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专题1:教育中长期规划与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与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张迎春陕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陕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yingchunzcn@snnu.edu.cn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9年10月,随着科学巨匠钱学森的逝世,钱老留给后人的疑问再度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和深思,很多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下求索。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教育最应该关注的是国民素质!“我有一张穿着校长服的照片,这是我在英国做了大学校长以后,人家提供的专门的服装,帽子是金边的,整个学校就这么一个金边帽,让我一个华人戴上。当时我非常感动,感到骄傲。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英国的校园里升起。但是骄傲了几天,我就骄傲不起来了。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留学生来找我,他说他到银行里申请信用卡,人家说凡是中国留学生都不给申请。我想我应该为他们讲话,结果一讲话就没话好说了。我们前面的留学生申请到信用卡,借了钱,就走了,不还了。所以人家对中国留学生一律不给信用卡。这件事让我的心情十分复杂。”韦钰院士的担忧:“我们的孩子将来不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而是身处国际舞台上,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没有国际视野,他们哪会有?”5岁不到的孩子,就被要求背唐诗宋词;3、4岁左右的幼儿,满口英语,俨然小外国人一个……看着这些司空见惯的早教培养方式,韦钰院士很着急。“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有着长达20多年的成长发育期。5岁前过分强调‘陈述性知识’,无疑是对孩子创造力的伤害!”厉以宁:经济新常态人才培养新考验一名德国老技工自己开了个小型摩托车修理厂,不仅什么样的毛病都能修好,还能根据客户的个性需求自己造出各类零件,这是工厂批量生产模式无法做到的。“这些老技工、技师自己办的小工厂,大家都信得过他们,生意很好。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非常高。”厉以宁说,“加入大量创造性劳动因素”,正是德国蓝领可以跻身中产阶级的原因所在。如果教育可以培养出适应新常态的人才,他们将冲击旧有的经济模式,在经济格局的洗牌下,凭借自己的努力,成长为新型中产阶层。而这依托于德国强大的创新教育体系。厉以宁考察过的一所大学工学院,不招研究生,专门培养专业的技工人才,学生一毕业就是工程师,就能自己创业。“中国现在就缺这个。中国蓝领为什么形成不了中产阶层?因为他们大量进行的都是重复劳动,没有创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应试教育成为众矢之的!素质教育正在大力推行!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教育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问题1:如何理解现代化?现代化国家的标准1: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农业产值占GDP比例低于12%-15%;非农业人口占70%以上;服务业产值占GDP45%以上;城市人口占50%以上;80%以上的人口识字;大学入学率在10%-15%以上;平均寿命在70岁以上;每名医生服务人数在1000人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美国斯坦福大学.默克尔现代化国家的标准2:是否加入“发达俱乐部”,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中国怎样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国民生产总值目前排列世界第二,但人均仍处于中等稍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惟有人力资源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而教育是将潜在优势变成竞争优势,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新世纪里将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实现教育发展的三步历史性跨越。第一步跨越从2001到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将从40%左右提高到7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从19%提高到20%以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从教育欠发达国家到教育中等发达国家的跨越。第二步跨越从2011年到202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左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0%,达到教育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从教育中等发达国家向教育发达国家的跨越。第三步跨越从2021年到2050年,我国将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2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各级教育都达到较高发展水平,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战略转变,跨入教育发达国家行列,以教育人口的绝对规模和普及化水平两个方面,成为世界教育强国。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将完成两次跃升。第一次提升从目前到2020年,我国18-26岁劳动力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将超过11年,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达到1500人左右,实现从人力资源欠发达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的第一次提升。第二次提升从2021年到2050年,我国25-64岁劳动力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3年,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大到3000人左右,实现从人力资源中等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第二次提升。政府决策: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发布。《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征程,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总体战略——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强则国家强,是人类社会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客观规律。政府和全社会应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规划时做到教育规划优先,在投入中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在各项资源开发中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优先的地位。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优先地位的确立和科学发展,还需要教育内部深化改革,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创新我们的教育模式,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2020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手机检索!)目前问题: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调查发现在课程目标上呈现出偏重书本知识与技能的倾向校长教师0%10%20%30%40%50%校长教师基础知识与技能公德政治信念分析解决问题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自主创造动手能力美的态度表现搜集利用信息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话题——实际关注点0%10%20%30%40%50%60%1知识与技能解题技巧智力发展创造性情感态度个性发展——有情境却没有问题——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有温度却没有深度——有问答却没有对话——有小组却没有合作问题归因:形式化形式化即形式主义,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其特点是浮躁而不深刻,花哨而不朴实,张扬而不清新。形式化必然导致浅层化、庸俗化。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必然要受到质疑。绝对化绝对化的实质是用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往往容易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事物置于互不相容的两极,其结果就是割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绝对化必然导致片面化和庸俗化,从而影响教学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明确这一主题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社会普遍现象:学生为了挤进重点学校,往往忙于学习、考试,从幼儿园一直折腾到大学,无暇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创新能力。庞大的择校“军团”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接送孩子上学使交通压力变大,好学校附近的房价畸高等等。普遍现象:尽管我们说要加大素质教育力度,不让孩子死读书,可由于现行的高考制度仍然将知识点的掌握当做重要的考查内容和范围(当然这样做便于考试组织和操作),孩子们仍在题海战术中难以自拔,“填鸭教法”、“疲劳战术”以及加班加点、假期补课仍是“高考状元”的制胜法宝,考上多名北大清华的“最牛的班级”仍然受人吹捧,学生的人文素质、服务于社会的品质和公民素质屡屡受到轻视,人们期待的创造能力的开发,以及颠覆传统、标新立异的人才,能以诞生。学校存在着工厂式、军营式现象(学生称:人间炼狱)时代的要求:少炒“高考状元”,多促“均衡发展”一项调查显示:自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无一位是在学界、商界、政界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在美国哈佛等一些名牌大学,他们并不看重“高考状元”,却非常器重那些富有社会责任感、有创造能力的学生。今年北京高考有位理科状元,遭11所美国名校拒录,据说被指为“书呆子”。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缩小地区之间、校与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真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到2020年,如果高考还是文理分科进行的话,我请你吃饭!在教育部为教育改革《规划纲要》举行的发布会上,《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以示对高考改革的决心。高中文理分班、高考文理分卷、大学文理分科,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这套制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高考不考的科目学完一门扔一门,学生知识面不全,视野狭窄,不利于人才培养。昨天张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考文理分科的现行制度十年之内一定会有所改变。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为了应对高考,从高中开始文理分班。但是如果现在就马上取消高考分文理设置科目的制度,还不太现实。这是一项需要时间的工作。基本战略——促进公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目前的教育公平关键是资源配置公平。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尽力扶持社会各类困难和弱势群体,保障他们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从“上得起学”到“上好学”,把教育公平从“起点公平”向“过程公平”推进。关注:创新人才培养“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规划纲要对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给予了明确回应。提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必将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办学要以教师第一以人为本就教学而言,必须确立学生第一;就办学而言,则要明确教师第一。人大代表的心声:让最优秀人才成为教育者!“一所学校的教师比建筑物更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表示,让最优秀的人才成为教育者是提升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关键。现实问题:我国教师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只对学历和教师资格证作了要求,而对教师的综合
本文标题:专题1:教育中长期规划与教育现代化进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8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