子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状态,容易返回基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辐射跃迁(发光)和无辐射跃迁等方式失去能量,这个过程就称为失活。失活途径辐射跃迁荧光磷光内转换外转换系间窜越振动弛豫无辐射跃迁激发态停留时间短、返回速度快的途径,发生的几率大。失活的途径15振动弛豫:同一电子能级内以热量交换形式由高振动能级至低相邻振动能级间的跃迁。发生振动弛豫的时间一般为10-12s。激发态分子常常首先发生振动驰豫。无辐射跃迁失活的途径通过内转换和振动弛豫,高激发单重态的电子跃回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内转换:多重度相同的电子能级中等能级间的无辐射能级跃迁。16无辐射跃迁失活的途径系间窜越:不同多重态,有重叠的转动能级间的非辐射跃迁。改变电子自旋,禁阻跃迁,通过自旋—轨道耦合进行。含有重原子的分子中(如I、Br等),系间窜跃最常见。外转换:激发分子与溶剂或其他分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而转移能量的非辐射跃迁;外转换使荧光或磷光减弱或“猝灭”。17荧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多为S1→S0跃迁),发射波长为l’2的荧光;10-7~10-9s。辐射跃迁失活的途径磷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多为T1→S0跃迁);发射波长为l3的磷光;10-4~100s。电子由S0进入T1的可能过程:(S0→T1禁阻跃迁)S0→激发→振动弛豫→内转换→系间窜越→振动弛豫→T1发光速度很慢,光照停止后,可持续一段时间。磷光仅在很低的温度或黏性介质中才能观测到,因此磷光很少应用于分析由图可见,发射荧光的能量比分子吸收的能量小,波长长;l’2l2l1;18荧光产生的过程:(1)处于基态最低振动能级的荧光物质分子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吸收了和它所具有的特征频率相一致的光线,跃迁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各个振动能级;(2)被激发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各个振动能级的分子通过无辐射跃迁降落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3)降落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分子继续降落到基态的各个不同振动能级,同时发射出相应的光量子,这就是荧光:(4)到达基态的各个不同振动能级的分子再通过无辐射跃迁最后回到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19荧光光谱固定激发光波长物质发射的荧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关系曲线,如右图中曲线II。荧光本身则是由电子在两能级间不发生自旋反转的辐射跃迁过程中所产生的光。磷光光谱固定激发光波长物质发射的磷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关系曲线,如右图中曲线III。磷光本身则是由电子在两能级间发生自旋反转的辐射跃迁过程中所产生的光。荧光光谱与磷光光谱20200260320380440500560620荧光激发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磷光光谱室温下菲的乙醇溶液荧(磷)光光谱光谱图21激发光谱固定发射波长(一般将其固定于发射波段中感兴趣的峰位),扫描出的化合物的发射光强度(荧光/磷光)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二、主要光谱参量发射光谱固定激发波长(一般将其固定于激发波段中感兴趣的峰位),扫描出的化合物的发射光强度(荧光/磷光)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吸收光谱化合物的吸收光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22主要光谱参量吸收光谱反映出的是物质的基态能级与激发态能级之间所有的允许跃迁。通常状态下的物质的表观颜色大部分时候取决于其吸收特性。激发光谱则反映的是基态与所有与该荧光发射有关的能级之间的跃迁。其所呈现的关系比吸收光谱要有选择性,但有时候又不如吸收光谱来的直接。23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a.Stokes位移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之间的波长差值。荧光的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的波长。这是由于发射荧光之前的振动驰豫和内转换过程损失了一定的能量。b.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电子跃迁到不同激发态能级,吸收不同波长的能量(如能级图l2,l1),产生不同吸收带,但均回到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跃迁回到基态,产生波长一定的荧光(如l‘2)。c.镜像规则通常荧光发射光谱与它的吸收光谱(与激发光谱形状一样)成镜像对称关系。24产生斯托克位移的主要原因:1.跃迁到激发态高振动能级的激发态分子,首先以更快的速率发生振动弛豫(其速率在1013/s数量级),散失部分能量,达到零振动能级,一般从零振动能级发射荧光;2.激发态形成后,其分子的构型将很快进一步调整,以达到激发态的稳定构型,这又损失了部分能量;3.发射荧光的激发态多为(π,π*)态,这种激发态较基态时有更大的极性,因此将在更大程度上为极性溶剂所稳定,使激发态的能量进一步降低。