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日报道如果要评选出今年教育行业的热词,那么“人工智能”毫无疑问必然当选。但热度之下,理性的思考或许更为重要。在今天的GET2016大会上,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羊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吴晓如分享了他对此的见解。“人工智能不是无所不能,但人工智能确实在很多地方也已经能了。”吴晓如认为,人工智能对于教育而言只是一个辅助,不可能全部替代,但确实在教育的教、学、管等环节有很多应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现在能做什么,未来可以带来什么更多的改变?这或将是教育从业者需要理性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吴晓如演讲实录:过去一年科大讯飞投资10亿今天我这个大会的主题说得比较直接,就是“人工智能到底能够给教育带来什么”。现在有一个非常热的观点就是人工智能不是无所不能,但是人工智能确实在很多地方也已经能了,所以我们今天一起探讨一下人工智能到底现在能做什么,人工智能未来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什么。之前好未来的白总提到,我们每个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都希望能够碰到一位好老师,我们都希望能接受优质的教【GET2016】科大讯飞吴晓如: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内含PPT)作者:宁宁2016-11-1113:16育。但是优秀的教师资源总是有限的,那能不能用人工智能在这里面让优秀的教育资源被更多的人所享用到。这个正好是人工智能在整个教育里能够发挥的很大作用。人工智能其实并不神奇,人工智能更多用的是机器学习的技术。就像“听见”系统,刚开始跟大家见面的时候识别率、准确率并不是那么高,但是随着它见到了越来越多的口音,见到了越来越多的场景,对这些口音和场景就有了更高的准确率和识别率。人工智能在教育中也是这样,人工智能能够帮老师把它原来的一些很繁琐复杂的工作替代掉,比如说我们的作业环境,比如说像以前做口语测评的环境等等。以后机器在这些环节中学到的更多,机器就可以做得更加精准。但是人工智能只是一个辅助,因为教育的本身是教会你问题,所以它不可能替代你。人工智能可以把一些重复的工作做了,但是如果你问一个学生,你觉得你的老师好在哪里,学生也许会跟你讲我的老师很负责任,这个人工智能绝对做不到。昨天参加好未来的一个活动的时候,大家都在提到资本的寒冬,但是作为我们科大讯飞来讲没有太多感觉。不是说我们是一个上市公司不需要钱。我们去年一年科大讯飞投了十亿人民币在数字校园、作业自动批改这块。评测方面我们做了很大的投资。国内外的教育技术趋势教育的主环节里,人工智能融入的越来越多,教育的整个趋势一定是往上走,而且是快速的往上走。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们觉得教育需求非常的旺盛;第二、教育的经费非常的充足;第三、教育需要好的产品;需求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整个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意志。中国教育是公立体系,引导非常重的。《2020年教育规划规划纲要》里,可能再过三年四年以后,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分管的市长他给他的上级单位写他这些年的教育得到的一个成就来说,就围绕着整个国家2010年到2020年的中长期发展纲要来写,地方政府围绕着国家大的需求点做了什么。提高教育质量上,国家大的导向,增强课堂的教学成果,推进整个课程改革。这些都是我们中国在教育方面的国家意志。这个意志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个学校某一个区域为转移,各地的政府必须围绕着政府做这件事情。完全依赖教师的水平,一点一滴的提高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借助所有在座给我们整个的教育带来更好的教育技术。第二个方面,从教育大的趋势来看。我觉得有两个报告写得特别好,一个是地平线报告,国内我们初九的报告今天写的也特别的好。我今天一上台特别的高兴,我今天讲的内容与初九刚才讲的十个关键词吻合了六七个。地平线报告里短期的趋势,我们整个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学习未来走向深入的、个性化的学习,受到了国内外各个教育机构的观察。现在云计算,整个翻转课堂在不同的层次在应用了。这些技术会越用越深。还有我们要看国外的趋势。最近公布了一个2016年美国国家教育的技术计划。在过去的上一轮技术计划里,他们还在争论到底在教育里该不该把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核心关键点,也就是说该不该把技术用到学习里去。2016美国国家的教育技术里就明确提到,大家不用为这个词争论了,现在转到我们怎么去做它,我们怎么应用技术来改善我们的学习。