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地理第二轮人文地理专题复习..
人文地理部分人口与城市1、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2)资源环境承受压力大——人均资源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环境污染加剧,社会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措施:计划生育,控制---提高---,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1)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2)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加重青壮年负担,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措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服务体系。3、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的判读从三方面判读:1)特征上2)数值上3)分布上4、人口年龄组的划分—三组(年轻,成年,老年)5、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6、人口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7、人口迁移的判断—三个条件①改变居住地②持续一年以上③超越一定行政界线8、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因素②经济因素③政治因素④社会、文化因素9、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10、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3)分析人口密度差异的基本思路: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发展4)世界人口分布现状与地区差异稠密区: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地带稀疏区:高纬度、赤道地区、干旱地区、高山地区5)中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黑河——腾冲11、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提供劳动力②促进城市商业发展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④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2)不利影响:①增加城市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住房、教育、交通、卫生)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12、分析评价某城市的区位因素方法: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两反面分析思路:地形——气候——河流——矿产——交通等经济活动13、城市化的含义、标志1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环境问题2)解决的途径15、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16、中心地理论的图文解析:1)城市规模2)城市等级3)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差异17、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途径问题①交通线路拥堵②交通环境污染解决途径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减排,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③绿化美化交通道路分析上海市的发展条件:1)优越的区位条件:列举6小点以上2)城市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扩大3)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开发意义①解决上海面临的城市环境问题②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六、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判断(3)农业区位因素随时间发展而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2、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形成条件(1)季风水田农业(2)商品谷物农业(3)乳畜业(4)现代混合农业(5)地中海农业3、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途径4、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1)南方:水热充足,水土流失2)华北:土地盐碱、春旱、夏涝、风沙(缺水)3)东北:土肥、耕地广,热量不足4)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5、我国农业格局和主要农作物布局东耕西牧南稻北麦南蔗北菜茶暖温带水果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6、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整治立体农业,改善生态,良性循环7、重要农作物的习性1)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青稞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花生芝麻甘蔗甜菜3)其他常考的作物——亚麻黄麻剑麻8、新疆瓜果、青藏高原农作物的品质高,?9、长江中下游是鱼米之乡,?10、东北大米质量优,与气候有何关系?①夏季白昼长,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作物生长周期长④冬季严寒,病虫害少,不或少施农药,具有绿色纯天然优势。与土壤关系——肥沃的黑土11、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各有何特色1)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的灌溉农业2)新疆的绿洲农业3)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坝子农业和彩色农业4)横断山地区的垂直农业(立体农业)5)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高寒区农业)6)城市、矿区周围的乳畜业7)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混合农业)8)南方季风区的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9)南方低山丘陵的立体农业10、黄淮海中低产田的鱼塘—台田模式11)内蒙古高原的草原畜牧业(草原牧场)12)新疆的山地牧场13)青藏高原的高寒牧场12、世界上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1)牧区发展——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①开辟水源,建设人工草场,以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②加强牧区交通运输建设和畜产品加工业,扩大市场范围和市场竞争力③加大科技投入,集约经营④培育良种,加强病害研究2)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①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规模效益②加大农工商一体化,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③发展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④生态和谐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对我国的启示①大力建设生态农业,如南方低山丘陵林业—农田的农业生态模式;华北鱼塘—台田模式,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模式;北方猪—沼—果(菜、花)模式②发展多样化经济,开展多种经营,如南方林—草—田—塘立体农业③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商品农业4)热带企业化种植园农业对我国的借鉴意义①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量、品质,发展热带“两高一优”的高效农业②建立面积较大的人工橡胶林生态系统5)世界乳畜业对我国的借鉴意义①大城市周围的乳畜业,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市场竞争力,完善生产的社会服务体系②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的生产结构,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13、试例:(1)灌溉农业的区位分析(大范围,宏观分析)典型地区:优势——劣势——(2)城市郊区农业问题(小范围,微观分析)1)区位分析——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2)发展方向——绿色、观光、生态旅游14、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自然灾害多发③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生态恶化④政局动荡⑤世界粮食价格上涨15、美、印两国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大于中国。