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0《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阿西莫夫(1920—1992)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科学重镇:「艾西莫夫科幻杂志」代表作:「基地」、「机器人」发明作:「机器人三定律」科普短文: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介绍科学知识、科学道理的小品文,就是科普知识。这类文章一般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极少使用专业术语,语言通俗易懂,易于读者理解。在说明中根据需要可适当地穿插记叙、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作背景: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遗骸(hái)蟾(chán)蜍(chú)褶(zhě)皱鸟臀(tún)目两栖(qī)追溯(Sù)天衣无缝(fèng)词语解释:【褶皱】【争论不休】【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争论不停。灾难:灾祸。细致精密。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混然天成,没有破绽。恐龙的世界恐龙是当时世界上的霸主加拿大一名古生物学家在挖掘一块白垩纪恐龙化石早期人们对白垩纪恐龙生态做的复原图原始中华龙6700万年前的食肉类恐龙模型古盗龙德国食肉类恐龙模型古代恐龙图恐龙图展尾羽龙中国发现的四翅龙侏罗纪恐龙公园恐龙:恐龙是生物史上最引入注目的已绝灭的爬行动物。它们在晚三叠世(或中三叠世)由假鳄类进化而来,至晚白垩世绝灭,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在中生代恐龙成为最繁盛的动物之一,故此,中生代被称为“恐龙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恐龙化石丰富的国家,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了约350个恐龙届,中国就有80个左右,约占总数的23%。1、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2、为什么说“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3、“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4、第五段与第六段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结的?有何好处?5、第六段中“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这句话中的“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6、“板块构造”理论的依据是什么?7、“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的哪些问题提供了答案?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确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生物学(恐龙)—一地质学(板块理论)作用: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下列哪个可以作为答案?1.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2.龙化石为什么会在南极被发现?3.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4.南极恐龙化石发现,为支持地壳“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因为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在靠近南极的詹姆斯罗斯岛也发现了恐龙化石。1、为什么说“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科学家们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①“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②“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整体感知速读《恐龙无处不在》,列表概括出各自的结构提纲。恐龙无处不在(科学发现)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南极的恐龙来自哪里(产生疑问)泛大陆的分裂带走恐龙(追溯原因)证明了地壳运动理论(得出结论)逻辑顺序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总起)大陆漂移学说成立(具体说明)(总结)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3、第五段与第六段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结的?有何好处?通过一个设问句联结起来。能够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4、第六段中“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这句话中的“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无生命的东西借助外力移动,“迁移”是有生命的东西有目的的朝某一个地方去,换了以后就不准确了。5、“板块构造”理论的依据是什么?大陆漂移的事实,即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6、“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的哪些问题提供了答案?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问题。7、“泛大陆”是怎样形成的?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板块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这就是“泛大陆”。阅读5—9节:1、体会下列说法的正误:A.板块构造理论: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B.泛大陆: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拼合起来,而地球则仅由一个陆地构成,人们称之为“泛大陆”。C.恐龙为何无处不有:恐龙随陆地漂移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而那些泛大陆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适合恐龙生活。(对)(错)(对)好冷啊!冻死我了!难道是……No!那只能是……分析课文的8—12节:1、第9节开头说“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中的“那时”指代的时间是___________2.25亿年前2、《恐龙无处不在》谈到了恐龙的灭绝,它为______________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大陆漂移学说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5000万年前4、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印度与亚洲板块相碰撞,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5、这几段是按__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的。时间6、概括这几段的内容:介绍了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的过程。7、第十一节中括号中的文字的作用?补充说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是相吻合的,以此证明它们很早以前可能是一整块陆地,从而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可能性。结构:(2-7)恐龙化石无处不有,是大陆在漂移。——简介“泛大陆”理论。(8-14)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板块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1)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说明对象:板块构造或地壳在进行缓慢而又不可抗拒的运动(15)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判断的正确性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相和严密性作诠释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打比方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列数字“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举例子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成为“泛大陆”。下定义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启示一: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启示三:看问题不是简单化和孤立化启示四:学会举一反三(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的互补性,这不是能有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3、比较下面两句话与原文的区别,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1)板块上有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一起运动。(原句: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一起运动。)原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改文生动形象。(2)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破裂了。(原文: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原文说明这个泛大陆现在仍很牢固,只是出现一点要破裂的征兆、迹象,并非已开始破裂。改文不符合科学实际。小结:恐龙无处不有:1、恐龙化石无处不有。2、恐龙无法迁移,大陆在漂移。板块构造理论被证实。——简介“泛大陆”理论。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2、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的原因——“撞击说”和“火山说”1.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2、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文章怎样引出“撞击说”的?找出有关表现这一内容的文字:“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也许是导致所有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生物灭绝的原因。文章怎样引出“火山说”的?找出表现这一内容的文字:“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灭绝的巨大灾难。”火山说:3、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这句话中的“大灭绝”“大劫难”分别指什么?大灭绝:是指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的灭绝。大劫难:指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而引起火山喷发、大火、潮汐大浪等一系列灾难。4、作者认为研究“撞击说”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因为我们将来也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5、“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能否把这句话中“所有”删去?为什么?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就不能强调只是一部分科学家持这种观点,就不能突出作者在下文的说明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课文:1、文中所说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二氧化硅2、“斯石英”和“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都是由于在超高压的状态下,原子相距很近而变得极为致密。3、“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须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其原因是什么?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原始状态。2:这篇文章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看法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2)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用作证据: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变成为致密的“斯石英”,“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数百万年的
本文标题:0《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42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