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分析复习题
复习(二)一、填空题:9-1.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常用来鉴别药材或制剂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具体是将中药样品细粉用水或稀酸温浸,滤液滴加沉淀试剂,应有3种以上试剂显阳性反应。蛋白质和氨基酸在此条件下常有干扰,必要时通过薄层分离或将滤液碱化后,用乙醚或氯仿提取,提取物溶于稀酸溶液进一步实验,应显阳性反应。9-2.生物碱可以与雷氏盐生成不溶于水但溶于丙酮的红色络合物,该化合物的丙酮溶液在525nm处有最大吸收。9-3.由于硅胶本身略带酸性,对生物碱的吸附力较强,因此用碱性展开剂,则可得到集中的斑点。因此,用硅胶为吸附剂分离生物碱时,可在中性展开剂中加入少量二乙胺或氢氧化铵等。也可在涂铺硅胶薄层时用稀碱溶液使成碱性硅胶薄层,用中性展开剂分离生物碱。9-4.在鉴别药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时,可以将样品细粉用稀酸温浸,滤液滴加生物碱的沉淀试剂,应有3种以上试剂显阳性反应。在此条件下常有干扰,必要时通过薄层分离或将滤液碱化后,氯仿或乙醚提取,提取物溶于稀酸溶液溶液,进一步实验,应显阳性反应。10-1.在做薄层色谱分析时,皂苷的极性较大,一般用分配薄层效果较好,亲水性强的皂苷一般要求硅胶的吸附活性较弱,展开剂的极性要大,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皂苷元的极性较小,用吸附薄层或分配薄层均可,如以硅胶为吸附剂,展开剂的亲脂性要求强烈,才能适应皂苷元的强亲脂性性;所用的溶剂系统常以苯、氯仿、己烷、异丙醚等为主要成分,再加以少量其它极性性溶剂。10-2.皂苷进行薄层色谱所用的吸附剂有硅胶和氧化铝,有时为了分离的需要加入一定的硝酸银。这样可以将相似极性但在分子中带有不同数目双键或双键位置不同的化合物分开。10-3.甾体皂苷的皂苷元由27个碳原子组成,基本骨架为螺旋甾烷,或___异螺旋甾烷_______;三萜皂苷是由六个异戊二烯以头尾相接而组成,一般由30个碳原子组成。可以采用醋酐-硫酸反应和三氯醋酸反应来鉴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10-4.甾体皂苷元多数无共轭系统,因此在近紫外区无明显吸收峰,但与浓硫酸作用后,则在220-600nm范围内出现最大吸收峰,可以作为甾体皂苷的定性定量依据。我们还可以用三氯醋酸反应即Libermann-Burchard反应来鉴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喷三氯醋酸试剂后,加热,颜色变化为红色变为紫色。甾体皂苷加热到60℃时即发生颜色变化,三萜皂苷加热至100℃显色。10-5.含三萜皂甙植物较多的科有五加科、伞形科。含甾体皂甙植物较多的科有百合科、龙舌兰科。11-1.黄酮能和金属离子络和产生荧光或使颜色加深,产生络合作用的条件是黄酮类成分结构必须具备下述条件之一,即5-OH,4-C=O、3-OH,4-C=O和邻二酚羟基。11-2.醋酸镁的甲醇溶液能与黄酮类化合物形成络合物,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铜醇的镁络合物显天蓝色荧光;黄酮和黄酮醇的镁络合物显黄绿色荧光,可作定性区别。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时,流动相中常加入一定量的醋酸,其作用是使峰形变得更为尖锐。11-3.黄酮类成分的薄层定性分析中一般采用吸附色谱法,常用的吸附剂中:硅胶薄层分离弱极性化合物较好,聚酰胺薄层分离游离羟基的黄酮及其苷较好,纤维素薄层则适合于分离多糖苷混合物。11-4.黄酮类成分的HPLC条件分为正相与反相色谱两类。正相色谱多用于没有羟基的黄酮类成分或乙酰化黄酮类成分;固定相为硅胶,流动相可套薄层色谱条件,但极性要相对小些。-CN键合色谱适用于乙酰化黄酮或含一个羟基的黄酮类成分;-NH2键合相色谱适用于含2个以上羟基的黄酮类成分。反相色谱多用C18键合相固定液,流动相常用乙腈-水甲醇-水。11-5.黄酮类成分的特点之一是分子中往往含有多个酚羟基,成分的极性应首先从未稠合的苯环B上的羟基数目,位置与烷基化情况来考虑,B环上的羟基数目越多,Rf值小;羟基如烷基化,由于极性降低,Rf值大。12-1.蒽醌类成分薄层展开剂都是各种成分的混合溶剂,而且大多数含水或甲醇。水或甲醇的加入以增大展开剂的极性以及蒽醌及其苷的溶解度。不含水或甲醇的混合溶媒则适合于分离蒽醌苷元;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或其相近的配比)是用途最广的展开剂,适于分离蒽醌苷元和各类生药中的蒽醌;正丙醇-乙酸乙酯-水(4:4:3)和异丙醇-乙酸乙酯-水(36:36:28)适于分离番泻苷和二蒽酮苷。12-2.丹参根含脂溶性的菲醌类成分和水溶性的酚类成分。醌类成分有丹参酮I、丹参酮II、丹参酮III等,酚类成分有丹参素、丹参酚酸、原儿茶醛等。12-3.原料药在进行蒽醌类成分测定时,样品经过提取即可测定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可水解成游离的甙元类;而蒽酮、蒽酚类可氧化成蒽醌类,即将还原型蒽醌变成氧化型蒽醌,所以最终测定的结果是相当于游离蒽醌的量。