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培训
拒绝校园欺凌远离校园暴力七星关区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李小彬2018年8月案例1女生太邋遢引公愤遭群殴重庆荣昌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一初中女生兰兰在住校期间太邋遢,引起宿舍其他女生的“公愤”,5名女生对兰兰打耳光,想要“教育”兰兰,不料竟将其打成10级伤残(十级伤残最轻微)。案例2四川一未成年女生被同龄人扒衣拍裸照从6月22日晚11点之后到今(23)日,资阳有几张照片在网络、qq、微博上流传甚广。照片中,3位女生包围着一位上身全裸的女生在自拍,其中黑衣女生手持手机对着镜头微笑,白衣女生和另一名黑衣女生同时用手比出“剪刀手”,而受害女生则低着头,用手臂遮挡着自己的胸。认识校园欺凌(暴力)•一、什么是校园欺凌(暴力)•二、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形式、行为•三、校园欺凌的特点•四、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五、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相关新闻图片相关新闻图片一、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多发生在中小学。•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大数据校园欺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针对校园欺凌全国性的调查数据,参照国外的调查数据:85%的女孩和80%的男孩报告在学校受到过至少一次的欺凌,10%-15%的学生曾经欺凌过他人,日本一年当中所报告的校园欺凌事件有两万多件,校园欺凌如此普遍。二、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形式、行为。1.语言欺凌。语言欺凌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2.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园凶杀、打架斗殴、抢东西、强索钱财、毁坏物品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力量暴力在校园欺凌现象中最为普遍。受害者有可能导致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如陕西米脂发生的砍杀学生案)。对施暴者可能导致成人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人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3.心理欺凌。心理欺凌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欺凌行为•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用身体或物件对受害者进行重复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家人或其他。•分派系结党:孤立或排挤受害者。•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画侮辱画。三、校园欺凌的特点多样性对象多样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人员呈现低龄化。形式多样性:生理侵害、人格侮辱、心里伤害、网络传播等等。群体性施害方、施暴方往往是两人以上,当事双方在实力上不对等。隐秘性由于校园欺凌多发生在课堂外,施害(施暴)方在选择作案时间、地点上较为隐秘,且事件发生后,多数受害学生选择沉默,从而使此类事件不可预知。反复性(演进性)已知的校园欺凌事件多具有反复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害次数和程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严重性不管是校园欺凌还是校园暴力,都会对受害学生造成肉体或者精神上的伤害,构成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人格发展,如: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失眠、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其他影响(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等)。校园欺凌(暴力)伤害了谁?校园欺凌的危害•1.学校、老师•2.家庭•3.对方•4.学校、老师•扰乱学校、老师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庭•给加害人、受害人双方家庭造成经济损失。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可以说:以损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目的的欺凌行为是一种最昂贵的消费行为。为此花上成千上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什么希奇事。对方•严重影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受害者身体的损伤,遭受伤痛的折磨,构成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人格发展,厌学、逃学、抑郁、自残、自杀等等。自己•造成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心灵被扭曲•其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易走上犯罪道路对校园欺凌(暴力)的处罚•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刑法》四、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一)学生自身的原因1.施害学生身心不成熟,易冲动。一个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和心理也会逐渐发展。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控辩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辨别是非和自控的能力比较薄弱,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处理问题时极易冲动。2.不良交往,极易形成伙伴集团。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开始选择和同龄人交往并融入群体里面,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不再是学生的模仿对象,为了在群体里面占有一席之地,学生往往会选择被同化。而未成年人的思想往往很不成熟,如果受到不良团体的挑拨和唆使,很容易就会实施犯罪造成危害后果,并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不具有罪恶感。3.虚荣心,爱模仿,特别要“面子”这个时期的学生,虽然心智不成熟,但急需证明自己,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当“老大”,极其容易用暴力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满足经济上的现实需求和心理上成就感。4.法律意识淡薄在很大程度上,实施欺凌、暴力行为的学生大多法律意识是十分淡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实施这种行为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和责任。5.受害者忍气吞声或以暴制暴受到侵害的学生,会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忍气吞声,而恰恰是这种忍气吞声,更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以暴制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则会造成新的校园暴力。两种情况在某种意义上都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前者会产生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学习兴趣锐减,甚至神经失常;后者不但不能远离暴力,反而会使自己深陷其中动弹不得。受害群体类型类型一:弱势家庭、外来、下岗、贫穷家庭的孩子易形成自闭性格。类型二:富裕家庭喜欢炫耀、露富的学生容易成为被抢劫、勒索的目标。类型三:暴力家庭受到父母暴力行为的影响,孩子也习惯用拳头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孩子在互殴中往往也成为被侵害的对象。类型四:单亲家庭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自卑敏感、不愿和别人沟通,缺少家庭管教,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害羞、老实怕事。在同学间不受重视,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类型五: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有身体或智能障碍者;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如有特长、爱张扬的学生易招来“教训”,邋遢的孩子容易成“出气筒”)。五、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欺凌•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制定下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教育局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毕节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区教育局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毕节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作原则•教育为先——提升意识•预防为主——排查、监管•保护为要——防止再次伤害•法治为基——依法依规处置•综合防治——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预防措施•一是加强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开展培训——家长、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三是强化管理——建立工作制度、建立发现预警机制、加强“三防”建设、加强巡逻查防•四是定期排查——重点关注学生有无学习状态异常、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处置程序学校(为主)•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认定•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在10日内完成调查;需复查的,提出申诉请求。区教育局•区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启动复查程序,15日内完成复查,提出处置意见。处理对策1.引导施害者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而不是因为害怕惩罚停止不良行为。2.引导施害者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3.注重施害者、受害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除必要的惩戒之外,适时的心理辅导必不可少。5.多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工作机构•七星关区北大附校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机构:北大附校安稳处,联系电话:18146261684。
本文标题: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0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