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抗血栓药物市场机遇十足
抗血栓药物市场机遇十足蔡德山2008年,全球500强畅销药物市场中,抗血栓领先药物的销售额已达到了153亿美元,约占全球这一类药物的85%;比上一年同期销售额增长了12.14%,也是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长率。国外预测:到2010年,全球这一市场将超过200亿美元市场规模,而推动药品市场快速增长的动力,是新药的上市和专利保护期内的重磅炸弹级药物的推广应用。血栓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的血液疾病,也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病症。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体力劳动减少和身体承载能力下降三大主要因素影响下,血栓性疾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已有发病年青化的趋势。特别是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人群中,血管栓塞导致的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其它器官组织的病变已引起了人类的高度警觉和全面重视,抗血栓新药的更新换代,推进了抗血栓市场的发展。血栓防治火线前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分析,全球平均每年有1700万人被心脑血管病夺走生命,其中死于卒中的病人占据了三分之一。我国属于脑卒中高发性国家,疾病死亡人数居于世界首位。中国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占死亡总数的22.45%。我国每年新发生的脑卒中已达250万例,而每年死于脑卒中者为150万人,尚在存活的卒中病人约在750万-800万人,其中3/4患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这一群体的生存质量。血栓是一种血管内腔狭窄、血液栓子与循环系统闭塞引发的常见血管性疾病。静脉血栓主要引发肺栓塞;而动脉血栓将导致心肌梗塞、中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生活环境和膳食习惯的不断变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增长。在医学诊治水平提高以及许多新药的推广应用下,人们对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认识有了普遍提高,以预防为主及早期干预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从而使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用药有了同步发展。在市场需求的带动和对血栓预防、治疗用药的高度期望下,抗血栓药物更新换代发展较快,市场销售额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势头。据IMSHealath统计系统数据分析显示,2007年全球抗血栓治疗药物市场已达到了154.18亿美元,2008年已接近1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6%。2008年,全球500强畅销药物市场中,抗血栓领先药物的销售额已达到了153亿美元,约占全球这一类药物的85%;比上一年同期销售额增长了12.14%,也是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长率。国外预测:到2010年,全球这一市场将超过了200亿美元市场规模,而推动药品市场快速增长的动力,是新药的上市和专利保护期内的重磅炸弹级药物的推广应用。抗血栓临床用药主要由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抗凝血药、纤溶酶原激活剂三大类药物组成。在三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中,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具有预防、治疗和急性期过后维持稳定良性循环的作用机制,已成为近年抗血栓市场的亮点。据IMS统计,2008年全球血小板凝集抑制剂市场规模达到136.33亿美元,列全球处方药市场15大畅销治疗类别的第11位,同比增长了13.90%,在血液系统用药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渐成宠儿我国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抗凝血药、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药)三大类药物市场与国外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总体市场销售规模较小。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方面是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另一方面是我国心血管和脑血管介入治疗等手术发展较快,在支架手术后抗凝、抗血小板和降血脂治疗同步跟进后,推动了我国抗血栓药物市场的扩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分析表明,我国2007年抗血栓治疗药物市场为35.24亿元,2008年同比增长了21.74%,市场规模达到了42.9亿元。五年平均增长率已超过了22%,预计2009年将超过50亿元的市场规模。在抗血栓治疗药物的三大亚类品种中,纤溶酶原激活剂在病人用药差异性和药物不良预后的影响下,市场增长态势平缓,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药物已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亮点。在人们提高卫生保健认识、形成合理安排医疗保健支出和加强疾病预防的新观念后,我国抗血栓类药物的销售规模及市场增长率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2007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组织全国有关专家编写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一步规范了抗血栓临床合理用药。同年,我国卫生部制订的《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中抗凝血药是:肝素、华法林、醋硝香豆素、低分子量肝素、达肝素钠、蚓激酶等;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药)是:链激酶、尿激酶和阿替普酶;抗血小板聚集药是氯吡格雷、奥扎格雷、西洛他唑、沙格雷酯、替罗非班、双嘧达莫、噻氯匹啶和曲克芦丁。新老品种平分秋色抗血小板药可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从而产生抗血栓的效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常用于高危人群的血管栓塞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病人的再梗塞率,使死亡率达到最低限度;也是防止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血栓形成、外周闭塞性血管疾病、间歇性跛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药物。与此同时,在这一领域中,对于膝、髋关节置换手术和腹部手术后深层静脉血栓的预防也有了较快的进展。现代医学证明,血小板在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效地调控血小板对血管内腔狭窄、血液栓子与循环系统闭塞引发的疾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使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是环氧酶(TXA2)抑制剂、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阻滞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阻滞剂等药物。从我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情况来看,该类药物市场一直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而且,我国临床应用的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与国外用药已没有什么显著差别,临床常用的药物是新品种氯吡格雷、奥扎格雷、西洛他唑,传统药物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双嘧达莫、曲克芦丁和噻氯匹定,新老品种呈现出平分秋色的格局,而沙格雷酯、替罗非班市场正在开发中。▲氯吡格雷鼎盛春秋氯吡格雷属于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滞剂药物,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研制成功上市。