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考总复习――――统计、概率剖析
语文试题答题方法一、合理安排时间(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二、注意卷面、书写,注意答题位置三、规范答题内容四、规范答题形式五、认真细致检查“语基题”答题先说时间的分配。第一大题的4个选择题,一般可控制在8分钟。这部分题目因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基本套路是相当熟悉的,因此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胆作答,中等速度解答为宜。另外,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要擅自改动。答题策略:(1)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3)几点常规的提醒。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基础知识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3)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4)善用排除法。2.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3.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5)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4、语序排列题【答题技巧】:(1)看清题干要求,明白答题方向;(2)寻找题中暗示,找准突破口(解题关键处)。【知识归类】:1.陈述对象是否一致;2.句式是否统一;3.语序是否是合理;4.照应是否周全;5.色调是否相融;6.音节是否和谐;7.过渡是否承上启下;8.暗示是否回应。解答排序题的要领是:⑴找准起始句和总结句,⑵发挥句中以下暗示性词语的作用:代词,关联词,重复出现的词和体现语段层次的其它词。⑶尤其注意句子之间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文言文阅读(5小题,22分)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选文多数是人物传记,记述的是传主的为官、为人、事君、待人接物之道,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总结文章涉及到几个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事。如果人物多且关系复杂时,可以单列一个人物关系表。叙事性的文章要顺着原文事件的发展脉络理解。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答题技巧】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1)解答时可先扫读前3题,大致清楚要考察那些词句;较细致的阅读第4题,以作为理解文段的参考;(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阅读时见到加点字时要进行理解;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4)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不受其干扰。5、文言实词题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越是接近现代汉语词义的,越容易是错的;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6、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7、性格表现题答题技巧: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8、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①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②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③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④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⑤凭空添加,无中生有;⑥强加因果关系。9、断句和翻译断句技巧:1.通文意(通读文段,凭语感断)★2.抓标志(名词、虚词)3.察对话(曰、云)4.懂常识(称谓、纪年纪日、官职)5.知语法(抓谓语动词)6.明修辞(对偶、排比、反复、顶真)7.依总分8.辨句式(特殊句式、固定句式)(2)文言文翻译:(关键词、句式)★答题技巧: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翻译为现代汉语的解释。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该补的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调整,使一句话完整通顺。④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⑤翻译完要读一遍,看看是不是通顺。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可以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即使遇到阅读难度大的文章,也要调动积累,沉着应对,不必庸人自扰,所谓“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当然也要“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诗歌鉴赏题(重在理解字句)1、先读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把握本诗重点。2、再读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3、再读注解,寻找诗歌内容的线索。4、通读全诗。要发挥想象,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5、读问题,认真审题,明确在哪一方面进行鉴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注意景和情的关系,动和静的关系,实和虚的关系。名句名篇默写答题技巧:(1)一字不差。(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3)若是任选几句填空的话,就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4)一般考查的句子都容易出现错别字。(5)写完后认真检查一遍,避免错、漏、添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必考题)本题主要考察领悟新知的能力,文段变化较大,选文比较枯燥,但命题模式特别是设置误区的套路很少变化。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熟知命题者的套路,就可大大减少答题时间。此大题应在15—20分钟内完成。【答题技巧】1、边阅读边勾画。注意副词、代词与关联词。比如“可能”、“基本”、“主要”等词语。2、边阅读边归纳。每读完一段,边归纳出段意。文章读完,文章的基本结构便总结出来。3、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标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4、随时阅读题目,找出选择肢相对应的区域。划出选项对应的区域,标出1A1B等字样,比对原文与选项的内容。选择题的解答(12、13)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正话反说;顺序错乱;颠倒因果;强加因果;无中生有;答非所问简答题的解答(14、15)摘录法(答案在文中),但一定要注意原文角度和题目的角度是否一致,即注意转换角度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1)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注意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1)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现代文阅读(选考)——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高分口诀:读懂文章审准题眼规范作答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阅卷采点给分)。整体感知阅读,关注重要信息文章标题:点明文章中心或概括文章内容。文章结尾:常显现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运用议论抒情的语句。含有暗示作者情感倾向的词句(厌恶、憎恨、敬佩、难忘、感谢等)。现代文阅读(选考)(1)综合分析,不能只答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2)对应题旨与分数,分点来阐述。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3)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和标准答案较切近。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距标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远。(4)不要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摘录运用。(5)字迹工整,写满为止。(6)没有字数限定的,尽可能多写,多写不扣分。小说的考点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考点五、理解小说标题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考点六、分析写作技巧考点七、品味语言特色题型有: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物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小说中人物形象作用答题1.人称本身的作用(《走向高考》P202)2.线索作用3.衬托、烘托人物形象或某种心理作用4.形成对比(对照)5.揭示主题作用题型有: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烘托人物的形象;2、烘托周围的气氛;3、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突出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
本文标题:中考总复习――――统计、概率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11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