13-1.香豆素类成分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还有其它的如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13-2.香豆素及其苷类,一般为中性或弱酸性。在稀碱溶液中不溶,加热后,水解开环破裂生成易溶于水的顺式临羟基桂皮酸盐,并使溶液显黄色,再酸化后能环合成原来的香豆素。13-3.香豆素具有α,β,不饱和δ内酯结构结构,在强碱溶液中可渐渐水解开环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但它不稳定,一经酸化,又可复原,但如加热时间较长,或有氧化汞存在,则生成反式邻羟基桂皮酸,不易复原。14-1.挥发油类成分定量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是色谱法。14-2.按化学结构分,挥发油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大多数为苯丙素的衍生物;萜类化合物包括单萜、倍半萜及它们的含氧衍生物是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中的衍生物大多生物活性较强,并具有芳香气味。14-3.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挥发油的定性分析,常用保留时间进行对照,也有用加大峰面积的方法作为对已知化合物的定性鉴别。定量分析则因为挥发油化学成分多,而且经常是若干化合物沸点很接近,同时有些成分又是未知的,因此不易使用内标法和外标法,通常是用法。如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含量高,分离度好,也可使用内标法或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14-4.挥发油类成分同一品种不同生长环境或采收季节其含量和品质(包括成分、香气等)有显著差异,全草类药材一般以开花前期或含苞待放之时含量最高如薄荷、紫苏、荆芥、藿香等。而根、根茎类以秋天成熟后含量高。14-5.挥发油类成分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花蕾、茎叶及根茎中。14-6.挥发油与空气及光线经常接触会氧化变质,使挥发油的比重增加,颜色变深,失去原有香味,所以挥发油的气味往往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14-7.挥发油薄层上最常用的展开剂是正己烷和石油醚,它们的极性较小,适于分离极性小的挥发油成分。在上述展开剂中加百分之几的乙酸乙酯,增大极性,用以分离极性较大的成分。15-1.植物药组织变黑常提示有环烯醚萜成分存在的线索,常见的中药有地黄、玄参、车前。15-2.地黄为常用中药,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由于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鲜地黄、熟地黄、生地黄,其临床应用也有较大差异。梓醇是地黄的主要指标性成分,属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地黄等炮制后变黑就是由于这类成分所致。15-3.使用比色法测定多糖的方法有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DNS法。15-4.氨基酸是两性离子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由于氨基酸具两性的特点,故不能直接用酸碱滴定反应来测定含量。15-5.蛋白质或酶一般用水冷浸提取,但其浸出液中除含蛋白质外,尚含有糖、无机盐、有机酸和甙类等部分,故常先加入等量乙醇或丙酮,使蛋白质或酶沉淀。由于在常温下蛋白质和酶对溶剂的不稳定性,故操作时应在较低温度下迅速进行,并需加以搅拌,勿使局部溶剂浓度高。15-6.有机酸分析时,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有:有机溶剂提取、离子交换和水蒸气蒸馏法。16-1.天然胆汁酸是胆烷酸的衍生物,在动物胆汁中它们通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以肽键结合。高等动物胆汁中发现的胆汁酸是含有24个碳原子的的衍生物。而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中的胆汁酸则含27-28个碳原子,是胆烷酸的衍生物,常与牛磺酸结合存在于动物的胆汁中。16-3.熊胆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胆汁酸类化合物,通常与牛磺酸、甘氨酸结合,并形成钠或钙盐而存在。熊胆的解痉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熊去氧胆酸,它也是熊胆特有的成分。16-4.蟾酥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为8类。16-5.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大斑蝥MylabrisphalerataPallas、黄黑小斑蝥M.cichoriiLinnaeus的干燥虫体。