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医生的影响力演讲内容2如何认识社会的评价---医生的现实处境3如何理解医学的目的----医生的存在价值4如何了解病人的需求----医生的营销技能6如何获得病人的信任----医生的沟通艺术7如何体验人生的幸福----医生的境界升华5如何应对复杂的环境---医生的能力培养1如何体现人生的价值----认识影响力1如何体现人生的价值---认识影响力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知识、技能、智慧、价值观影响或改变他人,那么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作为一名医生,经常会为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而深感困惑,有时甚至还会发生矛盾或冲突,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医生还尚未认识到影响力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影响力就是通过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积极互动关系,就是影响他人认同他本来不认同的事,做本来他可能不会做的事情。医生的影响力就是医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移情能力对患者施以积极的影响,让患者对医生的价值与服务产生认同,同时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恢复健康的一种交流互动过程。如何提升影响力热爱专注包容信任如何提升影响力合作传播关系威信2如何认识社会的评价---医生的现实处境他们与死神义无反顾地搏斗,却总是面对未知的结果;他们很少被理解,却总是被误解;他们在关爱别人,却很少被别人关爱。我说:爱是彼此的温暖和体贴,只强调一方的爱是比冷漠还要可怕的残酷。医疗服务的社会感知百姓:看病是生命中最无奈的痛政府:经历风雨难见彩虹医生:职业的高尚与心灵的隐痛百姓:看病是生命中最无奈的痛质量让人怀疑技术让人担心费用问题让人恐惧环境让人压抑排队挂号,头昏眼花;医生诊断,天女散花;药品收费,雾里看花;久治不愈,药费白花患者感慨:医院“四花”何时了?政府:经历风雨难见彩虹投入和监管难以提升绩效公平和效率难以同时兼顾公益与市场难以有效协调医生:职业的高尚与内心的隐痛英国的科尔曼博士在《心理的力量》一书中这样描述医生的生活现状:如今的医生已经成了世界上最不健康的人群。他们死得比大部分人都要早,比其他人更容易自杀,更容易患上心脏病和胃溃疡,比其他人群更需要心理咨询,比他们的同时代人更容易酗酒和吸毒。他们的婚姻持续时间不长,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步履维艰,不堪重负。中国的医生可能不至于到了如此的地步,但中国医生目前在执业中的艰辛与无奈却是有目共睹的。重压之下的内心焦虑医生压力大是全球性的问题。《英国医学杂志》曾有文献报道,在欧洲,大约40%的医生存在心理问题。据有关研究统计,造成医生身心疲惫的原因在不同的国家惊人的相似,包括工作量大、学习的压力、患者的抱怨以及投诉多、同事之间关系的不和谐等,甚至也涉及医生个人的家庭问题。《生命时报》曾与丁香园网站进行了一次关于医生生存状况的网络调查,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南京、西安、成都8个城市19家医院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183名医生中,近八成人每天工作8—12小时;67%的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83%的医生称同事中有人患了癌症;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可见,医生的健康状况已然拉响了“警报”。面对生活的无所适从医生们最大的烦恼《生命时报》曾与丁香园网站调查结果医患关系28%收入问题23%发展前景18%没有享受生活的时间15%工作压力12%身体每况愈下3%长期为躯体和心理有疾患的病人服务,医生的心理也会倾向于不健康。我们要求医生要理解病人,体谅病人,但一名医生如果长期处于“移情”状态,把自己当做不良情感的回收站,那么时间久了,对医生的情感就是一种伤害。过去我们要求医生要视病人如亲人,但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做到,在要求医生同情病人的同时,同样也要要求他们保持更多的理性。坚强背后的情感脆弱日本著名管理专家大前研一在他的《专业主义》一书中讲到:“专家要控制感情,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们才把他们称为专家。”医生的社会印象搜狐网曾针对社会人群进行了一次调查,在2008年12月2日上午10时调查人数为2516人。调查结果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评价:44.28%的人认为费力不讨好,没意思;20.03%的人认为一般;19.91%的人认为白衣天使,很光荣;15.78%的人认为收入很少。在看待医生收入的问题上:39.12%的人认为少;37.41%的人认为一般;23.46%的人认为多。在是否支持自己的子女做医生的问题上:61.80%的人反对;23.11%的人不干预;15.09%的人支持。在自己将来是否做医生的问题上:66.55%的人不愿意;13.95%的人没想好;19.51%的人愿意。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表示,在一个社会中,医生和律师的劳动报酬应该比较高,国为我们把健康委托于医生,而把财产(有时甚至是生命和名誉)委托于律师。衡量一个人收入是否合理关键看三个因素:一是本人最基本的素质;二是前期的教育投入;三是实际创造的价值。医生是高风险、高投入的职业,理应得到高回报。医生更需要关怀客观地说,这是一个以拥有财富多寡论英雄的时代,医生们都不是活在真空当中,他们要面对买房、买车、孝敬老人、子女上学等问题,而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的。现实中,我们绝对不排除有很大一部分医院和医生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医院、制药企业以及病人主体健康需求的结合,形成巨大的医疗动力。回归理性善待医生医学仍然是经验科学国内外医学界一致承认,疾病的确诊率一般在70%左右,与病人的期望值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这正是医学的局限性所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球约有70%的人群曾经受到腰痛的困扰,18%的人群正在经历腰痛,约1%的人群因腰痛永久致残,但是得到正确诊治的仅为15%。回归理性善待医生面对未来依然执着前行体制机制是根本保障医生积极性是关键因素职业化是治本之道3如何理解医学的目的——医生的存在价值生命短暂易逝,每个人都渴望人生的精彩与辉煌。如果没有了健康,则既没有了精彩的资本,也没有了辉煌的心情。在人生的每一个驿站,我们都需要医生的一路陪伴与精心呵护。