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萌芽于19世纪末“洋务运动”的中国新式工业,在经历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和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工业发展,形成了一个门类基本齐全的产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产业基础日趋完善。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需求拉动下的外延扩张、不断增加要素的投入才得以实现的,而真正标志经济发展内在质量特征的产业转型进展十分缓慢,总体上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进程。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出现了产业结构偏差进一步加深的趋势,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尖锐化。加快产业转型,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对中国经济健康、有序、稳定和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产业转型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综述关于产业转型的概念理论界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比较权威和统一的定义。徐振斌(2004)认为:“产业转型就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环境,通过特定的产业或财政金融政策,对其现有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就中国当前来讲,产业转型即指从旧的产业结构布局转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1]产业转型可以定义为在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由此可见,产业转型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产业在结构、组织及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一般来说,产业转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转型。本文研究的产业转型主要指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和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对产业转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克拉克通过其开创性研究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仅论证了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且还发现了经济增长后人均产值的增加对结构变动趋势的反作用规律。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工业发展可以从农业中获得无限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在劳动力供给价格与边际劳动生产率差额中获得巨额利润。托达罗则认为刘易斯理论没有考虑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以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有很大的阻力,实际上二元经济理论也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单纯依据该理论调整中国产业结构,消除二元经济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二元结构理论仍不失其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产业转型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重新配置的动态发展过程。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实现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的有效结合对中国产业转型来说最为关键。新古典增长理论家索洛(Solow)、丹尼森(Denison)等人通过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证明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他们认为,在没有外力推动时,经济体系无法实现持续的增长;只要当经济中存在外生的技术进步或外生的人口增长时,经济才能实现持续增长。国内诸多学者也认为产业结构即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取决于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结构水平。技术进步提高了产业要素的素质,使要素在产业之间重新配置,从而推动了产业转型。随着工业化发展,环境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大量涌现,环境资源短缺现象日益凸现,环境因素越来越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罗伯特·弗劳什和高乐普乐斯(Frosch,Gallopoulos,198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生态学”概念,为产业转型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随着我国产业转型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产业生态学研究。樊海林、程远(2004)从两个层次对产业生态的概念进行界定:[2]一个层次是广义的产业生态,主要是指理念与原则层次上的产业生态,这一层次的产业生态理念基本可以用“优化资源生产率”来加以概括,其概念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另一个层次是狭义的产业生态,主要是指模仿自然生态的产业生态系统,通过产业生态系统中不同产业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共生,以及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使能量和物质的消费得以优化,废弃物的产出被最小化。产业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产业生态理论为产业转型进一步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二、20世纪中国产业转型的历程概述纵观中国产业转型的历史20世纪中国产业转型历程,主要包括近代中国工业的初步建立和发展时期(1895-1927年)、近代中国工业自主发展时期(1928-1936年)、抗战及战后恢复和内战时期(1937-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及改革开放以来产业转型时期。1.近代中国工业初步建立和发展时期(1895-1927年)。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萌芽,经过30多年的时间,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式工业,西方工业文明的因子开始植入中国衰老的封建机体之中。1895-1911年的17年中,中国共创办了10万元以上资本的工厂490多家,资本额1113万元。1911年辛亥革命后,当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鼓励私营工业的政策,私人资本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市场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银行金融业的兴起和发展对工业开始发挥杠杆作用,这些都从根本上为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1911-1927年的17年间,中国工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由于北洋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的工业经济政策,国家干预很少,政府资本极少投向工业,原有的一些工业企业也相继变为私营,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私营工业资本显出了异常的活力,其投资额也迅速增长。除了极少数军工、制币等工厂仍由政府主持,其他轻工行业几乎全部由私人经营,在重工业方面政府资本的比重也在降低。