从这个里面可以做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教育技术不是教育里的边缘化的东西,现在成了越来越核心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做整个教育技术的,尤其是我们做工程和信息化技术的,我觉得我们在未来几年应该是大有所为。对我们中国来说,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一些公司,目前像新东方、好未来。我们做了很多的培训机构。但我们能够培训的学生数目是非常有限的,公立体系中小学K12为例,1.2亿的学生,学校在过去五到十年里做了大量的投资,基础条件已经不错了。有些人到乡镇级的学校去看一下都会很惊讶,他们网络接入的水平,他们多媒体终端的设备的能力现在已经都非常发达了。所以现在应该说为我们整个下一步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另外国家为了推动老师去用这些信息化的设备和技术,过去几年有一些大的活动,引导老师上传微课等等,让老师具备了信息化使用的能力。但是现在到学校去看,很多学校的基础设施并没有被用起来,现在就需要好的应用。需要我们真正能够解决刚需的应用。我们现在的教学从标准式的教学走向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教学。另外很多人对国内的教育不满意,家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小孩子到了初中家里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到底是国内还是国外。现状总结几条:第一、通过技术来提高教育的品质,这不是一个讨论的问题。第二、我们急需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这里面市场空间非常大,而且基础空间也具备了。但是面对教育的主环节,不要做的一些让老师没有时间用的产品。我们必须面对这些主环节,提供能够满足刚需的产品。人工智能发展远比想象要快人工智能技术来说,到底目前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我觉得每个人都不能忽视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概六十年前开始起来。最近几年里,随着深度学习方法的出现,它应该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对我们做技术的人来说,每一年回头看的时候都感觉这个技术比自己预期的进步还快。所以每个人都要考虑人工智能技术下一步和我们自己干的工作,可能中间有哪些关联性。有几个重要的报告:第一个、德勤2016的报告,认知技术成为80%世界百强企业的标配。第二个、到2045年的时候,人工智能技术会使我们现有的就业率降低50%,这个不是现在很多人没工作了,而是现有的产业结构里大量的工作会被机器替代掉。这里面有一些职业可能是百分之百被全部替代。但是在很多大部分领域里是人工智能去帮助人,让你本来八个小时做的工作可能现在只需要四个小时。这样的话整个产业的结构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对我们教育来说,教育里如果我们把教育的主环节拆分开来,人工智能在哪些方面能够减轻我们的负担,替代我们的工作,使得人和机器的协同可以走得更好。现在不仅是在科技界,我们最近看到了习大大的讲话,他在谈到下一步的创新的时候专门提到了两个大的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所以我们觉得整个技术我们也感觉到它下一步在国家整个科技战略里,会被提到到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地位。随着国家对它的重视程度,我们感觉更多的资源还会应用到人工智能里来,人工智能的技术会发展的更快,人工智能技术会给很多的行业尤其是教育行业带来更多的东西。教育通过传统的技术对教和学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人工智能在这里面大有用武之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点一个方面,比如说之前讲了可以对作业做一些批改,解决听和看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就是人工智能在认知层面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举一个例子,现在越来越多领域后台电话的客服慢慢被机器替代掉了,比如说打中国移动、联通的电话,后台很有可能是一个机器在那。为什么他能做到呢,就是在这个领域里,如果这个领域是受限的,我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清楚,认知智能可能解决部分的问题,就像比如说机器可以批改作文,如果题目明确,已经有了作文的样本,机器通过对两百篇三百篇作文的学习,它就可以评阅几万、几十万的作业。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我们觉得有几点:第一点,与整个互联网技术结合要构建符合主场景的环境,让我们的师生可以进行跨时空的互动。