对于这样的呵护者,我们理应给予尊重和崇敬。作为医生,与其抱怨体制的弊端、社会的误解、病人的挑剔,不如从现在开始就真诚的对待已经坐在你面前的每一位病人。《内经》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思邈《千金要方》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生命列车医生是生命的管理者世界卫生组织(WHO)1990年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斯廷中心主任卡拉汉(DanielCallahan)提出医学目的问题并组织团队成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关于医学目的的讨论持续了10余年之后,“医学目的研究方案”所形成的《医学目的:确定新的优先战略》报告,在对传统的医学目的重新审视后,提出了现代医学的四个目的: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疾苦;照料和治愈有病者,照料那些不能治愈者;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医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为人的健康和生命服务,对人进行终极的精神关怀。终极关怀由美国生存主义思想家保罗·蒂里希提出,是指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思考,是整体的、无限的、普遍的人文关怀。医史学家西格里斯在他所著的《亨利.西格里斯论医学史》(1959年)一书中曾这样说:“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最终的目的仍然是社会的。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希氏内科学》序言开篇就是: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主义职业。它的道德性质更类似于宗教的传教士。这说明医生必须具有传教士般虔诚的精神和职业信仰。疾病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组织部分,不仅折磨人的肉体,同时还折磨人的精神。医学对生命的关爱是通过对疾病侵害之下的人的肉体病痛的诊治来体现的;宗教对生命的关爱是对生活重压之下的人的灵魂堕落的拯救而彰显的。医学对生命的关爱注重人躯体和精神此生有限的健康,宗教对生命的关爱注重人的无限的永恒。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在45岁时患上结石症,59岁病逝,带病生活了14年。蒙田曾这样描述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如果肉体在呻吟时能减轻痛苦,就让它呻吟;如果身子高兴颤动,就让他自由转动;如果高声怪叫会让痛苦像烟雾似的散去,或者可以转移我们的苦恼,就让他喊个够。”“剧痛之后,尿道放松,不再针刺似的难受,我又迅速如常态。”蒙田曾幻想像西塞罗那样“在梦里搂着一个女人,醒来发现自己的结石已经排出落在床单上。”如果蒙田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是没有这种感受的。英国医生爱德华.特鲁多对治疗疾病说出了自己一生的体会:“有时治愈(伤病)、常常缓解(病痛)、总是安慰(心灵)”,很值得我们的医生去感悟和体验。“现代科学之父”乔治·萨顿(GeorgeSarton)在20世纪40年代,就注意到科学的发展带来的可能是人情味的丧失。他说:“科学的进步,已经使大多数的科学家越来越远地偏离了他们的天堂,而去研究更专门和更带有技术性的问题,研究的深度日益增加而其范围却日益缩小。从广泛的意义来说,相当多的科学已经不再是科学家了,而成了技术专家和工程师,或者成了行政官员、操作工,以及精明能干、善于赚钱的人。”“技术专家如此深地沉浸在他的问题中,以至于世界上其他的事情在他眼里已不复存在,而且他的人情味也可能枯萎消亡。于是在他的心中可能滋生出一种新的激进主义:平静、冷漠,然而是可怕的激进主义。”“科学精神应该以其他不同的力量对自身给予辅助—以宗教和道德的力量来给予帮助。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善的。”医学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在技术进步的道路上一路高歌,慷慨激昂,但人文关怀却渐渐地在消失。大多数医生也因为自己掌握了独到的技术而盛气凌人,他们并没有因为医学的不完美而显得虚怀若谷。1973年,以色列的医生罢医,从而使每天就诊的病人总数由65000人降至7000人。罢医持续了一个月,以色列殡仪馆统计:罢医期间病人死亡率下降了50%。1976年,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医生举行了历时52天的罢医,在此期间医生只处理急诊病人,这个时期病人的死亡率减少了35%。1976年,在美国洛杉矶医生“怠工”时间里,病人死亡率下降了18%。纽约医师和外科医学院的亚历山大.H.斯蒂文斯教授认为:“医师的年龄越大,就越怀疑医学的优点,因而就越趋向于相信大自然的力量。”纽约医师和外科医学院的阿郎索.H.克拉克教授认为:“尽管满腔热忱地做好事,但医师却造成了许多损害。他们匆匆忙忙地把成千上万的人送进了坟墓。本来,若把这些人留给大自然来治疗,他们就会康复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约翰.马森.古德医学博士认为:“医学对身体系统的影响最难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杀死的人数,比战争、瘟疫和饥荒共同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多。”4如何了解病人的需求——医生的营销技能“我渴望的才是我所需求的”。人们选择产品或服务都是从自己的需求意愿出发的,一名医生的技术和服务再好,知名度再响亮,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一部分需求,更不可能满足一部分人的所有需求,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一部分需求,而找到这部分需求,并很好地去满足这部分需求,就必须提升营销技能,并有效地实施营销。病人的医疗服务需求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患病是一种偏离社会行为的表现,病人是一种社会角色。他认为病人角色概念有四方面的内容:个体不负责任;免除正常义务;有努力恢复健康的义务;有主动求医的行为。医疗服务需求三个层次品牌需求情感需求功能需求病人就医的决策过程需求心理接受服务搜集信息选择服务心理期望服务评价病人和医生的五个关系层次寻求替换相互忠诚基本满意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医生如何
本文标题:医院医生的影响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5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