含斑蝥素(cantharidin)、羟基斑蝥素,所用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色谱法。17-1.矿物药常用理化分析方法有容量法、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热分析法。17-2.配位滴定法也称________络合滴定__________,此法在矿物药中多用,最常用的络合试剂为________EDTA_____________;指示剂可用___甲基橙________、__________铬黑T______等。17-3.矿物药分析时,试样分解是将待测组分转入溶液中的重要步骤。一般要求是:A.试样分解必须完全分解;B.试样分解过程中待测组分不应有损失;C.试样分解过程中不应引入被测组分或干扰组分。判断9-1.在生物碱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表面的游离硅醇基对色谱行为影响很大,为克服其影响可通过加入季胺盐试剂、使用碳链较短的填料或调整流动相的pH值等措施来改善其分离状况。(T)10-1.若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具有相似极性但在分子中带有不同数目双键或双键位置不同的皂苷类化合物可以在铺制硅胶板时,加入一定的醋酸钠溶液,使之获得较好的分离。(F)10-2.皂甙类成分进行薄层分离时,对于亲水性强的皂苷通常要求硅胶的吸附活性较强些,展开剂的极性要大些,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F)14-1.挥发油类成分气相色谱分析时通常选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T)14-3.单萜、倍半萜及它们的含氧衍生物是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中含氧的衍生物大多生物活性较强,并具有芳香气味。(T)14-5.挥发油不溶于水而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中,如石油醚、乙醚、油脂等。在高浓度的乙醇中能全部溶解,而在低浓度乙醇中只能溶解一定数量。(T)14-6.由于中药中所含的挥发油均为混合物,常用十几种乃至上百种化合物组成,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时分离是关键,所以色谱法理所当然成为挥发油分析的主要方法,尤其是高效液相(气相)和薄层色谱。(F)15-1.中药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其主要指标性成分是有厚朴酚和和厚朴酚属于环烯醚萜类化合物。(F)15-2.含环烯醚萜类的中药有龙胆、栀子、地黄、厚朴等。(F)16-1.牛黄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熊胆的特征性成分是熊去氧胆酸,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雄黄主含三氧化二砷(AS2S2)。(F)17-1.配位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pH小于7时,用铬黑T;在pH大于7时,用二甲基橙。(F)17-2.重量法是一种经典分析方法,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减少误差,要求沉淀要完全,沉淀的颗粒要小,使之易于洗涤与过滤。(F)17-3.在矿物药的分析中,溶解法最简便的分解方法,就是将试样溶解在水、酸或其他溶剂中的分解方法,通常采用混合酸、浓酸、稀酸、水(反过来)的顺序进行处理。(F)17-4.在矿物药的分析中,样品分解所用的熔融法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然后在高温下加热至全熔或半熔,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中的化合物。(T)选择题9-1.在下列药材,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有(BDFE)A.黄芩B.黄连C.黄芪D.黄柏E.附子F.草乌9-2.生物碱类成分分析常用的沉淀试剂有(ABDE)A.碘化汞钾试剂B.磷钼酸试剂C.三氯化铁试剂D.雷氏铵盐试剂E.苦味酸试剂F.醋酸铅试剂9-3.生物碱与雷氏盐形成的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丙酮的红色络合物,溶于丙酮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是(D)A.427nmB.650nmC.365nmD.525nm.10-1.在下列药材,主要含有皂苷类成分的中药有(ACDF)A.黄芩B.黄芪C.三
本文标题: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分析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9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