从地形、气候上分析。16、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山区陡坡开垦造成水土流失(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2)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过樵造成荒漠化3)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使气候恶化(干旱)4)河流干流、湖区附近围垦——水域面积缩小——调节河流径流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多发5)干旱区不合理灌溉——次生盐碱化(水盐运动)6)河流上游过度引水——中下游、河口生态问题外流区:河流水量减少,或断流、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引发咸潮内流区:河流流量减少、尾闾湖萎缩甚至消失,河湖盐度增加、河湖区生态恶化7)过度施用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17、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五种指向型: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技术举例说明18、如何布局有污染的企业?1)布局原则2)大气污染严重的:3)产生水源污染的:4)固体废弃物污染的5)交叉污染的,兼顾上述各原则19、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原料的影响渐弱,市场的影响渐强2)交通运输仍对工业布局有很大吸引力,但在发达国家运输已趋完善,则运输已不再成为主要因素3)信息通信网络通达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4)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强。20、工业集聚的意义和不利影响1)意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减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2)不利影响:导致企业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21、世界典型工业区的区位与特点的比较1)传统工业区2)高新技术工业区2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对比23、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1)便于进口铁矿石,减低运输成本(海运优势)2)便于钢材出口,减低钢材出口价格(近国际市场)3)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近国内市场)24、传统工业区案例——德国鲁尔区区位优势——衰落原因——整治措施25、借鉴鲁尔区经验,辽中南工业基地应如何调整?26、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2)社会经济因素:①科技发达(高校、科研机构—人力资源产品研发)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机场);③军事订货------27、高技术工业的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周期短;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国际市场。资料:1)世界著名“硅谷”——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中部、日本北九州、印度班加罗尔、北京中关村2)高技术工业部门:——电子、半导体、核工业、航天、高分子合成、生物遗传工程、激光等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1、地域联系的方式2、上海港的区位因素分析1)优势:自然因素——江海联运,社会经济因素——依托上海市,经济发达,运输量大,经济腹地广------2)劣势:水浅,流速慢、泥沙质,易淤塞(清淤)3、高铁建设的重大意义1)缓解运输压力,形成铁路客货运输网2)优化运输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4)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5)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6)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4、关于河运能力与航运价值大小的分析自然原因:流量大,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或短结冰期人文因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客货运需求量大5、交通发展与商业网点布局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①市场最优:城市的几何中心②交通最优:市区环线边缘或市区的高速公路沿线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影响①古代车船时代:沿河、沿车马大道汇合处分布②公、铁时代:沿交通轴分布③综合交通使城市及商业网点多方向分散扩展④近年来,高速公路和城市郊区快速交通网建设,城市外围郊区商业区的发展八、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和“3S”技术1、区域的基本含义2、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发展1)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空间不平衡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间不平衡3、区域发展的一般阶段初级发育阶段——中期成长阶段——后期萎缩阶段4、我国主要区域的生态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1)黄土高原2)东北地区3)南方低山丘陵4)西北地区5、田纳西河流的综合开发治理6、我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对比:田纳西河流域与我国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的差异: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田:冬夏季气温低于长江流域,降水夏秋季少冬春季多长: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7、对比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德国鲁尔区开发条件——存在问题——治理措施8、资源型地区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①经济结构单一②资源枯竭③环境污染、生态污染④用地紧张、交通拥堵9、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环境问题凸显10、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自然原因:空间分布不均社会经济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11、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晋煤外运)南水北调12、南水北调三条路线及其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①回灌地下水②遏制缺水造成的造成的生态恶化③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不利影响:①中线和东线可使北方灌区土地次生盐碱化②中线会对汉江中下游的水位、流量等产生影响。13、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1)产业转移: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其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类型: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两种2)影响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地价、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环境污染等。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的空间分布14、产业转移的两个条件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2)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推进经济发展的
本文标题:地理第二轮人文地理专题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3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