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课标要求:概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能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大国崛起》解说词“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列宁: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第一次是辛亥革命,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课程标准: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发生时间主要内容理论成果第一次建国以前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改革开放以后变不发达的中国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邓小平理论中共党史上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新中国近60年历史(1949年至今)回顾历史分期历史年代时段特点过渡时期恢复时期1949-1952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改造时期1953-1956三大改造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曲折发展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严重破坏二年徘徊时期1976-1978停滞不前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简而言之,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理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邓小平是怎样用智慧诠释他对“祖国母亲”和人民的热爱?想一想:他是家人眼里可爱可敬的“老爷子”邓小平(1904-1997):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洗礼,投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枪林弹雨中参与创建了新中国。在新中国的初期岁月,参与筹划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在文革浩劫中,曾受到错误批判,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从1978年以后,他成为中共的主要决策人,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故居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这里,取名邓先圣。5岁时入私塾读书,后转入新式小学,学名邓希贤。邓小平故居是白墙瓦灰、座东朝西的三合院,幽篁环抱,古朴自然,位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镇牌坊村。邓小平和叔叔邓绍圣在法国合影邓小平旅法时的“居留登记卡”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多,其中在工厂劳动了四年,干重体力劳动。……当时工资很低。但也有一个好处。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我来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争斗。——邓小平图为1921年邓小平在法国的留影→1920年,16岁的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1929年,25岁的邓小平等领导发动百色起义。邓小平的生平1924年7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区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图为出席大会代表在巴黎合影。前排右六为周恩来、后排右三为邓小平。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与张云逸在广西聚居着壮、汉、瑶等民族的百色举行全国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邓小平书写碑名的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百色起义时的邓小平(1929年)↑1939年,35岁的邓小平与妻子卓林在延安结婚。↓1945年,41岁的邓小平和儿子邓朴方在河北武安县。长征抵达陕北时的邓小平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开始,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邓小平(坐,左三)和朱德(用望远镜者)等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1月,邓小平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图为策马奔赴太行抗日前线的邓小平。1938年1月,邓小平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这是129师领导人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桐峪镇合影。左起:李达、邓小平、刘伯承、蔡树藩1945年8月,邓小平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图为邓小平和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滕代远在一起。1948年11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组成由邓小平任书记的五人总前委,统一领导和指挥淮海战役。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主政大西南的邓小平20世纪50年代初期,邓小平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图为副主席合影。右起第一人邓小平、第二人贺龙。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时的邓小平1954年9月,邓小平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图为毛泽东签署的任命邓小平为国务院副总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命通知书。1954年6月,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邓小平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作国家预算草案的说明。↑20世纪50年代,邓小平任总书记期间,工作忙极了。那时他以打台球来减轻一点疲劳。↑1956年,52岁的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我一生中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1973年周总理病重,把我从江西“牛棚”接回来,开始时我代替周总理管一部分国务院的工作,1975年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触怒了“四人帮”。他们又一次把我轰下台。——邓小平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及继母在江西1969年11月起,邓小平在此劳动了三年多的时间。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1972年,68岁的邓小平和夫人卓琳被下放到江西劳动。↓1974年,毛泽东和70岁的邓小平亲切握手。↑1984年,80岁的邓小平在北京中南海打桥牌。↑1981年,77岁的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检阅陆海空军部队。外孙女棉棉自己扎了许多小辫子,邓小平一把抓住,说:“抓住小辫子!”1990年1月27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住地和家人合影。小孙子别出心裁,背过身去,引得大家开怀大笑。↑1997年,93岁的邓小平逝世。↓联合国大会起立默哀一分钟。←江泽民在邓小平的追悼大会上致悼词。→2月的深圳街头,一个小女孩在邓小平巨幅画像前默哀。一、重要的历史转折毛主席逝世打倒“四人帮”人们欢庆的喜悦是否融尽了“文革的坚冰”?一、重要的历史转折文革结束后,人们欢庆胜利,迫切渴望新生活的到来“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错误根源:个人崇拜、教条主义、违背实事求是材料:粉碎“四人帮”之初,“左”的错误没有完全纠正。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邓小平(1987年4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融化坚冰”,走出“徘徊”的关键是什么?政治思想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大讨论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通过讨论,最终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但最深远影响还在于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把人们从长期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邓小平复出邓小平(1904--1997)的“三落三起”1933年,由于支持毛泽东而受排挤被解除党内职务。后被王稼祥任命为政治局秘书,是为一落一起。文革爆发后被打倒。1973年,周恩来推荐下复出,是为二落二起。1976年再次被打倒。1977年复出,是为三落三起。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一次历史性转折。邓小平出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①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果断的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要历史性转折一、重要的历史转折——社会主义新时期到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1978、12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历史性转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强化民主法制,拨乱反正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行语责任制富起来了干个体万元户闯特区跟我学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行语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深化理论轨迹提出时间思想涵义1、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82年中共十二大中国特色问题的提出2、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3、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成熟并体系化)1992年的南方谈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4、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也是市场经济5、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简洁概念其他理论:两大文明的关系;科技地位;祖国统一(一国两制);外交思想-两大主题;和平外交;扩大开放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内容:意义:成为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十二大(1982年、北京)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啊……南巡:……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1984年,深圳已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变成了全国瞩目的经济特区,邓小平在视察之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84年,城市国有企业开始了扩大自主权的改革。首都钢铁公司等一批最早开始承包制试点的国有企业取得了初步成效。1984年,包括上海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先后对外开放。1986年,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在上海诞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也获得了极大发展。1、背景国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二、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和深化2、主要内容:㈠提出(80年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际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挫3、形成标志: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困难回答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1987年10月“十三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加以系统概括的会议,也是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会议)2.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内容: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以经济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4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