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5.1 法不可违 课件 (共28张PPT)
做守法的公民学习重点: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学习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教材第46页运用你的经验1.他为什么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一、违法无小事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找一找: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教材第47页探究与分享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民事法律包括:1.民法;2.物权法;3.知识产权法;4.债权法;5.婚姻法、继承法等行政法律法规包括:公务员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刑事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是。侵犯他人的财产;扰乱公共秩序;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找一找:违法行为的分类有哪些?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比一比:比较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不同点: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相同点: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教材第49页探究与分享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有人做过。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教材第50页探究与分享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违法。签订了合同就要按照合同要求来做,不履行合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和智力成果权,属于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2)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在法治社会,青少年如何遵章守法?本课小结法不可违1.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④小将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2.谎报火警、匪警、无端拨打“110”电话,故意移动、损坏交通标志等行为,一般来说,公安机关给予处罚的依据是()A.民法通则B.刑法C.宪法D.治安管理处罚法D3.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①张某随地吐痰乱扔垃圾②刘某酒后驾车③赵某将他人打成重伤④李某多次拦路抢劫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B4.以下选项中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A.抢劫银行巨款违反了刑法B.欠债不还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C.中学生不穿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违反了校规D.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D5.以下图片中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B今年6月初,群众举报范冰冰“阴阳合同”涉税问题后,国家税务总局高度重视,即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目前案件事实已经查清。税务部门查明范冰冰及其实际控制的公司累计偷税漏税2.55亿,罚金5.96亿,滞纳金0.33亿,共计需补交8.84亿元。
本文标题:5.1 法不可违 课件 (共2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1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