1997年11月通过美国FDA批准,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治疗,商品名为“Plavix”。氯吡格雷口服进入体内后,经过生物转化吸收,可有效抵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使其获得释放,对于脑血管缺血性中风、心肌梗死和外周血管闭塞存较好的缓解作用,可显著降低缺血性事件再发生。氯吡格雷上市后,赛诺菲安万特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联手进行了Plavix全球性市场的开发,经过12年的广泛使用,目前已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栓塞型不良事件及其并发症的标准治疗药物,在全球保持着良好的销售势头。2005年,Plavix在全球七大医药市场的销售额已达到了63.45亿美元。2006年受到加拿大奥贝泰克(Apotex)公司仿制药上市的影响,Plavix销售份额曾一度下滑。Plavix在专利案中赢得转机后,销售市场逐渐转入平稳增长的轨迹。2006年8月,美国FDA批准了氯吡格雷用于不准备进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的适应症后,进一步拓宽了市场需求。2008年,Plavix在全球七大主要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92.76亿美元的高峰,是全球药品市场中仅次于调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之后居于第2位的药物,也使氯吡格雷在全球抗血栓药物销售市场中占据了大半江山,其中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销售额为56.03亿美元,占据了60%的市场;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的销售额为26.16亿欧元(折算为36.73亿美元),占据了40%的市场。2009年上半年,氯吡格雷的销售市场仍表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在我国,氯吡格雷原料药及其片剂最先由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2000年首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生产批件,商品名为“泰嘉”。2000年9月19日法国赛诺菲公司、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氯吡格雷硫酸氢盐及其片剂在我国获得行政保护。2001年,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的氯吡格雷获SFDA批准在我国上市,商品名为“波立维”,2007年2月17日受其化学专利到期的影响行政保护失效。目前,国内氯吡格雷制剂市场主要由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的“波立维”、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泰嘉”两个品种所占领。2007年16个城市样本医院排名第17位,用药金额为2.67亿元;2008年22个城市样本医院氯吡格雷用药为4.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0%。分析表明,近3年氯吡格雷销售额平均增长率为68%,已成为国内抗血栓药物市场的领头羊,其中进口药波立维占据了86.49%,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泰嘉占据了13.51%。▲新星奥扎格雷奥扎格雷属于TXA2合成酶抑制剂主要品种,是日本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开发上市的品种,商品名为“Catdcliq”。2006年,在全球七大药品市场销售额为0.51亿美元。此外,日本橘生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开发的奥扎格雷也已上市,商品名为“克栓宝”,在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脑血栓形成和脑血管痉挛临床治疗中发挥了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开发了奥扎格雷,使其成为心脑血管药物市场上一颗璀璨的新星。目前,获准生产奥扎格雷的内资厂家较多,其剂型主要有奥扎格雷钠原料药、粉针制剂、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至2009年6月份,已批准了215张生产批文,其中:原料药生产厂37家,粉针制剂生产批文145个,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生产批文17个、奥扎格雷钠葡萄糖注射液生产批文5个、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生产批文11个。2007年,我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奥扎格雷用药金额为0.96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4.86%,近3年平均增长率已达到46%。2008年,22个城市(地区)样本医院奥扎格雷用药金额为1.35亿元左右,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奥扎格雷销售市场中,领先的生产厂商是辽宁省丹东医创药业、海南碧凯药业、长春精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美罗大药厂、沈阳济世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豪邦药业和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抗血小板药物后起之秀近20年来,新药的不断上市推动了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市场的快速发展。1988年,日本大冢制药公司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洛他唑研制成功后,首先在日本上市,商品名为“Pletal”。随着临床研究的推进,在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症引发的间歇性跛行的治疗中取得了进展。1999年,美国FDA批准西洛他唑治疗稳定性间歇性跛行的适应症,从而带动了全球市场的平稳增长。2000年,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抗血栓药物中,西洛他唑占据了3.4%的市场份额,销售额排序为第6位,增长率排序为第4位。2005年,在美国非专利药零售市场中,西洛他唑排名96位,用药金额为0.89亿美元。2006年,日本大冢制药公司的西洛他唑全球性销售额为3.6亿美元,2007年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1.94%,已达到4.0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1996年,我国已批准日本大冢制药公司西洛他唑原料药进口,由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西洛他唑片,以商品名“培达”上市。目前,西洛他唑原料药及制剂已实现国产化,SFDA颁发了西洛他唑42张生产批文。其中17家生产西洛他唑原料药,21家生产片剂、5家生产胶囊。国内西洛他唑市场增长相对较为平稳,2008年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仅为1820万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约12%。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的品牌药“培达”仍在国内用药市场中占据着主要份额。西洛他唑属于抗血小板聚集新药,国内产品主要由代理商销售,生产厂家市场学术推广力量薄弱、市场开拓性保守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西洛他唑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提高体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后,致使血小板解聚舒张远端末稍血管,加快了血流循环,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糖尿病所致的动脉闭塞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近20年来第一个被批准用于间歇性跛行适应症的新药,尤其在老年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闭塞而引起下肢血液灌注不良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发挥了独特作用,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晚期糖尿病患者生活的主要药物之一,有着潜在的市场需求。此外,国内上市和正在临床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还有替罗非班、沙格雷酯、阿那格雷等。替罗非班是高效可逆
本文标题:抗血栓药物市场机遇十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