斯托克位移25关于激发光的波长λ1:①决定荧光物质是否能够产生吸收并发射出荧光;②能够使荧光物质产生吸收并发射出荧光的激发光的波长并不具有唯一性;③在保证激发的前提下,不同激发波长处的荧光发射光谱相同,但荧光强度不同。④在进行荧光测定时,须选择激发光波长以保证荧光强度最大。26荧光发射是光吸收的逆过程。荧光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有类似镜影的关系。但当激发态的构型与基态的构型相差很大时,荧光发射光谱将明显不同于该化合物的吸收光谱。镜像规则27镜像规则的解释基态上的各振动能级分布与第一激发态上的各振动能级分布类似;基态上的零振动能级与第一激发态的零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几率最大,相反跃迁也然。28三、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分子产生荧光必须具备的条件(1)具有合适的结构;(2)具有一定的荧光量子产率。291.化合物的结构与荧光(1)跃迁类型:*→的荧光效率高,系间跨越过程的速率常数小,有利于荧光的产生;(2)共轭效应:提高共轭度有利于增加荧光效率并产生红移(3)刚性平面结构:可降低分子振动,减少与溶剂的相互作用,故具有很强的荧光。(4)取代基效应:芳环上有供电基,使荧光增强。30化合物相对荧光强度荧光波长/nmC6H6(苯)10270~310C6H5COOHC6H5NO230310~390C6H5CH3C6H5OHC6H5OCH3C6H5NH2C6H5CN1718202020270~320285~365285~345310~405280~360C6H5ClC6H5BrC6H5I750275~345290~38031物质分子发射荧光的能力用荧光量子产率(Φ)表示:Φ与失活过程的速率常数k有关:凡是使荧光速率常数kf增大而使其他失活过程(系间窜越、外转换、内转换)的速率常数减小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结构因素)都可使荧光增强。吸收的光子数发射的光子数激发态的分子数发射荧光的分子数==Φiceciffkkkkk2荧光量子产率Φ32四、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1.溶剂的影响溶剂极性增加,有时会使荧光强度增加,荧光波长红移。若溶剂和荧光物质形成氢键或使荧光物质电离状态改变,会使荧光强度、荧光波长改变。含重原子的溶剂(碘乙烷、四溴化碳)使荧光减弱,磷光增强。溶剂粘度减小时,可以增加分子间碰撞机会,使无辐射跃迁增加而荧光减弱。故荧光强度随溶剂粘度的减小而减弱。由于温度对溶剂的粘度有影响,一般是温度上升,溶剂粘度变小,因此温度上升,荧光强度下降。332.温度的影响荧光强度对温度变化敏感,温度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碰撞的几率增加,外转换去活的几率增加,荧光效率降低。例如荧光素钠的乙醇溶液,在0℃以下,温度每降低10℃,f增加3%,在80℃时,f为1。343pH值的影响含有酸性或碱性取代基的芳香化合物的荧光与pH有关。pH的变化影响了荧光基团的电荷状态,从而使其荧光发生变化。化合物相对荧光强度C6H5OH18C6H5O—0C6H5NH220C6H5NH3+0354.内滤光作用和自吸现象自吸现象: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的短波长端与其吸收光谱的长波长端重叠,产生自吸收;如蒽化合物。内滤光作用:溶液中含有能吸收激发光或荧光物质发射的荧光,如色胺酸中的重铬酸钾;365.荧光熄灭剂荧光熄灭是指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或溶质分子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强度降低的现象。引起荧光熄灭的物质称为荧光熄灭剂(quenchingmedium)。如卤素离子、重金属离子、氧分子以及硝基化合物、重氮化合物、羰基和羧基化合物均为常见的荧光熄灭剂。376、散射光小部分光子和物质分子相碰撞,使光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而向不同角度散射。瑞利光:光子和物质发生弹性碰撞,不发生能量交换,只是光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其波长与入射光波长相同。拉曼光:光子和物质发生弹性碰撞,发生能量交换,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物质分子或从物质分子获得部分能量。从而发射出比入射光稍长或稍短的光。散射光对荧光测定有干扰,尤其是波长比入射光波长更长的拉曼光,与荧光波长接近,对测定的干扰大,必须采取措施消除。拉曼光的干扰主要来自溶剂,当溶剂的拉曼光与被测物质的荧光光谱相重叠时,应更换溶剂或改变激发光波长38a:320nm或350nm为激发光,荧光峰总是在448nm。b:将空白溶剂分别在320nm及350nm激发光照射下测定荧光,激发光波长为320nm时,拉曼光波长是360nm,360nm的拉曼光对荧光无影响;当激发光波长为350nm时,拉曼光波长是400nm,400nm的拉曼光对荧光有干扰,因而影响测定结果。硫酸奎宁在不同波长激发下的荧光与散射光谱39荧光光谱仪的原理、操作及数据处理40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特殊点:有两个单色器,光源与检测器通常成直角。41光源:高压氙灯发出的光线强度大,而且是连续光谱,通用性较好,但氙弧灯热效应大,稳定性较差,对电压稳定性要求较高。高功率连续可调激光光源是一种新型荧光激发光源。激光的单色性好、强度大。激光光源近年来应用日益普遍。42单色器:第一单色器——选择
本文标题:荧光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6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