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四章 卫生规划(2)
主讲教师王桂霞第四章卫生规划第一节卫生规划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卫生规划过程第三节卫生规划评价第四节区域卫生规划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卫生规划的原则,卫生规划评价的内容,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我国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分工,实施策略,区域卫生规划研制程式;卫生规划、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卫生规划的过程,回顾性分析主要涉及的问题,前瞻性分析主要涉及的问题。熟悉掌握了解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第二节卫生规划过程二、规划步骤(程序)主体部门、参与部门,研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背景分析拟定目标修正目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监测、评估规划步骤主要框架:一、回顾二、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三、指导思想四、基本原则五、主要目标六、重点工作七、保障政策和措施八、重大项目卫生发展规划制订的一般技术路线和主要框架专题研究: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总体发展思路”研究工作,除此之外,还组织开展了卫生“十二五”规划有关专题的研究工作,包括“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分析、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与趋势研究、卫生服务筹资研究、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研究、健康产业发展研究等。同时,为了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经济运行情况,组织专家选取东部、中部、西部省份开展调研,调研对象涵盖省、市、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市、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编制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健康中国2020:专门成立了由210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6个“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组,分别是:韩启德副委员长担任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首席专家和专家组总负责人,桑国卫副委员长担任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领域首席专家,王陇德会长和巴德年院士担任公共卫生研究领域首席专家,刘德培院士担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首席专家,曾益新院士担任临床医学研究领域首席专家,王永炎院士担任中医学研究领域首席专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总体发展思路研究:按照国务院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的工作部署,卫生部负责“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总体发展思路研究”。分领域开展了专题研究,主要完成了,卫生发展战略需求、发展模式和基本思路研究,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研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研究,重大疾病控制策略研究,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研究,医疗科技教育研究,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研究、健康产业发展研究,卫生信息化研究等十个重大研究课题。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形势分析卫生问题诊断确定卫生发展目标与指标选择卫生发展策略与措施制定卫生规划卫生规划的实施、监督、评价编制卫生规划的程序第二节卫生规划过程补充内容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第四节区域卫生规划(自学为主)一、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终极目标:要使区域内所有人群都能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健康需求,同时又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特点:1.针对特定区域,2.核心是优化配置卫生资源,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4.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二、现阶段开展区域卫生规划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保护与增进健康为目的,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等卫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经济、公平的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2.基本原则(1)要从国情出发,与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2)要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3)要符合成本效益,提倡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4)要加强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实行全行业管理。(5)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敢于冲破现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边规划边调整。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三、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要求与措施1.分工:按《指导意见》要求,我国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分工为:中央政府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指导原则,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各地、市据此编制本地区区域卫生规划。2.实施策略:控制“增量”,调整“存量”首先:规划好卫生资源的“增量”,新增加卫生资源必须严格按照原则配置,建立规范的各项审批制度;其次:在有效控制总量资源的基础上,对“存量”卫生资源进行调整和资源重组。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四、区域卫生规划研制程式(自学)1.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和战略定位2.建立能反映战略定位的卫生事业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3.目标差距分析4.确定区域卫生发展的战略重点(1)确定卫生事业发展目标的逻辑关系(2)确定目标的优先顺序和战略重点5.区域卫生规划战略重点的政策策略研究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一)形势分析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2.居民健康状况分析3.卫生资源状况分析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一、现状(一)社会和国民经济概况全市人口6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1.81万人,占总人口68.4%。国内生产总值88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7.69亿元。(二)卫生资源状况1.卫生机构: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489个,其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409处;医疗机构中有医院88处,乡镇卫生院177处,疗养院4处,门诊部(所)1140个。2.卫生人力:全市卫生从业人员38464人,其中:临床医生10302人,护士6980人(医护比1∶0.7),防疫人员1216人,妇幼保健人员530人。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千人口医生1.6人,高于《山东省2005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1.05名/千人口),较标准多615人。防疫、妇幼保健人员分别比山东省2005年配置标准少454人和362人。3.床位:床位总数16932张,其中:医院病床16233张。4.设备:全市共有CT机35台(其中,二手机19台,占54%),MR4台,直线加速器4台。5.卫生经费:全市财政投入卫生事业费10621.13万元。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三)卫生服务状况1.医疗服务:卫生部门共完成门急诊人次891.9万人次,出院人数33.3万人。床位使用率62.54%。2.卫生防病及健康教育:全市93%的乡镇实现了计划免疫定点接种。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接触有毒有害从业人员查体率达到73.59%。全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分别为98%、100%。3.妇幼卫生保健:于1996年建成爱婴城市,现有“爱婴医院”42处,“爱婴卫生院”98处。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86.8%。孕产妇保健系统化管理率已达到96%,高危妊娠管理率达到99%,住院分娩率99%,产后访视率97%,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93%。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4.采、供血服务:现已建立市中心血站和七个县市中心血库,有效地保证了临床用血质量。5.医疗保障服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8%,有57处医院参与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农村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62.3%。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四)居民健康状况1.主要健康指标:近年来,全市人口呈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趋势。孕产妇死亡率18.7/10万,婴儿死亡率11.0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78‰,低出生体重发生率1.2%,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4%。期望寿命72.3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于198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居民主要患病情况: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26.73/10万,其中肝炎占31.7%,肺结核占19.1%,痢疾占24.5%,流行性出血热占1.86%。性病、艾滋病发病上升速度很快,疫情报告性病发病4875人。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二)卫生问题诊断1.主要健康问题诊断诊断依据:(1)问题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程度,包括作用强度、范围、影响。(2)解决问题的干预措施的成本及效果。2.主要卫生资源配置问题诊断(1)卫生资源总量、结构、层次与需要、需求的匹配情况?(2)上述分布是否有效、经济,能否解决主要卫生问题?(3)现有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如何,是否存在资源的短缺或过剩?(4)改变资源配置现状的突破口是?
本文标题:第四章 卫生规划(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1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