整个工业界呈现出自由竞争、全面发展的局面。2.近代中国工业自主发展时期(1928-1936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内工业发展的新经济政策,如1929年末实行关税自主,1931年裁撤厘金、统一税收,1933年废两改元与统一货币,1935年实行货币政策等等。同时发展金融业,增修铁路和公路,开辟航空线路,开始重视基础工业的建设。这些政策与措施使中国工业缓解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解除了1934年由于美国政府大量收购白银,国内金银紧缩给工业带来的萧条和困厄;特别是关税自主使民族工业有了保护伞,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但这一阶段中国工业的发展既不稳定也不平衡,时而兴旺时而衰落,此兴彼衰。这段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国工业发展中的弱点,暴露出落后国家发展工业经济在资本、人才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协调性和投机性,如工业资本集结于沿海城市;产业结构中轻工业重、重工业轻;工商资本中商业比重大、企业资本平均值低;股票市场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和协调没有得到发挥,外资比重高;民族企业中可变资本低而造成剩余价值高等。3.抗战及战后恢复和内战时期(1937-1949年)。抗战爆发后,随着日占区的扩大,到1938年底,中国原有工业的90%以上落入敌手。因此,中国民族工业被分成两块,一是国民党统治区,二是敌伪统治区。因为日本占领区民族工业处于日本的疯狂掠夺之中,不但没有发展,反而严重萎缩。华北地区是日本殖民经济的重灾区,这里的民族工业资本在10年间减少了21.9%;华中和华南地区只增长了8.8%。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重点是在国民党统治区(以下简称“国统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方工业。国统区的工业资本在10年间增加了12.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9.1%。侵华的日本工业资本在战争早期有急剧增长。到战争结束时,日资与伪政府工业资本总值达164.93亿日元(1936年币值,包括东北和台湾)。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接收了为本国资本3倍之多的日资工矿企业,中国民族工矿业资本从原来的28.6亿元猛增到99.3亿元(1936年法币币值),但接收下来的工矿多经战火洗劫,设备残缺不齐,所以复工十分困难。1947年以后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国民党财政经济危机日趋严重,工矿业减产和倒闭的情况亦越来越严重。1947年国统区的工业生产量大致比1936年降低了10%,到1949年,轻工业生产量大约比战前减少了30%,其中棉纺织业减少25%以上;重工业生产量减少了70%,其中煤减少50%以上,铁和钢减少80%以上。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及改革开放以来产业转型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基本完备的工业体系,但产业结构向重工业倾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产业结构运行效率较低。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此中国产业发展基本进入一个产业结构纠偏的时期。至1984年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中国经济理论与指导思想、经济形态与经济体制进入转轨时期。从1979年至1984年,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我国农村和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1985年至1992年是中国非农产业发展较快的阶段,第二产业GDP和就业比重变化不大,第三产业GDP和就业比重上升较快。但这一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带有补偿性发展不足、调整比例关系的特征。1993年至今是我国重化工业主导阶段,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加强。这一阶段,产业转型带有明显的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特征,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但是能耗高,污染大,呈现出一定的缺乏效率的虚高度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热发展,引起钢铁、建材机械、化工行业的高速跟进,最终带来了电力、煤炭、石油等资源的供应紧张,导致我国能源与原料对外依存度的增加。据统计,2005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42.9%,进口铁矿石2.6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3%。国内对重化工业类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加,这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第三产业的正常发展。三、20世纪中国产业转型的问题与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20世纪产业转型历程,是一个不断解决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过程。中国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中国产业转型进程的推进,但中国产业转型过程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技术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中国产业转型进程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但是,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一般趋势相比,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尚存在诸多问题。第一,产业结构升级的非对称性。国外发达国家产业转型经验表明,一般来说劳动力就业结构升级的速度要快于产业高度化的速度。而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主要表现就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如表1所示,劳动力结构的演进严重滞后于产业的演进,就业结构畸形。由于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工业化初期大量需要劳动力的阶段。过多的劳动力滞留于农业,导致农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使农产品需求不足,从而使农业发展缓慢;与此同时,由于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使得城市工业品在农村市场相对萎缩,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和失业增加。工业从业人数下降,又进一步排挤农民工,这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阻碍了产业转型的推进,从而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就业结构。第二,工业发展滞后,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部分企业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但从中国工业整体上看,中国主要经济技术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工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不高,缺乏世界名牌和核心技术,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推动的生产扩张,与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低附加值制成品的出口扩张对世界市场也构成一定冲击,导致越来越频繁的贸易冲突。产业集中度低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普遍存在。第三,存在产业断层危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
本文标题:产业转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3890 .html