第二点,能把教和学的行为过程记录下来。也许以前记录下来的是一些数字化的信息,是一些图片、语音、其它的信息。现在能把数字化的信息转化为数据,能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可以更好的聚合、分发优质的教育资源,给老师和学生提供越来越个性化的学习。第三点,整个教育的主环节,以K12为例,无外乎教、学、管。首先“教”,在“教”的传统里实体教育一定是不平等的,刚才好未来的白总说过这个问题。但是在虚拟空间里、数字空间、在线教育里,大家更加平等一点。所以我们觉得“教”一定是线上和线下有很强的混合的,我们现在对整个的构建一个跨时空,跨物理空间的这么一个互动,让学生在课前能做一定的预习,课堂上老师通过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使用这种应用以后,整个课堂上发生了一些非常奇妙的变化。整个课堂教学的进度,效率被提高了至少20%以上,原来15分钟讲的课,现在可能10分钟就讲完了。为什么,因为老师不需要为学生已经听懂的知识点再耗费更多的时间。同时课堂上还在发生一些非常奇妙的变化。老师布置了一些题下去以后,还可以通过后台组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分组学生,有些学生自己还能找找当老师的感觉。所以整个课堂因为跨时空的互动,整个的课堂正在发生一些让我们都难以置信的一些变化。有一些现象在课堂上跟我们的预期符合,有一些根本没想到。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结合之后,技术应用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上,都可以产生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第二个方面对考试和评价。无论怎么说大家不怎么喜欢考试。但是之前很多嘉宾说了教育是反人性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习考试和评估,不停拉住学生去学习。这种考试和评估做得越及时,学生得到的反馈越均等,他就越愿意去调整学习的一些行为。过去我们一个作业、一个考试,老师批改负担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得到反馈。为什么很多小孩喜欢打游戏,因为他得到的反馈非常及时。如果我们课堂的一个作业,一个练习,我们朗读了一段话,提高学习的口语,他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这时候学生就更愿意反向刺激他更及时把这个知识点学会,原来在很多的教学领域,难以做到的事情,现在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去做了。可以去批改作文,可以批改口语。一个老师很辛苦,除了上课时间之外,他课后还需要花很多时间批改作业,现在机器越来越多的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之前有一个类似的应用,在学校应用的时候,开始老师对它还没什么兴趣,一开始老师想给我解决的问题太少,后来他发现可以批改英文的作文,有更多的老师愿意接触它。又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语文作文也可以了,有更多的老师愿意使用这种。基本上,我们预计2017年底政史地都可以应用了。老师是关键教育的组织者,减少老师的负担推动老师愿意去应用,从而形成更好的数据。通过数据形成教和学的闭环。通过这些数据,形成在线教学的空间。中国地大物博,我们刚才讲了通过实体的教育基本上不可能。很多的地市县区专门讲人人有空间。老师的空间、学生的空间到底能干什么,实际上我们在这个空间里,学生是不是对他学过的东西、做过的作业,整个课堂阅读的行为是不是通过数据能够记录下来,放到他的空间里,他在他的虚拟空间里可以保持学习的延续性。一个学生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以后,是不是有一个对他很负责任的机器秘书,可以把所有学得不好的东西记录下来,形成一个类似错题本,根据错题本给他更精准的教育资源。第四个方面,现在中国大的教育,我们的新高考和很多校长沟通的时候,他们现在很担心,现在新高考以后学生选择的排列组合多达35种,因为3+3,所以下一步学校的排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江浙先走一步,为了排课,整个教学班子折腾两个星期,现在人工智能比较善于做这个事情,目标比较明确的分类,基本上只需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把基本的排课排出来,学校根据他的个性化特点,小的调整一下,一个很好的课表就形成了。另外学生之前学习的行为可以记录下来,到了学生选课的时候,选课非常非常的重要。一个学生选课决定他
本文标题:【GET2016】科大讯飞吴晓如: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内含PPT)-宁宁-(芥末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3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